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医疗题材电影发展论评
2020-07-04周星张舒霓
周星 张舒霓
一、医疗题材影视剧生成背景描述
中国电影已经步入世界重要市场和创作具有独特影响力的行列,人们近年已经在探讨用“中国电影学派”来概括定位。
但论及在中国所涉及的医疗题材影视剧的状况,就不能不先来谈论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对医疗的认识。2020年的春季,当全国几十支医疗队奔赴武汉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大众媒介聚焦医务人员在前方抢救患病的人们,而不断有令人揪心的消息和可歌可泣事迹传来时,我们忽然前所未有地开始关注医疗战线信息,人心所向而关切备至。在和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决斗的危急关头,一位叫李文亮大夫的罹难,引发了上亿人的揪心和悼念,一个医生的生死竟然被大众牵挂于心而视为英雄,凸显出社会对于医生职业的重新认识。[1]
在既往现实中似乎不难发现,当人们谈论医疗工作和医务工作者时,往往只是将其简单的看成一种职业而已,人们习惯地认为,医务工作者就如日常社会无数组织建构中的必要对象,而医疗就是生活的惯常所在似乎理当如此。但一旦遇到了意外和危机发生的时刻,情况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实医疗工作绝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其涉及的救死扶伤之重要,使得医务工作者必然定位在是人类和死神之间的天使,没有医务工作者则切断了生死的纽带。事实上,人们只有到了身体罹患疾病的时刻,才忽然间意识到医务工作者在人类生存之中的重要和不可或缺。人类生活既有精神生活,又有物质生活,但是最为根本的是在面对大自然和群体生活时,或者说在克服现实社会中的生老病死中,才格外感受到缺少医务工作者难以想象,白衣天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所以,当2020年中国遭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站在最前线的医务工作者猛然间成为众人聚焦的重要角色。反观之,在既往的日常生活中,医务工作者会被人们所淡忘,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或者医院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甚至会滋生出一些对于医务工作者的挑剔、谴责乃至触犯刑律等社会问题。只有到了灾难来临时,医务工作者在公共卫生领域原本的重要性才被凸显。
现实认知的复杂性如此,同样在影像的表现上,关涉医疗题材和医务工作者的影像整体并不多。“医疗题材的剧数量不多,称得上经典的更是屈指可数。”[2]在郑晓龙导演的一部具有社会影响的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中,有一个典型片段:当时包括急诊科的何主任、江主任和刘主任对于经过他们治疗的患者和医生之间发生的多重怪异现象感到惊讶和难以理解。尽管患者不一样,伤病也不一样,但挑剔和误解却层出不穷,都反映了关于医患之间以及人们对于医生、对医院的认知的时代误区。其中,一个因为车祸而导致下肢血栓进而引起肠道血栓的年轻男性,在大夫准确判断必然接续而来的危机,并且即刻提出救治措施时,病人的姨妈却不断地挑剔医院的救治,认为医院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多挣钱而已。她对资深的何主任和从美国回来的年轻的江主任所提出的有效的判断,始终是挑剔、苛刻与怀疑,毫无顧忌地指责医院都是为了多挣钱而随意下诊断云云,导致亲人的病情几乎被贻误。在病人的姨妈终于同意医生手术后,两位主任反复讨论病人是否需要切除小肠、如何切除?因为干净利落的切除虽能保证手术完整,但最终将冒着极大的风险。两位主任为病人将来的生存质量考虑而决定适度保留长一点肠子的好意,又同样被其姨妈百般苛责,等等。在影像中,我们看到了医患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尤其是病人不理解医生好意的挑剔与不解人意的现实表现。而在刘主任和江主任接诊急诊老年病人的情节中,老妻子竟然自以为是地对待血糖已经达到20指标的老公,把所谓网上的说法糊涂地放到亲人身上,在前一个医院接诊后正确的判断下,毫不顾忌医院的安排,擅自将病人拉到本医院试图“指导”医生再次诊治,导致病人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急诊室医生》汇集的急诊科时常遭遇的复杂纠葛的片段之中,典型折射出现实中一些人对医生的误解、对医院的慢待和对于医务工作崇高性的不以为然。有些病人甚至片面地把医生的治疗方案当成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钱财关系,由此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医务工作者、对医院和对于自身生命价值的扭曲的认识。纵观新中国70年医疗题材的电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内容的丰富性上都相当缺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只是在发生了包括2002年的“非典”或者其他重要的社会医患事件的时候,人们才感知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性,于是才会出现某一些时期批量产生的关于医疗表现的影像。
为正确看待中国电影电视中医疗背景的缺失,我们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间关于医疗题材的电影,发现只有不到100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相比其他题材的影像,数量上显然不足。
