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社区发展对兵团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2020-07-04徐飞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5期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和田市社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和田市社区建设经验和亮点。分析了目前第十四师社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和田市社区发展经验,结合兵团实际,提出三条可行性建议: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范围;完善社区薪酬待遇及激励机制;健全社区服务设施功能和内容。

【關键词】 兵团社区建设;和田社区;第十四师社区

为适应兵团改革的不断深化,第十四师需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团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兵团第十四师由于成立时间较晚,在团场社区建设中缺乏必要经验。和田市与第十四师同位于新疆和田地区,在自然、人口、历史等方面大同小异,且和田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制度较完善,对第十四师社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和田市社区基本情况

和田市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管理难度、辖区范围确定社区类型,1000户以上为大型社区、500-1000户为中型社区、500户以下为小型社区。社区主要工作职责是为民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政府行政机关延伸的部分职能,具体包括人口普查、民政工作、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稳定工作、综治工作、国语培训、心理咨询、妇女工作、群众工作、社会面防控等。此次主要调研和田市兴民社区和人民路社区。

1、兴民社区

属于古江巴格街道办事处管辖,确定类型为中型社区,下辖居民551户、2473人,64间商铺,3个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10名,其中行政在编1名、社工9名;社区“两委”成员5名,交叉任职1名(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党支部书记由古江巴格街道办事处派出人员担任,其余社区“两委”从社工中选任。工作经费33万元,其中:办公经费15万元、为民服务经费8万元,“访惠聚”支援经费10万元。

2.人民路社区

属于古勒巴格街道办事处管辖,确定类型为中型社区,下辖居民1248户、2979人、1个居民小区。现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行政在岗1名、社工10名;社区“两委”成员5名,交叉任职1名(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由古勒巴格街道办事处派出人员担任。工作经费25万元,其中:办公经费15万元、为民服务经费10万元。

二、和田市社区建设经验和亮点

1、薪酬结构及社保缴纳方面

街道办事处派驻人员的薪酬由原单位发放,实行公务员工资待遇。社工薪酬待遇按基础工资+绩效工资执行,基础工资为3235元/月、绩效工资为3000-6000元/年(按照工作年限、人员身份、职级高低、考核结果来确定)。社工的社会保险按照城镇企业职工的缴费标准缴纳。据了解,针对社工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巩固率低的现状,地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计划2020年将社工的基础工资调整至4500元/月。

2、激励机制方面

一是建立了社工的工作绩效任职年限递增机制,社工在岗工作每满一年,绩效工资增加100元/月,调动了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建立了优秀社工招录考试晋升机制。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人员时,针对社工设定一定比例的岗位,实行定向招录(工作3年及以上的社工可报考事业单位定向招录;工作5年及以上的社工可报考公务员定向招录)。

3、功能设置方面

一是拓展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更加亲民。社区内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包括综合业务、人口管理、劳动保障、民政救济、困难诉求、两基教育、计划生育等多个服务窗口,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二是延伸了服务手臂,服务形式更接地气。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搭建了社区信息化平台,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内容涵盖群众工作、贴心服务、居民之家、困难诉求、邻里纠纷等,能及时为居民提供实用信息和便民服务。三是完善了服务功能,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兴民社区办公楼建筑面积1000m,内设人民调解委员会、国语学习点、家庭学校、图书室(居民制度学习室、政策法律学习室)等;人民路社区办公楼建筑面积1500m,内设图书阅览室、六点半课堂、妇女工作部、综治工作站、儿童亲情家园、心理咨询室、卫生防疫室、警务室等。[1]

4、后勤保障方面

关爱措施分类实施,保障到位。社区内设有食堂,政府每年补贴10万元,“访惠聚”工作队员每人每月缴纳伙食费600元,公职人员每人每月缴纳伙食费200元,社工每人每月缴纳伙食费100元。为社区民兵、留守儿童和老弱病残等人员提供免费就餐服务。

三、第十四师社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社区工作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社区还存在承担政府部分职能的现象。社区职能转变仍不到位,导致社区角色与职责有时错位,事责分离、权责分离、事财分离现象比较突出。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工作机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比如第十四师224团玉龙社区承担了对辖区内商业街的管理。二是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繁重。社区合并以后,规模大幅提高,充实后的社区干部素质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社区事务相对增多,除完成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各职能部门下达给社区的专项调查或大型普查统计等任务,更加重了社区居委会的负担。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区虽都建立了社区服务机构,但作用发挥不够,社区服务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社区服务内容单一,大多都是无偿的,只是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服务。社区服务队伍不够健全,服务专业水平不高,没有很好地面向社会。四是社区干部工作经验不足,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充实的社区干部都有中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但他们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和系统的社区工作知识及创新意识,能力偏弱,制约了整个社区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社区“两委”人员在面对工作任务重、工作绩效未定等问题时,思想波动大,存在人员流失风险。五是社区无编制,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社区和社区居委会存在无工作经费的问题。

四、对第十四师社区建设的启示

1、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范围

一是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完成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三是坚持居民自治的根本原则,社区居民通过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区基层公共事业管理,制定社区居民文明公约,加强对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监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科普等活动,争创学习型社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是提高社区居民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认识,不断增强居民自治的愿望。五是居委会紧紧围绕创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这一工作目标,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调解社区居民的纠纷,协助做好治安保卫和居民户口、流动人口管理,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项工作,健全群防群治组织,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积极创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无毒社区”。六是协助做好社区管理、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区低保、优抚救济、拥军优属、计划生育、青少年教育、普法教育、老龄、残疾人等项工作着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社区创建活动。七是向党政部门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决定社区其它事务,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积极性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八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社區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育“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2]

2、完善社区薪酬待遇及激励机制

一是加强社区“两委”人员的培养力度。完善社区干部学习、培训、考核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建立社区工作人员每月学习日制度和每月例会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加强社区工作知识专题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选拔优秀社区“两委”在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切实提高社区“两委”的工作能力。不定期举办社区“两委”培训班,提升社区“两委”的综合能力。二是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定向招录的岗位设置比例,使优秀社区“两委”人员有更多机会晋升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社区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三是提高社区“两委”人员的绩效报酬,并形成逐年增长的机制。四是根据国家、兵团社保缴费相关政策,参考地方社工社保缴纳标准,落实社区“两委”社保缴纳标准。

3、健全社区服务设施功能和内容

一是加大社区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和支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二是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覆盖面,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计划生育、法律服务、科普宣传、社会救助、妇女儿童保障等服务项目。三是打造网上“居民之家”,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方便群众办事。四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全面整合就业、社会救助、计生、文化、培训等公共服务,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服务。[3]

【参考文献】

[1] 孟庆龙.临河区社区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2] 王平.临夏八坊:一个传统与现代回族社区的建构[D].甘肃:兰州大学,2009.

[3] 辜应勇.物联网技术在平安智慧社区中的应用及未来展望[J].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2019(03)25-29.

【作者简介】徐飞(1997—)男,安徽阜阳人,大学本科,任职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