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药的慢病管理对策研究

2020-07-04宋海贝温川飙徐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医药

宋海贝 温川飙 徐熊

摘要:通过对四川革命老区老年人进行中医慢病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归纳给出针对四川革命老区老年人进行中医慢病管理的对策,探索一条适合四川革命老区老年人的中医慢病管理健康生活之路,保障農村老年人的疾病管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在慢病管理的应用。

关键词:老区农村;老年人口;慢病管理;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5-0258-02

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治疗理念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在防病、治病、特别是在防治老年人口慢性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保护农村老年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四川革命老区老年人进行中医慢病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归纳给出针对农村老年人进行中医慢病管理的对策,有利于通过中医药治疗保障老年人口的健康生活。

1四川革命老区老年人中医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慢病治疗持续时间长、经济负担重

慢性病是指使患者的身体结构、生理功能出现病理异常,短期不能彻底治愈,需要给予长期用药治疗和训练康复的疾病。慢性病一般起病原因复杂,在发病初期不易被察觉,发病时间长,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并发症也比较多,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由于身体机能和自身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衰退,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持续增加。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和主要疾病负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晚年生活质量。

1.2老年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低

四川革命老区主要位于贫困山区的农村,农村老年居民对中医药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对西医治疗的依赖性比较明显,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优势无法正常发挥。首先,社区管理部门对中医药治疗的宣传不足,老年人对中医药服务治疗慢性病的认知水平受限,影响了中医药的利用。随着信任程度的增加,老年人对中医药的利用也会越多,但由于目前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治疗的科学性认知水平有限,导致信任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居民较少。因此居民对中医药了解不足或不全面,影响了中医药的利用。其次,中药自身的熬制、保存、服用等不方便的问题也明显影响了中医药的利用,导致慢性病患者愿意选择就诊中医的占比低。再次,患者就诊的习惯问题,一般患者到医院的就医观念是西医,或者中西医结合,单纯中医药治疗用药不多见,这也说明中医药在农村居民就医观念中不占有主导地位。

1.3农村地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目前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农民对中医药健康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医药医疗服务在农村市场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具体如下:(1)人才储备不足。学中医的人相对西医较少,农村中医药服务人员少且多数学历偏低。在现有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人员中,专业的中医药人员严重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差、待遇低,专业中医药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人员偏少,造成农村中医药医疗队伍人才不足。(2)财政投入不足。农村地区医疗专项经费的总体投入相对不足,其中中医服务方面财政投入明显不占优势。(3)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农村地区中医药管理部门存在独立性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不利于中医药服务工作的部署和实施,对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国家关于中医药方针政策的执行受到严重影响,农村中医药服务难以正常发展。(4)基础薄弱。由于农村地区普遍没有专门的中医院,或者中医院规模小、条件差,加上农村中医药事业没有相应的资助项目,乡村地区中医药发展严重受限。

1.4移动互联在老年人群体中普及度低

慢性病的管理治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病人定期通过移动互联将身体各项指标录入,从而医生可以得到一份相对有效的报告单,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但是老年人对移动科技产品的接触和认识较少,对于移动设备的陌生容易造成信息偏差、信息不全或信息异常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疾病管理和医生诊断治疗。随着医疗服务逐步互联网化之后,线上模拟化拉开了老年人与各种医疗服务之间的距离,慢性病管理更多的依赖家人基于帮助,不方便老年人自身对疾病的监测。

2四川革命老区老年人口中医慢病管理的对策

2.1全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老区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需要全面加强,包括中医药医疗、治未病、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建设,发挥中医药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关键作用,推动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健全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乡镇农村医疗机构配备专业的中医药人员,建立中医诊疗科,配备基本中医诊疗设备,配备常用中草药、中成药,确保能够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等常见中医药服务项目。(2)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将县级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人员的进修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全县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开展中医药相关技术培训、学习国家中医药最新方针政策、交流先进的中医药治疗案例,使得中医药人员利用中医药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进行诊疗的能力不断提高。(3)重视农村地区中医药的发展。将基于中医药的疾病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范畴,运用中医药诊治方法对老年人进行慢性病的健康管理,逐年提高老年居民慢病患者采用中医药技术进行健康管理的比例。(4)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不断普及中医药文化,积极宣传中医药优良技术,让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加强居民对中医药文化的信任度。

2.2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要充分发挥社区医务人员在中医健康管理方面的优势,为老年人慢病管理提供有效途径。社区服务对慢性病管理非常重要,中医药诊治是运用中医药技术对患者进行统一干预调整,平衡自然环境、起居运动以及自身调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发患者自身的抵抗和调节能力,最终达到慢病管理的效果,并逐步稳定和治愈疾病。在服务工作中,要求社区中医医务人员对慢病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行病程完整跟踪记录,做好定期随访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社区内常驻慢性病患者的信息变化,对患者就诊进行预约登记管理,通过中医药技术的有效干预,减少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和危害。通过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2.3加强社区中医药慢病管理指导宣传

老区应该加强社区中医慢病知识宣传,让社区老年人对中医慢病的科学管理有更深了解,认识到中医治疗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定期体检制度,采用中医“望闻问切”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期检查,保持“治未病”的健康意识。(2)以宣传册、展板、公众号文章推送等方式,将中医药预防疾病的作用进行普及,建立健康生活的态度。(3)现场推广中医绿色治疗:定期将中医针灸、按摩、推拿、拔罐等常见技术性治疗通过免费体验的方式向社区居民推广,提高民众对中医的认识。(4)倡导绿色生活理念:重视中医养生食疗以及运动疗法的功能,改善饮食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慢病管理。(5)提倡中药调理:针对身体素质差且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积极提倡通过中药调理身体,以达到调整身体整体机能的目的,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的产生、减少并发症出现的风险。

2.4建议将中医慢病治疗纳入医保范围

建议把慢性病不需住院的中医药治疗、康复等门诊费用纳人医保报销范围之内。目前患者不住院只在门诊就诊,按照规定不能报销医药费,而慢性病往往需要患者长期到门诊进行开方取药、康复治疗等,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如果慢性病长期反复住院不但要占用本就有限的病床,那么护理和经济方面都是家庭的负担㈣。由于慢性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而医院门诊、私人诊所以及药店的中医医药、诊疗服务费用较高,可以根据患者提供的诊断证明、不同的疾病种类以及病情采取不同比例的报销办法,达到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3总结

中医药的防治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技术通过对患者整体的系统改善,实现控制病情和预防病变的功能,强调在慢病管理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防治作用。在慢病防治过程中,中医药的发展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应当顺应国家加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将中医药慢病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到农村地区老年人慢病防控计划中去,多渠道吸纳和培养中医专业医务人员,积极培养基层高素质中医技能医师,发挥中医药技术在慢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

猜你喜欢

中医药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四周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献身中医药事业的巴渝中医人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两会聚焦:中医药战“疫”收获何种启示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