1.医疗题材的电视剧主要包括:《希波克拉底誓言》(1996)、《一个医生的故事》(1993)、《妇产医院》(1995)、《儿科医生》(1999年版)、《永不放弃》(2001)、《爱在生死边缘》(2002)、《急救生活》(2005)、《无限生机》(2005)、《红十字背后》(2005)、《最后诊断》(2006)、《柳叶刀》(2009)、《医者仁心》(2010)、《生死依托》(2010)、《无影灯下》(2011)、《远远的爱》(2011)、《感动生命》(2012)、《心术》(2012)、《到爱的距离》(2013)、《今夜天使降临》(2013)、《产科医生》(2014)、《产科男医生》(2014)、《爱的妇产科》(2014)、《青年医生》(2014)、《天使的微笑》(2014)、《长大》(2015)、《急诊室故事》(2015)、《急诊科医生》(2017)、《外科风云》(2017)、《儿科医生》(2017年版)等。
2.医疗题材的电影主要有:《白衣战士》(1949)、《李时珍》(1956)、《护士日记》(1957)、《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60)、《白求恩大夫》(1964)、《枯木逢春》(1961)、《无影灯下颂银针》(1974)、《红雨》(1975)、《春苗》(1975)、《苦难的心》(1979)、《姑娘的心愿》(1981)、《人到中年》(1982)、《柯棣华大夫》(1982)、《华佗与曹操》(1984)、《神医扁鹊》(1985)、《死神与少女》(1987)、《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1987)、《红十字作证》(1991)《黄连·厚朴》(1997)、《乡医》(2003)、《王忠诚》(2003)、《大爱如天》(2007)、《重来》(2009)、《门巴将军》(2013)、《万物生长》(2015)、《生门》(2016)、《判我有罪》(2016)、《你若安好》(2017)、《我不是药神》(2018)等。
3.关涉医疗题材的纪录片主要有:《地坛医院60天》(2003)、《子夜,飞赴海地医疗救援》(2011)、《真实第25个小时》(2012)、《120的故事》(2013)、《生命缘》(2014)、《针灸》(2014)、《急诊室故事》(2014)、《宝贝你好》(2014)、《因为是医生》(2014)、《医》(2014)、《医院里的故事》(2015)、《生命通道》(2015)、《守护生命》(2015)、《生门》(2016)、《人间世》(2016)、《中国医疗》(2016)、《健康中国》(2016)、《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2018)、《生机无限》(2018)、《业内人士》(2018)、《人间世第二季》(2019)、《中国医生》(2019)、《手术两百年》(2019)等。
从上述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医务工作者为表现对象的影像作品,就整体时代而言,多集中在21世纪以后,显然和时代变迁有关系,其集中出现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即因为发生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亦或是因为有重要的历史时刻触及医务工作者的服务价值,才引发电影和电视剧包括纪录片较多地呈现。医疗题材影像在数量上的缺乏,其实质是对于医疗事务的价值和生活中对于医疗重要性的深度认识不足。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关医疗题材的表现在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10年才得到相对多地呈现。从关于医疗题材的影像中,我们一定会更多地认识到医务工作者的巨大贡献,也会感知到为抢夺生命与死神赛跑的白衣战士非凡的价值。
归纳关于医疗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从中可以看出几个特点。首先,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三者相比而言,后二者在新世纪之后所产生的作品数量成倍增长,而电影数量却越来越不足。这说明,进入新世纪之后,电视剧和纪录片可以更快捷地呼应着时代对于医疗题材和医疗生活的反映,而电影基于剧情片的构思和对生活的认知,还远远没有达到像后二者那样广泛的程度。其次,相比电视剧与纪录片对医院为背景的医疗题材的核心表现,或者对于医院急救科直面于现实医疗生活的丰富表现和多样认识,电影在这方面的差距还比较明显。最后,电影相对会聚焦在表现医疗对象的个体人物,对整体性的医疗现象特别是对医院生活的呈现还有比较大的欠缺;而纪录片和电视剧关于整体医疗生活的表现、对群体性医务工作者的表现则显得更为丰富。
二、新中国医疗题材电影整体透视
(一)背景回顾
前面的梳理,我们的确需要思考其结论,为什么相比于纪录片和电视剧,中国电影70年中关于医疗题材的表现数量不仅不足,而且在近年来医疗题材的表现中无法跟进时代的步伐?在新中国70年医疗题材的电影表现中,医务人员在电影艺术中的形象呈现并不是十分凸显,原因如下:
1.各个历史时期中,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还没有提升到关于人的健康和医疗保障的高度时,无论是政治运动、社会历史变迁還是文化上的热潮现象,都掩盖住了关于保障人的身体健康的医疗题材电影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在几十年中是在逐步成长的,但还没有和自身的强大构成影像作品表现的对象。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医疗题材电影的重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公共医疗事务在人的生存健康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才特别体现出医疗工作是社会服务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医疗水平不高的背景下,也没有更多地将医院核心的医务工作作为影像表现的热点,因为简单的医学管理和服务还不能显示其价值,犹如在医疗器械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时候,发现的隐患和危机以及救治率并不高,因此,医务工作的社会价值并没有在生活中呈现出来。时过境迁,当我国近年来的医疗题材电影数量上升的时候,为什么表现更多的是关于急诊室的故事,这是因为随着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急诊室等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急救又是医院业务工作第一关,因此,影像开始关注并且能够呈现危机时刻医务工作的价值。
