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构建探究式课堂策略
2020-07-04林文通
林文通
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不仅需要准确记忆,更要加深理解、灵活应用,因此,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探究式课堂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探究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再创造”。教师要抓住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做好合理的教学规划与设计,积极寻找与应用探究式教学策略,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探究式教学中促进思考
探究式教学突出“探究”二字,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巧妙理出适合学生探究的素材,使学生更好地在探究中深度思考。为保证探究式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教师应做好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内容上追求精而不在多。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从整体上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把握,做好数学知识点的整合,为探究式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墊。其次,在数学内容的讲解上,应进行一材多用,一材多变,充分挖掘数学材料的价值。最后,在例题和训练习题的选择上应用心,确保数学习题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学生通过巩固训练,实现深度探究,以此理解知识,掌握解题方法,达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把准探究特点,积极将教材中的知识变成学生易于融入的探究素材,以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如在讲解圆柱的知识时,教师可设计以下例题:有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缩短4厘米,表面积就减少48平方厘米,问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取3)? 学生在探究中知道:根据题意描述,底面周长和高相等,由此可推导出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在分析数据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草图进行探究,通过已知的数据进行推理,最终求出圆柱体的表面积。
二、巧妙优化教学环节,在探究式教学中激活思维
在构建探究式的课堂模式时,学生的思维训练必须基于教师的巧妙引导,以优化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三方面寻求突破:首先,明确每节课授课目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掌握授课的重点、难点,做好教学目标在每节课上的细分,提高教学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其次,预留合理的自学时间。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教师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以促进学生在深度探究中提升知识的理解。最后,合理设置数学习题难度。为提高学生探究的有效性,在数学习题难度的设置上,应层层递进,逐渐深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使其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为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组合图形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组合图形分割成比较熟悉的图形,而后分别进行求解,使学生都能找到解题自信。学生在探究中能够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课堂授课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提升效率
为保证探究式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授课中应注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做好课堂授课方法的创新,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新鲜感。首先,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意识。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有趣的图片、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形象的教学辅助中更好地参与探究,教师乘机将难点、重点渗透到课件中,以促进学生的深度探究。其次,积极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围绕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讨论,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最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针对部分授课内容,课堂上可鼓励学生积极动手,绘制相关的图形,或制作相关模型,感受图形的变化,加深对数学模型的印象,更好地应用于解题中。
如在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知识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以下习题:有一根铁丝,正好可以焊成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改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高是多少厘米?该题目较为抽象,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焊接后的图片展示出来,用不同颜色的线段将相应的棱长展示出来,让学生发现棱长总和相等,并根据长方体的棱长特点进行探究,最终求出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高为7厘米。
总之,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手段的创新,在于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探究式的课堂模式中,学生想更好地参与探究,必须基于一定的载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要抓住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巧妙搭建探究平台,使学生既知道知识的“表”,又深入理解知识的“里”,以此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其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蓬莱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