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0-07-04唐晓莹
唐晓莹
摘要:古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中学语文古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审美素材,有效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歌教学;审美教育
一、诵读涵咏,赏出古诗歌的音韵美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诵读是语文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古诗歌讲究押韵、平仄,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在中学语文古诗歌审美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诵读、多吟咏、多品析,让学生沉浸其中,增强语感,理解诗意,参透作品,赏出古诗歌的音韵美。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诵读指导
古诗歌富有节奏美和旋律美,或欢快热烈、活泼跳跃,或舒缓悠扬、优雅绵长,或激愤昂扬、慷慨悲壮,或伤感低沉、哀婉动人。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古诗歌的字音、用韵、停顿、节奏,通过声调的轻重缓急和语速的疾徐曲折,读出诗人的情感起伏,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以《使至塞上》一诗为例,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全诗的关键,在诵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大”“直”“长”“圆”的重读,并加大吐字力度,其他字则语流舒缓平稳。
2.注重涵泳品味
古詩歌讲究练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关键字词反复诵读,品味语言,读懂诗意,读出古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如杜甫《春望》一诗,字字珠玑,句句含情。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营造出萧条凄惨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情感基调;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和“惊”字耐人寻味,花鸟含悲,更显人悲伤;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抵”字抒发了诗人思亲念家之情;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搔”字突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
二、捕捉意象,感悟古诗歌的意境美
意象是寄寓诗人情思的艺术形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意境则是客观图景和主观情思完美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诗歌艺术的生命。古诗词含蓄隽永,意蕴无穷,诗人常常借助一系列生动、丰富的意象,营造优美深远的意境,促使学生会其“神”、悟其“情”。因此,在中学古诗歌审美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捕捉意象,诱导学生走进古诗歌意境,感悟古诗歌别样的意境之美。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意象寄寓的情思。意象不同,寄托的情思也自然有所不同。如“酒”常用于营造悲苦、愁闷的心境,表达郁郁不得志的情感;“梧桐”常用于渲染凄凉、哀伤的氛围,抒写孤独与忧愁;“草木”常用于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落花”多用于表达生命无常、青春易逝的深沉喟叹和感伤。其次,教师要借助意象启发学生放飞想象,再现画面,领会古诗歌意境。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作者巧用景物烘托法,寥寥数语,多个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渲染了凄清衰颓的意境,抒发了羁旅游子孤寂、愁苦、悲凉的思乡之情。
三、探求内蕴,体悟古诗词的人格美
很多经典的古诗歌都会流露出诗人或词人的精神追求,有的诗人或词人不慕名利、心志淡远,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富有超妙自得之闲趣。如田园诗人陶渊明写的《饮酒(其五)》中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露出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有的诗人高瞻远瞩,胸怀改革大志,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豪气满怀,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有的诗人忧国忧民,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地寒士俱欢颜。”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有的诗人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如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表现出作者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诗人或词人独特的人格魅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塑造,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中学语文古诗歌审美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和意境的层面,还应引导学生探求内蕴,体悟古诗词的哲理美和人格美,领悟古诗歌的真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而言之,古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学资源,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美的因素,灵活渗透审美教育,以美促思,以美启真,以美育人。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南亨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