3.在影视艺术表现中之所以还无暇顾及医疗题材,或许是因为电影工作者没有更多地深入实际医疗生活中,缺乏对于医务工作者细枝末节的工作表现的认知,对医患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和问题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这类题材的表现上显得十分薄弱。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发生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时,我国也创作出了许多好的医疗题材电影作品。受世界医疗题材影视剧的影响,我国对于医务题材电影工作日益重视,尤其是经历了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表现医疗工作题材的电影创作一定会有深度、广度和数量增加的倾向。
(二)70年电影表现概述
在回顾新中国医疗题材电影的整个历史中,一些现象的确折射了社会对于医务工作认知的变化。
1.对于医务工作的认知高低,取决于社会政治生活状况和群体性社会变迁。由于新中国时代的变化,表现医疗生活的电影题材并不比其他电影题材显得更重要,而医务工作者也正在经历翻身得解放适应新时代。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20世纪60年代《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部影片。影片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讲述的是在一起群体性中毒事件中,由于缺乏抢救的药物,地方以至于整个国家相关医疗机构跨地域跨时空帮助61个民工解脱危险治病救人的故事。在当下,这必然是一起关于医疗题材的急救事件,但影片更多将视角放在为了“阶级兄弟”这样带着时代意识形态意义的社会主题上,在遭遇危机时刻各级组织如何争分夺秒四处寻医到处打听全国医院药房何处有消解砒霜中毒的特效药的故事中,表现扩大化的医疗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道义精神。影片的故事很简单,表现的对于当时医务的认知也是一个不复杂的中毒事件。但是它涉及到人的生命,于是,对人民负责的信念超越了医务工作者的全民爱心总动员,各自都用自己的付出来拯救“阶级兄弟”。本影片标题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借助医疗抢救事件,实际上想展示的是时代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枯木逢春》虽然也是医疗题材,但实际上表现的是这个时代的群体力量。苦妹子一家在旧时代被拆散,流落他乡,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浙江重逢,但蔓延的血吸虫温疫,又使他们再次遭受生存危机。新社会改变了旧社会家破人亡的境况,但另一个灾难却横亘在面前。改嫁他人的苦妹子死了夫君意外相遇恋人,却因为患病无法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于是,新时代如何拯救病患、如何根治血吸虫病就成为影片表现的主题。随着国家领导人发出一定要根治血吸虫病的号召,全国打响了一场根除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影片表达的是新时代对人的关注、对改造环境的关注,完成了救人也救环境的时代任务,苦妹子和有情人也终成眷属。这是典型的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主题性的表现。
2.关于医务人员的人物传记类电影占据重要的位置。表现古代医疗人物的有《李时珍》《扁鹊和华陀》,表现战争年代的有《白求恩大夫》《柯棣华大夫》,还有改革开放和生产建设时期的《王忠诚》《门巴将军》等。个体的医务工作者的典型影像,其表现的共同特点都是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和使命。无论是古代人物还是现代人物,都抱持着医者仁心的准则,将救人生命的责任放在第一位。医疗题材电影的人物表现,就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人格上的魅力而言,尽管有些表现比较单一化,有些表现是带着时代的阶级取舍特点,有些表现带上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歌咏性,但是以人物作为典型代表,都凸显了医生的崇高形象和内在牺牲精神。李时珍是非常典型的古代名医的形象,在他身上展现出古代名医的文化品质和救死扶伤的精神以及在和剥削者有钱人之间斗争之中,显示当时意识形态对于医务工作者身上所赋予的基本特征,即对于穷人行医只为救助,能免则免,是古代医务工作者的品质。同时,他访名医、尝百草,为中国古代医学留下了珍贵的典籍《本草纲目》。李时珍得不到有权有势人的支持但兢兢业业寻求医学之道,却被时代各种势力阻遏打击,依靠坚韧不拔的精神,顽强坚守,代表了这些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格。影片带有对剥削阶级和旧时代的某种程度的批判态度,这也是新中国医疗题材的基本标签。表现战争年代支援中国建设的医务人员中,《白求恩大夫》是最为典型的影片。白求恩大夫已经被我们在政治上给予了“不远万里前来中国”的高度评价,因此,他作为加拿大共产党人的形象,聚焦在无私无畏不怕战火投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上。哪怕是在敌人攻到不远处的危急时刻,他也要把手术做完再走,不幸手被划伤而全然不顾,最终以身殉职,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白求恩大夫的形象也是以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所映照下的医生的形象而出现,他具有坚定的思想和一直融入中国革命战争而同步前行的步伐。坚定的政治理想替代了古代医学人物的一种朴质的医道,但医者仁心的品质成为中国医务工作者共同的优秀精神呈现。白求恩大夫形象的定位呈现崇高的政治任务所赋予的精神仰慕的特色。
