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的老年人如何避免感染?

2020-07-04郑荣华

晚晴 2020年2期
关键词:过饱口罩老年人

郑荣华

应对疫情,老年人最该做好哪几件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给老年人推荐以下防护建议。

家居环境篇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少出门是最好的措施。老年人尤其应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公共浴池、棋牌室等。

宅在家的老年人,需做好以下防护:

洗手洗够30秒。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如果没有注意使双手沾上病毒,揉眼睛时就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勤洗手绝不是一句空话。从外面回家后、做菜前、吃饭前、如厕后,尤其要注意洗手。

每天通风至少2次。建议每日打开门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晒晒被子、衣服,紫外线是天然的消毒剂。

备好常用药。家中常备体温计和常用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盲目停药。记住所在辖区发热门诊的地址和电话,如有需求及时联络。

防跌倒,降低去医院几率。疫情当前,老年人应避免往医院跑,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然而老年人一旦跌倒,很容易引发骨折或脑出血,这时往往不得不去医院。建议老年人在家少穿拖鞋,锻炼时,身边要有家属看护,防跌倒极为重要。

室温舒适,注意保暖。冬、春季节交替,心脑急症、呼吸道疾病高发,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但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在56℃下30分钟即可灭活,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开空调、泡热水澡可将病毒“热”死。

饮食篇

合理膳食是改善老人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的重要环节。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做以下侧重:

肉类做熟,使用公筷。处理食物时生熟分开,鸡鸭鱼肉、海鲜、蛋类等,充分做熟再吃。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不去未经消毒处理的菜市场,不在无保护措施下接触活禽。家庭用餐,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应禁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适当增加有助增強抵抗力的食物。瘦肉、大豆及制品等富含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超过5种,最好500克以上,其中一半为深色蔬果类。

补充优质蛋白。老年人在饮食中要注意增加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每天都应有。如果食欲不好,还应吃一些乳清蛋白粉。

少食多餐,不可过饱。老年人吃得过饱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少食多餐,不要一顿吃饱,尤其是晚上不可过饱,食欲不好或活动受限的老人要特别注意。

多饮水,保证大便通畅。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大便容易干燥。若用力排便,易引发心血管事件。充分饮水、吃点粗粮、多吃水果、增加活动量等,都有助保证大便通畅。每天饮水应在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可以饮温开水或淡茶水。饭前饭后菜汤、鱼汤、鸡汤等也是不错选择。出行篇老年人爱走动,容易坐不住。疫情期间,如果一定要出门,要注意5个细节。

出门戴口罩。外出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如果口罩不够用,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普通大众的口罩不必用一次换一次,可根据清洁程度延长使用时间。口罩戴上后,不要频繁用手触摸;摘口罩时,应通过耳挂,尽量少接触口罩的污染面;保存口罩,应先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再放进清洁的自封袋,而不是放在兜里、口袋里。

外出避免用手揉眼。在室外时,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少接触公共物品;

减少与人近距离接触,尽量与人相距1米以上;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遮住口鼻。

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老年人大多比较节俭,出门多选择乘坐公交车,但在疫情期间,出行建议步行或者由家人开车接送。

回家后做4件事。回家后,及时洗手洗脸;把脱下的外套放在通风的窗口;用酒精棉片擦拭手机;带回的物品用清水清洗处理,或用酒精喷洒消毒。

生病护理篇

心脑急症、关节疼痛、感冒等大小病症容易找上老年人。如果老人有身体不适,应视情况是否需要去医院,并做好护理。

小病痛,线上问诊或去社区医院。疫情期间,小病痛不宜往大医院跑。建议老年人与社区医院建立联系,如有不适先线上问诊,或在家人陪同下到社区医院,以降低感染风险。

有感冒迹象,先观察再决定。如果老人有感冒迹象,不建议直接去发热门诊,可以先在家观察,但如果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

不得不去医院,务必做好防护。去医院前,家属及老人一定要戴好口罩。在医院里避免用手摸口罩外侧,避免揉眼睛,避免频繁触摸公共物品,注意勤洗手。

放松心情,避免焦虑。疫情是有时间限度的,老年人要正确看待疫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可以多听听音乐、跟家人聊聊天。

面对疫情,老年人往往是脆弱的,需要做好充分的防护。同时,老年人也应主动从正规渠道学习防控知识,管好自己的身体。(来源:《生命时报》,部分内容来自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猜你喜欢

过饱口罩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雾霾口罩
七分饱是一种智慧
七分饱是一种智慧
世界卫生组织9条防癌提示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