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与设计要点
2020-07-04褚鹏
褚鹏
摘 要: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并且由于我国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使得地震灾害相对而言发生较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的防震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这其中就需要使用到抗震支架,较之于普通性质的承重支架,地震支架主要承担的是地震波冲击管道的力量,并且这股力的数值相对较大。只有在其设计及安装皆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方才可以确保支架的质量,本文围绕着地震支架的设计及施工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抗震支架;设计;施工
1 抗震支架的优势所在
较之传统的角铁支架,地震支架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工厂直接生产运送到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只需要开展各个零部件的组装工作即可,不但在安装速度上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而且整个支架系统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第二,由于整个支架系统是由多个可拆卸零部件共同组成的,使得在安装支架的过程中,极大的减少了焊接工作的数量,极大的保障了原有建筑工程结构的完整性,。第三,在相关技术逐步发展成熟的影响下,地震支架系统的 配件种类较多,并且在组装上有着一定的灵活性,使得地震支架具备着较为良好的通用及组合性。第四,地震支架自身的横担高度可以做到自由化的调节,使得安装空间得到了显著的节约。第五,由于其独特的衔接组件设计,使得地震支架内部的组件安装及调配较为便利。第六,使用进口抗震锚栓来固定抗震支架的生根处,保障其受力情况的安全及稳定性。
2 抗震支架的设计要点分析
地震支架较之其他性质的承重支架,其受力特点及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的意义,也就决定了地震支架的性能要求较高。为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确定抗震支架在建筑物结构中的所属系统。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地震支架系统会为建筑工程内部的管道或者是整体的建筑结构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避免地震波直接对其产生破坏。因为建筑工程内部的机电系统的结构及种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在设计地震支架的过程中,需要优先确定地震支架结构归属于何种系统,具体可以分为水管、风管及电气三大抗震系统。
第二,抗震支架类型确定。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使用频率较高的地震支架类型主要包括单管和门型两种抗震支架。前者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竖向的吊杆、抗震的斜撑、C型的槽钢及一些抗震的连接构件等,十分适用于一些单管或者整体管线系统重量较轻的系统。而后者和的主要组成构件包括至少两根的竖向吊杆、抗震的斜撑、C型的槽钢及一些抗震的连接构件等,适用于管线分布较多或者是整体管线较为沉重的系统中。同时,还需要确定抗震斜撑的布置方式,其作用就是抵抗水平方向上的地震作用力,其布置方式主要包括单向侧向、双向侧向、纵向、纵向和侧向的组合这四种。在布置方式确定之后,需要针对抗震支架之间的间距做出精准的确定,只需要在全面遵循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使用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便可得到数据。
第三,抗震支架的布置设计。在这一环节中,需要保障在每一段水平直行的管道两端设置有抗震支架,并且说每一段水平直行的管道也必须要设置一个以上的纵向抗震支架,如果两个侧向的抗震支架之间的间距超过了现行规范的间距最大数值,需要在其中间设置侧向的抗震支架。抗震支架的斜撑和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10cm。同时,使用刚性连接的水平性质管道,彼此相邻的纵向抗震支架之间允许存在一定的纵向偏移数值,水管及电线系统地震支架的这个纵向偏移数值不得超过侧向支架间距数值的1/16,而在风管、电缆的梯架等系统的抗震支架上的这个纵向偏移值需要维持为其间距宽度的两倍数值之内。在水平性质管道通过垂直管道连接到地面设施的时候,需要使用柔性连接的方式,在水平管道和垂直管道距离在60cm之内的情况下,需要设置一个侧向化的支撑,=垂直管道底部和地面的距离超过15cm的时候也同样需要设置抗震支撑。
3 抗震支架的安装施工分析
3.1 材料要求
地震支架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抵抗冲击及防火的性能要求,以便确保在地震、其他载荷异常及火灾的条件下维持整个系统的安全及稳定性。作为抗震支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C型槽钢,其钢材强度需要为Q235B之上,并且必须是经过冷压成型的,其侧面需要具备相应的轴向加劲肋,主要是为了提升截面的具体刚度及其抗弯能力。在选择槽钢材料的时候,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各项专业机构提供的各种有效的槽钢检验报告。
同时,C型槽钢内缘上必须要分布齿牙,且其深度需要大于等于0.9mm,其中配件安装需要完全用机械咬合的方式呈现,以此来保障系统连接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地震支架还需要做出相应的防腐处理,最为常用的方式就是热浸锌的处理方式,且锌层的实际厚度需要大于55μm。制作出来的成品槽钢,在施工现场需要将部分切口进行切割,在保障切口断面为垂直状态的前提下,借助砂纸、板锉等工具将切口附近的毛刺进行清理,最后针对切口的涂层开展修补处理经过处理之后的涂层厚度绝对不可以小于未经过处理之前的厚度。
3.2 存放及加工要求
在地震支架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需要储存在较为干燥的室内。而对于那些体型较小的构件需要做出分类的存放。当槽钢及吊杆放置在室内环境的时候,需要在地面上放置相应的木条或者是防水薄膜。但是如若在场地不够必须将之存放于室外环境的情况下,存放的方式与室内存放并无二致,但必须要一层防水层设置在地面上,防止出现水分锈蚀抗震支架构件的问题。同时,槽钢和吊杆的存放高度不宜过高,并需要佩戴手套接触全螺纹性质的吊杆。在切割槽钢和吊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无齿锯或者是砂轮锯,在有槽孔的前提下,需要严格槽钢本身存在的刻度进行切割,为了确保槽钢断面的垂直程度,在切割C型槽钢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背切的方式。在切割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及时清除材料上吸附的铁屑,并使用砂轮磨去除切口上的毛刺及喷涂镀锌剂,防止出现毛刺划伤的问题。
3.3 安装及固定施工要求
在正式安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以施工设计图纸为参考,对整体的施工环境及安装玩完成的管道走向等信息做出全面的了解。并同步确认楼板的实际厚度、可用安装空间等是否满足对应要求。正式安装的步骤如下:第一,锚栓的测量及定位。就是测量需要安装地震支架位置的风管、水管规格及底部标高到楼板之间的高度,借此来确定全螺纹吊杆的实际长度、上下横梁槽钢、加劲槽钢以及斜撑槽钢的长度,并同步确定膨胀锚栓的位置所在。第二,材料切割。根据第一步确定的材料长度进行切割,并在其切口处喷涂金属喷锌剂,以此来避免出现切口腐蚀的情况。第三,安装。以先前确定的膨胀螺栓位置为基础进行钻孔,随后按照规范要求安装膨胀螺栓、吊杆、侧向及纵向支撑等即可。
4 结束语
抗震支架的存在,为建筑物内部的各类管道在地震时提供了相应的安全保护,再加之其自身的其他优势,使得抗震支架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需要在设计及安装施工阶段做出严格的质量控制,更好的维护人们的居住安全。
参考文献:
[1] 汪進步.建筑工程中抗震支架的施工、设计及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20(15):145~147+149.
[2] 王文军,苏培培,杨宇博.综合管道与抗震支架在乌鲁木齐市哈马山车辆基地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118~119.
[3] 陈锐,郭笑冰,陈歆伟.抗震支架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9(12):1482~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