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抹灰及砌体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2020-07-04淳学平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2期
关键词:控制措施成因

淳学平

摘    要:抹灰及砌体裂缝是建筑过程中常存在的一种病害,导致裂缝的原因较多,如设计因素、材料本身质量问题、温度和湿度变化等,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抹灰及砌体裂缝出现。对此,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工程中抹灰及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抹灰裂缝;砌体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的材料出现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目前在建筑墙体施工中,比较常用的墙体材料为混凝土砌块,但是也暴露出许多质量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抹灰及砌体裂缝问题,墙体表面多分布裂缝,这使得建筑物功能受到影响,也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安全事故。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为高层商住楼,由于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天花、墙面等部位均出现了裂缝现象,通过对该商住楼的裂缝问题调查分析,得出这些裂缝问题主要表现的特征为以下:

(1)在混凝土墙柱表面及天花部位均有裂缝,砌体表面存在少量的裂缝;(2)裂缝的形状主要呈现出龟裂状,存在个别放射状,长度大约在10~30厘米之间,严重部位用工具轻轻刮开就犹如刮开雪糕表面一样;(3)墙面朝西和朝北,且空气流通好的房间,在砌外墙和天花出容易出现裂缝;(4)通常情况下,在完成抹灰操作后的一周以内,出现了裂缝;(5)经过三个月后发现已完成的抹灰部位开裂情况比较严重。

3  裂缝产生带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抹灰及砌体裂缝的危害性比较小,往往只是对建筑物的美观及功能造成影响,极少数存在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造成影响,但是大部分建筑物的裂缝问题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及感观。墙体存在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还会影响人的感观,人们对于这样的建筑环境会感受到不舒服,这会就给工程交工带来影响;(2)带来不安全感。虽然大多数裂缝不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造成影响,但是从心理上就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而且抹灰及砌体裂缝的确存在不安全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建设方与住户之间的矛盾发生;(3)影响建筑物的功能使用。在墙体裂缝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渗漏、变形等问题,这样就会对建筑物的功能使用造成影响,也会造成经济损失;(4)使得建设成本增加。如果抹灰及砌体裂缝较为严重,必要情况下需要施工方进行返工操作,这无形之中就会增加施工方的人力物力成本。

4  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4.1  墙面抹灰开裂及控制措施

在建筑墙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在墙面抹灰之后出现大面积墙面抹灰开裂的情况,这些裂纹细而密,且呈龟裂状。虽然这些裂纹在刚开始出现时深度比较浅,危害性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裂纹会越来越深,最后形成裂缝,这样还会引发空鼓或脱落的情况发生。而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1)在配置抹灰砂浆时比例不合理,往往由于水泥使用量过大使得水化热大,存在严重的干缩现象,从而出现龟裂;(2)砂浆搅拌不充分,使得加入的灰膏难以完全打散,以致于抹灰时存在前后摩擦较大的情况,而随着温度逐渐升高,超出了整个结构内部抵抗力,还会出现温度裂缝;(3)部分施工人员在抹灰操作时,未对表面进行有效的平整处理,存在灰尘、油污等杂质并形成隔离层,不仅使得基层平整度达不到施工标准要求,同时在施工之前为进行充分的淋水,以致于砂浆失水率加快,进而引发龟裂,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空鼓或脱落现象;(4)受施工环境影响,在抹灰操作时通风性较好且干燥,但是由于在抹灰之后没有及时进行养护,从而使得抹灰裂缝出现;(5)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一次抹灰时厚度较厚,或者为了让砂浆能够尽快的粘在墙上会撤干水泥粉。

上述这些问题都会引发抹灰开裂的情况发生,在解决抹灰开裂时,应当遵循“先防后治”的原则,也就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施工操作是处理得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完成抹灰操作,是能够有效规避这样的裂缝问题的。具体的控制措施为:(1)在配比砂浆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配比,尤其是要加强水泥使用量的控制,同时也要控制含水量,避免由于含水率增加使得膨胀收缩的情况发生。同时在拌制砂浆过程中,应当要预习进行适配,确保砂浆的保水性及和易性能够达到最优状态,且在搅拌砂浆时,应当使用专门的砂浆搅拌机进行搅拌,确保其搅拌均匀,最好是由砂浆供应站统一下料进行搅拌和供应。(2)在抹灰之前需要清理基层,如果是使用砖砌体进行施工,则需要提前1至2天进行淋水操作,待表面有水光且用水触摸时有一定的潮湿感后,再进行抹灰操作;如果是混凝土砌块或者是粉煤灰砌块,则只需要在砌体上适当进行浇水,然后阴干后再进行抹灰。(3)在砌体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质量的把控,尤其是要控制抹灰的厚度,避免出现不均匀抹灰的情况,从而减少龟裂情况发生。(4)在抹灰操作时应当分层进行,对抹灰的总的厚度及分层厚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分层合理。同时无论是水泥砂浆还是混合砂浆,都应控制其厚度在13mm左右最合适,面层的厚度则是5mm,在底子灰干六至七成时,用手按压表面有坚实感且留有手纹,此时再进行面层抹灰。(6)加强施工环境的控制,在通风性好且干燥的情况下,如果不对抹灰进行养护就很容易引发龟裂情况,所以在抹灰时最好是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如果气候条件是高温和干燥,则应当封闭通风口,必要情况下可以适当浇水,或者在抹灰表面八成干后进行喷雾,同时使用薄膜对抹灰面进行养护。

4.2  砌体裂缝及控制措施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也会因为建筑材料等因素,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裂缝,而导致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1)未准确把握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比如灰砂砖砌筑之前不可浇水或者是未有效控制浇水的时间,使得其吸水后膨胀变大,失水后收缩严重。(2)在施工时不合理组砌,砂浆饱满度达不到施工标准,或者漏放拉结钢筋,又过多进行浇水,都会导致砌体裂缝出现。(3)受到温度影响,不同的材料其膨胀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使得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热胀冷缩或者内外胀缩不同的情况,进而引发裂缝。

针对砌体裂缝问题,同样也是采用“先防后治”的原则,具体的措施为:(1)针对砌块含水量较高且后续逐渐干燥引发体积不稳定的问题,施工方在施工时应当对这类型的材料做好组织规划,要提前组织材料进场,并且在材料进入现场后加强管理,不得随意堆放,并做好防潮防水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不要采用边进料边砌筑的方法施工。(2)组砌时要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不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减少工序。同时要降低砌筑时砌块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5%以下,且不得在砌筑之前大量浇水,控制浇水量,保证砂浆既具备良好的硬化条件,又能够保证砌体一定的含水率。(3)在进行填充墙施工时,在接近梁底时要预留出20cm左右的空隙,保证砌体能够充分收缩,并在完成砌体后至少一周时间才可进行抹灰。(4)增强砌体的抗剪强度,使其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

5  结语

针对抹灰及砌体裂缝问题的防治,关键是在“预防”,因此需要对其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然后在加强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监督与管理,确保科学合理施工,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裂缝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荣良.砌体结构裂缝成因与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13.

[2] 陈天骄.填充墙墙体墙面防裂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与審核要点[J].安徽建筑,2019(2):102~104.

猜你喜欢

控制措施成因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析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