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现状调查及对策
2020-07-04丁桂馨
丁桂馨
[摘 要] 在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现状如何,关系重大。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存在着生态文明认知模糊与国际视野缺乏、生态行为折中化倾向。为此,高校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确立与教学策略选择两个维度展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教学创新。一是高校不仅应强化生态知识教育,夯实该主题教育的科学支撑,更应强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准确阐发当代生态危机的本体及出路,确立该主题教育的价值与规范性内涵。二是应创新教学策略,遵循个人知识形成的内在规律,提升该主题理论教学的吸引力;以大学生生态意志力提升为旨趣,拓展实践通道,提升该主题实践教学效度。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生态知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6-0057-03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此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离不开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现状的准确把握,以及基于调研结果而构建的适配性教育方案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发展意义上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其成因既有超越一切文明形态和制度安排的一般性原因,更有架构整个社会关系的制度性原因。其中,后者是更为本质性的。当前,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转嫁、蔓延至全球的生态危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造就了拜物教,催生物质主义,剥夺了人与自然的丰富本质,使人成为物化、单向度的人,自然成为服从于人的工具性存在。为此,我国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必须恪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维度与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即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趣是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必须恪守的价值规范。
一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现状调查与剖析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整体认知水平的调研结果及剖析
问卷首先涉及大学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感觉,79.36%的同学表示不大满意,8.58%表示很不满意。在被问及是否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感兴趣时,问卷结果显示,只有37.53%的受访学生明确表示感兴趣。在被问及地方政府大肆围湖造田、伐木取材的行为时,66.49%的受访学生表示应严格禁止此类行为。对于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允许开发商填埋湿地建房的行为,77.21%的受访学生表示心痛。问卷结果显示,对于此类明显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政府行为,仍有少数大学生没有产生应有的抵制态度。令人担忧的是,今后若带着此种消极态度走上工作岗位,行为主体是否会为一时经济发展,纵容生态破坏行为?
城市绿化理念的变革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如果延续工业文明的绿化方式必然导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绿地生态功能的弱化。城市绿地建设应尽可能保护荒原,这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因为立体丛生的原生植被所具备的生态功能是整齐划一、物种单薄的人工裁减植被所无法比拟的。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城市绿化的几个方案当中,13.14%的同学没有任何立场和选择,表示从没思考过这个问题。13.94%的同学表示支持砍掉原生植被。这一结果表明,生态文明范式的绿地建设理念并未深入人心。
(二)关于建设生态文明行动力的调研结果及剖析
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物,其行为由思想意识所决定。因此,对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力进行调查能够深刻反映其生态文明思想意识状态。
首先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间接行动力的调研。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力,可分为直接行动力与间接行动力。直接行动力反映大学生个体的实践力度。间接行动力反映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其行为选择对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所形成的价值传导。因此,间接行动力的影响不容被忽视。此次问卷提出,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是优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更好的区域,还是薪酬待遇更好的区域工作?79.89%的受访学生明确表示会优先选择后者,只有20.11%的受访学生表示乐意去空气质量等生态环境更好地方工作。这背后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轻孰重问题的回应。这个选项的比例,传导到就业市场,意味着环境保护搞得好的区域不如GDP增长胜出的区域更能吸引人才。虽然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必然阻碍经济发展。但伴随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的阵痛期,是GDP一定程度放缓的阶段,需要整个社会的价值支撑。大学生作为人才储备,他们的这种择业选择倾向会对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形成压力传递,使其因担忧人才流失而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老做法,而不是专注于生態文明建设的慢功夫。因此,间接行动力的提升应成为我国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范畴。
其次,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直接行动力的调研。“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多植树,推进国土绿化意义深远。因此,问卷涉及是否主动植树选项;但67.83%的受访学生表示不会主动作为,除非学校组织,1.07%表示植树是政府和学校的事,与己无关,只有31.1%表示会主动植物,建设地球之肺。个体层面的生活习惯是考察大学生生态行为最直接的视角。因此,问卷涉及日常生活选项。当被问及是否会随手丢垃圾时,91.69%的受访学生表示不会,只有0.54%表示随手丢掉,7.77%表示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在实施难度较低,且实施条件有保障的情况下(我国垃圾筒设置已相当普遍),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还是很高的。在被问及是否为图方便,生活中做一些破坏环境的事时,34.05%的受访学生表示不会,57.1%表示有时迫于无奈会做一点点,8.85%明确表示会做。在被问及是否会为破坏环境的行为而内疚时,只有59.52%受访学生表示会,4.29%的表示不会,36.19%表示会视情况而定。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存在着生态行为明显折中化倾向,生态实践力不足,生态责任的担当力不够,遇到困难就退缩。但我们不应苛责他们。存在决定意识。大学生生态行动力不足既与国民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整体性教育不够彰显,也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微观层面的利益传导机制与制度约束机制等激励国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不到位有关。
一是将纷繁复杂的生态知识教育纳入绿色世界史的宏阔视域中展开,以确定无疑的生态知识揭示人与自然复杂的内在互依性关系。二是将生态知识的教育纳入生态系统性的关联意义中展开。例如从节约资源、固碳供氧、防治水土流失与沙化、保持植物自身及寄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等多重生态功能中阐释荒原保护的系统性意义。三是将生态知识教育与大学生核心关切紧密结合,从生态知识学习与未来职业选择相关性角度,阐明世界绿色发展竞争态势下,掌握生态前沿知识所蕴含的相应职业发展前景,提升大学生从个人发展的敏感角度主动探究生态知识,提升生态知识理论教学的吸引力。
第二,以大学生生态意志力提升为旨趣,拓展实践教学通道。一是利用环境科学、园林、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实习基地,将生态实践教学融入其中。专业实习基地的稳定性能够让生态实践教学获取一定时间段的生态成果观察,从而在不增加教学场地成本的情况下,获取一个稳定的生态实践教学通道。二是纳入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范畴。教学者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可获取资源类别,在给定的选题中,自拟生态实践主题。这种生态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保障分散式社会实践的学生人身安全,而且在熟悉的环境中,学生更易找到生态实践主题。三是纳入学校社团活动与班级主题活动范畴。以校级、院级社团为平台,积极吸纳、组织生态实践志愿者在校园内及周边展开生态实践活动。以班级主题活动为载体,设置生态环境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其投入生态实践营造精神准备与舆论宣传。四是纳入大学生评奖评优考核体系。将生态文明范式的消费与生活习惯养成纳入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与评奖评优挂钩。由校学工部牵头、院学工办落实,将宿舍管理、德育考核应遵循的生态行为规范明列,以生态文明范式的价值规范与利益导向,促使大学生自觉抵制符号式消费、攀比炫耀性消费、便利主义消费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形塑大学生低碳绿色生活习惯的方式推进广义的生态实践教学。
參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资本论: 第1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60.
[5]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M].徐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