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地面铺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2020-07-04夏灿
夏灿
摘 要:地面铺装施工是建筑装饰装修重要一环,其施工质量的优寡直接决定了建筑竣工以后地面质量、实用美观度及舒适度。采用合适的地面铺装工艺是控制和保障地面工程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地面铺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 地面铺装工程基层铺设要点
对有防静电要求的整体地面基层,应清除残留物,将露出基层的金属物涂两遍绝缘漆后再晾干。地面基层铺设前要确保其下一层表面干净无积水。用基土作基层时,地面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对土层结构被扰动的基土应替换并压实。灰土垫层应采用熟石灰和黏土拌和料铺设。三合土垫层如果采用石灰、砂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则厚度不应小于100mm;四合层抖合料厚度不小于80mm;垫层中的炉渣要求使用前用石灰浆、熟化石灰等浇水拌合闷透。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横向缩缝间距均不得大于6m。地面铺装时,对厕所、浴室及厨房等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铺设防水隔离层。在铺设防水隔离层时,特别注意管道穿过楼板面的四周位置,在铺涂防水材料时应采用向上铺涂的方式,并且铺涂的面应超过套管上口;靠近墙面处铺涂防火材料时应达到设计要求高度或铺涂高出面层200mm~300mm。阴阳角和管道穿过楼板面根部时,应重点铺涂附加防水、防油渗的隔离层。
铺设整体面层时,适用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能小于1.2MPa;应确保表面粗糙、洁净、湿润。铺设前宜凿毛或涂刷界面剂。铺设完成的基层地面需达到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后方能正常使用。水泥混凝土面层中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且需要达到设计要求所设定的强度值。水泥砂浆面层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应为中粗砂,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的水泥严禁混用。防水水泥砂浆釆用的砂或石屑,含泥量不大于1%。水磨石面层应采用水泥与石粒的拌合料铺设。面层厚度宜按石粒粒径确定。水磨石面层的石粒应采用白云石、大理石等岩石加工而成,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应为6mm~16mm;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原料。硬化耐磨面层采用拌合料铺设时拌合料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硬化耐磨面层采用撒布铺设时耐磨材料应在水泥类基层初凝前完成撒布且应撒布均匀。防油渗面层应采用防油渗混凝土铺设或防油渗涂料涂刷:防油渗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和抗渗性能通过试验确定;防油渗面层釆用防油渗涂料时,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涂层厚度宜为5mm~7mm,防油渗涂料抗拉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3MPa;防油渗涂料应具有耐油、耐磨、耐火和粘结性能。不发火面层采用的碎石其不发火性必须合格;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自流平面层的基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面层涂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水性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游离甲醛;涂料面层的基层应平整、洁净,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含水率应与涂料的技术要求相一致。塑胶面层应采用现浇型塑胶材料或塑胶卷材,宜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类基层上铺设。
铺设板块面层时,水泥类基层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o铺设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等面层结合层和填缝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时,面层铺设完成后,应对表面进行覆盖、湿润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面层可正常使用的前提条件是确保板块面层中水泥砂浆结合层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所提出的要求。板块类踢脚线施工时,不得采用混合砂浆打底。砖面层、大理石、花岗石面層、预制板块面层、料石面层所用板块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放射性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在水泥砂浆结合层上铺贴缸砖、陶瓷地砖和水泥花砖面层时,砖应视需要浸水湿润晾干待用。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颜色水泥勾缝和压缝后,并应做养护和保护。结合层与板材应分段同时铺设。铺设大理石等面层前需将板材浸湿晾干。板块间的缝隙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条石面层的结合层宜采用水泥砂浆,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块石面层的结合层宜采用砂垫层,其厚度不应小于60mm;基土层应为均匀密实的基土或夯实的基土。铺贴塑料板面层时,室内相对湿度不宜大于70%。如果活动地板面层设置有金属支架的,要求将金属支架支承在现浇的水泥混凝土基层上。当房间的防静电要求较高需要接地时,应将活动地板面层的金属支架、金属横梁连通跨接,并与接地体相连。地面辐射供暖板块面层的伸、缩缝及分格缝应符合设计要求,面层与柱、墙之间应留不小于10mm的空隙。
2 几种主要的地面铺装施工工艺
2.1 石材地面铺装基层要处理干净,高低不平处要先凿平修补
对基层修补时应先湿润地面使水泥材料相融合。铺装石材、瓷质砖安装后用吸水保护垫保护均衡干燥。铺巾完毕后需覆盖锯末保护。铺贴前将板材进行试拼,确保铺设的地面花纹样与设计一致。
2.2 陶瓷地面贴地砖基层不得有浮土浮灰。
陶瓷地面砖浸泡后阴干。铺贴后2小时~3小时内不得有人踩踏。水泥砂浆不宜太湿,并且在铺贴完2小时~3小时后,需用白水泥对铺贴的陶瓷地面进行擦缝处理,确保地面平整光滑。
2.3 木地板应与居室温度湿度相适应后再使用
所以一般会在木地板运到施工安装现场后,拆包存放在室内一个星期以上。粘贴木地板前用15mm厚水泥将混凝土结构层砂浆找平。实铺木地板基层采用梯形截面木搁栅,在中间填充轻质材料可降低行走时的空鼓声、保证保温隔热效果。木搁栅之上铺钉毛地板,木地板与墙交接处需用踢脚板压盖。架空式木地板施工时,应先在地面砌地垄墙,安装面层地板、木搁栅和毛地板等。实铺地板先在地面做预埋件安装地龙骨并固定,从地面钻孔下入预埋螺栓及铅丝。先安装龙骨再铺装木地板。
2.4 铺设塑料地板基层时,应确保表面不起砂、不起皮、不起灰、不空鼓,无油渍
铺装前地板块脱脂、脱蜡。为确保门口地板对称,如果是在相邻的两个房间内铺设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塑料地板,需将分隔线设置在门框踩口线外。且确保PVC地面卷材在铺贴前3-6天裁切并留有0.5%的余量。铺贴塑料地板时,应用橡皮棰从中间向四周敲击以将地板内的气泡赶净。
3 地面铺装工程的总体要求
同一施工批次、同一配合比的水泥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必须进行试块。且参与试块的混凝土和砂浆每一层建筑地面不能少于1组。地面工程施工应控制各层环境温度。厕浴间、厨房等有排水要求的面层和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完成后,对各分部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层施工段划分验收。
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不少于7天;检测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允许人员在铺装表面行走。铺设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等的结合层和填缝的水泥砂浆,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待水泥砂浆结合层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项目经理要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和装饰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时要由专业的质检员进行专业验收再交由建设单位或有关质监部门。强化质量工序管理,确保每道工序施工前对班组进行质量交底以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琛,邓玉和,徐了,等.实木复合地板的工艺力研究[J].中国人造板,2013(3):20~23.
[2] 赵祜.实木复合地板面层裂纹产生原因及工艺改进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OO7.
[4] 孙柏玲,高雅,程献宝,等.防止三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开裂的措施[J].木材工业,2015(1):4951.
[5] 曹君宝,谢娜.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及方法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5):150.
[6] 赵翠林,等.地面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1.
[7] 王建军.浅析建筑地面施工的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