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需要理论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2020-07-04唐昌维孙伊柔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唐昌维 孙伊柔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阶层,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标准,是通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其不断地研究、探索和总结,同时符合领导阶级的意志,然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是紧紧结合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结合人民群众需要的,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规律和心理需要。这是人的需要行为的原动力,是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处在起点的位置,同时人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把握好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对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需要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60-02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政党,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可见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掌握每个人的需要与群体需要,从而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人的思想和行动问题,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党的一项工作,又是一门科学,只有把它做到有科学性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出实效来。因此,尊重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科学性,尊重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规律,是对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需要理论的概述

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写道:“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以,生存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总体上来说,需要层次间是一种依次递进关系,但各需要层次又存在层次优势的更替;在一定条件下,越强烈的需要是居于主要位置的,而较弱的需要居于次要位置。需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社会生产中才能得到满足,同时需要促进社会生产。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着的,马克思站在整个历史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而不仅仅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从社会人的视角看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使需要的内容和层次的多样性。马克思用辩证法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站在全人类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将人的生产和需要与社会的生产实践需要相联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科学性。

二、当前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中存在问题的工作,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总从体来说做得很有成效,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全面发展建设时期,党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于各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教育人民,启发人们的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根本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们要解决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然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不高,企业重生产力发展,轻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学校重教学工作,轻德育工作。其次,空洞地说教、落后的形式和方法,例如以红头文件代替教条法规,却不清楚是否合法、合规律、合人心,关键还在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和规律研究不够,对人民群众缺乏有效的沟通。其三,缺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合理科学,运用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并不好。其四,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没有足够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使他们没有话语权,成为临时救火队。

三、新时期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有着优秀的理论基础的,是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紧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广泛的科学性,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了“三个倡导”,一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也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也是马克思需要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观念,也是大多数人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所追求的精神需求,也是人们满足物质需求之后所展现出的意识特征,是实现社会注意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同时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人们才能更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价值,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富强、人民的民主、精神的文明。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马克思需要理论中属于生存需要。自由是指人们能够在意志和精神层面实现发展,平等是指人们不论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权利的大小,公正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前三者能够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马克思需要理论中属于发展需要,爱国是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国家的兴亡紧密连接,是个人对所属国家的情感依赖,敬业是人们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行为规范,是人们用自己智力和体力劳动换取相应回报的行动,成信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党的十八大中提出要加快美丽中国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同时還要不断的维护和建设更加适合人们生活和居住的生态环境,生产更多优质的产品以满足当前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也逐渐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目前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不能够满足全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在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和进步。

四、用需要理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指导。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个人的基本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其中包括党员、干部、群众等,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其内容、方式、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思想问题灵活掌握。因此,要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这符合全国人民的需要和愿望;在农村,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这符合广大劳苦人民的维持生命的需要和争取获得土地的利益,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到了群众基础。在新时期,减免农业税收也是一项符合“三农”问题解决的好政策,为贫苦大众真正的解决温饱,使他们步入小康生活。只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基本矛盾才能得以缓和,社会才能进步,这也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所在。

(二)结合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从需要的功能上看,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不同的人及人的每个发展阶段的需要都不一样,有时物质需要占主导地位,有时精神需要占主导地位,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具体对象的针对性,物质和精神二者统一,不可偏废。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一方面,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为精神文化的需求奠定基础,开始自觉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国家正在努力创建各项事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契合时代和人民的需要,从而引导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三)兼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引导群体需要

马克思的需要观不仅仅指个人需要,也包括社会需要。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需要是从个人需要中抽象和凝聚起来的,它反映并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的、根本的利益和需要。《马恩选集》第1卷中写到“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合,个人需要也无法脱离社会需要而孤立存在。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人个需要和社会需要是辩证统一的,当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要求个人需要作出让步。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就是正确地协调这对矛盾,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需要,使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和谐统一。而当前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实现这个民族梦想,体现了一种群体需要和社会需要,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大家共同的梦想。

(四)坚持马克思需要理论,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1.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队伍建设。第一,进一步深化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深学笃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要从自身出发,自觉学习、自觉端正个人需要、明确自身责权,服从并服务于社会需要。第二,从政府出发,要认识到作为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也有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应当满足他们工作的需要,政策和待遇优先;建立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稳定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2.科学运用灌输理论。判断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有效作用,要看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影响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从内外因关系来看,受众的需要决定了外部信息是否被接受,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论要产生期望的效果,要看“灌输”和“需要”有没有内在联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借助科学的方法,丰富的内容,才能发挥实效。思想政治的宣传工作实质是一种灌输社会需要的工作,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总结出了各种科学的灌输方法和方式,如疏导方法、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教育形式、形象化的教育形式等等。沟通理解是“以人为本”的实现的路径。

3.通过社会实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需要观。人的思想会受到客观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因此,要将人的需要理论与社会的发展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当前形势任务及先进人物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对更远大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对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马克思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科学运用,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本的科学思想,这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改变我们党的执政方式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使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使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充分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规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心理需要,为努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切实做好我们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2]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06

[3]李屏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5):69-71.

[4]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

[5]刘秀伦.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对待人的需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6]崔浩.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111-114.

作者简介:

唐昌维(1962-),男,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孫伊柔(1996-),女,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