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盼》文本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

2020-07-04陈银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铁凝雨衣品味

陈银花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对《盼》这篇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教学讲解,还有主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多加交流,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

关键词:解读 感悟 理解 教学

一、文本解读

《盼》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教学计划是“围绕中心思想来写”、“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盼》是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作品。重点是“体会作者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生动的”。课文讲述的是小女孩蕾蕾为了穿上新雨衣而对下雨天无比渴望的故事,为我们刻画出一个纯真可爱的孩童形象。

课文要求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通过捕捉环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美。

为了达到这些重难点,突破方法是:1、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2、根据上下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品味小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3、小组讨论,看看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二、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

2.能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思想写的。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谈谈生活中你最盼望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3.引入课文:童年总是有很多盼望的事儿,盼有新玩具,盼春游秋游,盼旅游盼过年……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课文里的“我”盼什么呢?(盼下雨穿上新雨衣)

4.简介作家铁凝。

5.过渡:铁凝怎样写“盼”的心理呢?

(学法导读:学习时,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思考:作者“盼”什么?文中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在“盼”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再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心理活动、语言描写,在朗读中体会“我盼的心情”,这是题目入手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梳理

1.快速默讀课文,试着概况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归纳概况。

(1)渴望穿上新雨衣。

(2)开始盼变天。

(3)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4)盼到下雨终于如愿以偿。

三、研读重点,加深感悟。

1.聚焦“盼穿新雨衣”。

(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盼穿新雨衣的过程。

(2)反馈交流:课文第三至十九自然段具体写了盼穿新雨衣的过程。

2.整理“盼”的具体事例:有了新雨衣,作者是怎么重点写“我”盼的心理呢?默读第三至十九自然段,找一找,在盼穿新雨衣的过程中作者又具体写了哪些事例?试着用关键词记录。

3.体验“盼”的心理:在这一次又一次期盼中,作者的心情可谓一波三折,反反复复,你能借助图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我”的心情变化吗?

(1)学生自读整合信息,尝试说给同桌听。

(2)指名说,教师引导注意联系课文内容,学生互相补充。

(3)聚焦最后一次“盼”,讨论:“我是真的不再想下雨了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体会课文是如何把“盼”这一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能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盼望穿上新雨衣,这节课,让我们看看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

二、研读文章,品味“盼”的心理

1.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觉得特别生动地表现了“盼”的心理?请画出有关句子,简单批注这样写的好处,一会儿交流。

2.学生自主批注。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在尊重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发现。

(1)关注对话,品味“盼”的心理。

我嚷着奔进厨房(“嚷”和“奔”表现了我急迫的心情)

我央求着(“央求” 表现了我的“热切盼望”)

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瞟”中可见“我”身在家长心在窗外)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我”为穿雨衣不惜说谎。)

(2)关注动作,品味“盼”的心理。

▲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才”表现了“我”因喜爱而舍不得脱的心理,为下文埋下伏笔)

我又伸手试了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雨点。(从“又伸手”中体会到“我”盼着下雨,没想到真的下雨了,“我”十分激动兴奋。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不住地”表现了“我”急切、盼望心情,同时,也让文章充满了童真童趣。)

(3)关注环境,品味“盼”的心理。

▲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因为只有变了天,“我”才能穿上新雨衣,体现了“我”想要穿上新雨衣的焦急心情。

▲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像挂满了珍珠玛瑙。(雨后的场景如此美妙,皆因“盼”)

(设计意图:交流中引导学生分类整理,留心观察生活,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将生活诗意化,并步步发现作者表现中心的方法。)

三、课堂拓展

分角色试着将课文改成课本剧。

四、课堂小结

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的小渴望,能将你的故事写下来和同学分享吗?

猜你喜欢

铁凝雨衣品味
气球雨衣
雨衣变形记
铁凝三谢张守仁
一声姥姥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能变出雨衣的18升大容量背包
品味四季
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