3.时代政治左右和限制了医疗题材。除了上面所论及的关乎医疗题材电影和时代的互动呼应关系外,在一些特定时期,中国电影的医疗题材更明显地是服务于一时的政治要求,人物负载着明显的政治标签,冲淡了医者仁心的古训。尽管看起来依然是医疗战线个体的表现居于主体,但意识形态和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投射到当时医务工作者的个体之中,题材呈现变成了所谓路线斗争的影像。有意味的是,这种强制性使得人物所处的环境多在比较偏狭的乡村,从而混入阶级对峙的色彩,比如取材于曾在历史中存在过的乡村医务工作者“赤脚医生”的影片。“赤脚医生”是乡村中自学成才的医疗小人物,于是就有了“文革”时期影响一时的电影《春苗》,表現女性“赤脚医生”的斗争之路;而《红雨》表现的是乡村的学医少年。进入21世纪之后,有一部涉及当时抗击“非典”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电影《乡医》,这样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也只是借助一个小小的乡村卫生院中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故事来加以表现。这些电影带有着阶级对立和路线斗争的意识,借助乡村准医务工作者的成长和遭受到的阻碍,来显示阶级敌人的阴谋被粉碎等政治性说教观念。《春苗》和《红雨》作为“文革”时期的产物,即便当时影像中的人物表现很出色,李秀明因为扮演“赤脚医生”这个角色而得到人们关注,但因为“赤脚医生”影射的是当时的时代,仍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同样,《红雨》虽涉及治病救人表现,但主要表现的却是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因唯恐失去自己地盘的坏分子的阻碍所遭遇的挫折。显而易见,那时的影片关涉医务工作者只是一个小切角,只是支离破碎地涉及到医务工作者的生活,跟真正的医务工作者的表现差距非常大。前面所涉及到的一些影片,最终目的是颂扬时代,无论是《枯木逢春》仰望最高领导人所发出的号召,而呈现像红太阳声画歌咏的段落,还是《红雨》崔嵬导演展现个体迎来胜利的那霞光万道的崇敬太阳初升的情景,都在于投射政治性颂扬的主题。
三、聚焦70年中国医疗题材电影的得失分析
总体而言,70年中国医疗题材电影无论和电视剧、纪录片相比,还是就自身和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相比,都有所欠缺,总量不足、表现领域比较单一,对于医疗的整体、所在医院医师的生活,以及关于医患生活的表现都严重不足。这里原因如前所述,一是早期的中国医疗系统还不发达,中国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还不高,医疗诊治的水平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医患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淡漠。二是观察的角度和深入的认识还严重不足,医疗题材在很多时候成为对好人好事的一种歌咏,而对于人生最重要的阶段——生死、病患和日常生活的影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折射。但这其中,也有一些比较典型的作品,展开应该会成为以后医疗题材电影发展可资借鉴的对象。同时,对于国外的医疗题材电影,对于重大历史时期的医疗题材的创作,以及和医疗纪录片、医疗电视剧的比较,都有助于对于中国的医疗题材电影创作提供借鉴。所以,从70年间各个时期选择几部有特色的医疗题材电影作品,可以折射医疗题材创作的得失经验。
聚焦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来评点分析,透视时代创作表现。
1.20世纪50年代创作。1957年的《护士日记》在当时也是以相对单纯的人物表现,和清纯的故事来写一个女护士护校毕业之后,选择到一个偏远地区满腔热情地投入事业,而她的男朋友却是大城市大医院有前途的大夫,于是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事业和情感选择的矛盾。很显然,它涉及到了贫瘠乡野和城市对于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男女之间的情感取舍之间的矛盾,青春的理想和安稳生活之间的矛盾,以及面对遇到的工作站的医患问题诊治之间发生的矛盾,是敷衍抱怨还是认真投入之间的差别。影片重点在于表现医务工作者身上值得赞叹的进取精神,同时也以青年人的青春成长和50年代新中国召唤年轻人到基层去实现志向理想为目标,最终是以美好的理想在鲜活的生活中得以实现而打动人,并且完成了社会呼吁的目标。《护士日记》流传的一首“小燕子”的歌曲经久不衰,表现了一个青春年少的女孩儿对于生活的期望、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护士日记》对于医生和医务工作者题材表现只是一个职业标识,重点在于表现祖国的建设事业和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符合50年代新中国建设高潮时期青年理想表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