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班本“家校融教育格局”构建的探索实践

2020-07-04黄笑蕾

中小学德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实践策略

黄笑蕾

摘要 “家校融教育格局”让学校和家庭成为“教育共同体”,彼此悦纳、包容、滋养,同生共长。通过良好的顶层设计、合理的机制保障,建立基于班本特点的融教育格局,帮助学生更全面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家校合作;融教育;实践策略

在分工合作成为新时代协作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教育两大支点的学校和家庭更应成为“共同体”,彼此悦纳、包容、滋养,努力实现同生共长。然而,反观当下,普遍存在着家校共育的不良现象:随意性强,计划性差;单项灌输多,双向交流少;阶段性强,连续性差;相互挑剔多,彼此合作少。因此,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融教育”格局,探索形成“同责、同心、同步、同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融教育”育人模式,让家校协同教育落地生根,实现效能最大化,策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是新时期班级管理的新课题。

一、班本“家校融教育格局”的顶层设计

所谓班本“家校融教育”,意即充分利用班级平台,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既有共同育人目的,又有各自育人优势的三方力量,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最佳育人效果的一种教育格局。

(一)四位一体,整体设计

班本家校融教育格局的构建,要求班主任对团队建设有整体的思考,要有全局设计意识。为此,笔者根据本班学生年龄发展特点,将家长团队打造成“四位一体”家校融教育格局,其中的“四位”分别是家委会组织,志愿者团队,“融媒体中心”,课程开发部;“一体”自然是教育共同体了。

这一格局由家委会领衔统筹,协调各团队,合作共营。志愿者团队本着“服务、公益”的准则,以高执行力积极参与学校、班级各类公益活动,是家委会的得力助手。融媒体中心则通过QQ、钉钉、微信公众号、之江汇等多样化网络平台,记录学生成长,传播班级文化,同时又为家长提供教育资讯,树立班级品牌,全方位展示班级活力与文化,把现实校园生活与虚拟世界相结合,创建“数字化”班级。课程開发部则根据班级家长特长与优势,吸纳有专业知识、技术特长的行业精英参与班本课程开发,如“父母讲坛”“亲子故事会”“项目化学习”等课程。

在家校融教育格局建立之初,各团队明确协作宗旨,发展原则,任务驱动,明确责任,四大团队组织领衔班级建设正常运行。

(二)用人所长,因人设岗

家校协同共育,“用人所长”是班主任吸纳家长资源的不二法则。每次接手新班,笔者都会设计家长信息问卷,全面获悉家长资料,结合家长特长,因人设岗。

例如,把职业特点鲜明、表达能力较强的家长用到“父母讲坛”课程共建中来,让医生、律师、教师、消防员等为孩子们上专业技能课;把有电脑技术、媒体制作特长的家长用到“融媒体中心”;把有热情有时间的家长用到课程后勤服务保障中来,用到义工志愿者团队中来,协助拍摄、准备教具、布置环境等;把有特殊实践经验的家长用到项目学习中,比如美食烹饪、武术运动、绿植栽培、书法戏曲等项目化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程链。

这些由家长参与开发、授课的“家长课程”,从多角度、多层面给学生讲解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以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引导学生认知真善美丑,感知家国情怀,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家委的确立,则是遴选高执行力和强责任心、文化素质高、有领导力的家长,作为议事搭档、共商班级经营的顶层设计。如此,更易于达成家校协同凝心聚力的开局状态。

(三)自主他荐,全员参与

家校共育的基本理念,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班本“家校融教育格局”的构建,需要全体家长回归教育主体,成为教育“合伙人”,家校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自主申报”是家长参与班本共育的一种常见方式。每次接班之初,笔者都会在组织第一次家长会后,发给家长们一张家长岗位职责表,呼吁每位家长积极报名,再进行一对一深入面谈,据此组建家委会。

“他荐方式”是带动家长资源的另一方式。由家委会成员在家长会上举荐那些组织能力好,教育素质好的家长代表,加入班级“四位一体”顶层管理组织,不断壮大共育队伍。

“人人参与”是班本“家校融教育”最美好的愿景。经过三轮的家长会,在班级协同共育氛围的熏陶下,其他家长的热情也被激活,积极参与到有序的班级建设之中。然而,赢得家长全员参与的核心要素量是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服务品质。同时我们更要有“接纳不完美”的心理准备,在家长做得不够好时不断激励他,信任他。唯有如此,才能营造更好的家校共育磁场。

二、班本“家校融教育格局”的机制保障

良好的机制是一种模式持续发力的保障。教育亦然。“家校融教育格局”要发挥长久的作用,也必须借助有效的机制。

(一)学习机制

当下中国教育最缺的,应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家长的学习成长可谓刻不容缓。所谓“带一个班,幸福四十个家庭”,每接一个新班,笔者都要开设“父母成长研习营”,建立基本的学习机制,为本班家长量身定制成长计划,采用“线下专题集训”+“线上德育微课”两大互补学习模式,通过专题讲座、沙龙对话、影视欣赏、情境特训、才艺大赛、教育故事分享会、亲子阅读等不同研习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让共育的过程成为共学的过程。

例如,上学期笔者刚接新班,开学两个月时间就举行了四期线下父母专题集训,主题分别为《做正面管教的智慧父母》《爱上语文》《家校合力助成长》《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扣好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重点围绕成长规划、问题诊疗、家教导行养育等,为家长做家庭教育策略指导。“线上德育微课”则是有益补充,利用碎片化时间,根据家长需求开展线上指导。

(二)协同机制

“家校融教育格局”的形成,关键要在协同中找到平衡点,致力于班级发展的核心目标,达成共同规划,协同做事,携手研究,合作共赢。

1.巧用“三感”,共同规划

“规划力”对于“家校融教育格局”的建立尤为重要。班主任要把握班级发展的整体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家校共同规划班级阶段性发展目标,以孩子最近发展区为基础设计短期目标;以孩子个性特长综合素养的培养为目标设计中长期发展目标。其中,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即“三感”[1],是家校融教育格局发展的情感要素。“融教育”格局需要更高的道德审美标准来支撑,班主任应从儿童视角出发,引领家校协同设计各类新颖特色活动,引发儿童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

例如,我们设计的“十周岁成人礼”活动,让孩子们穿上汉服和家长一起“玩穿越”,整个活动布局、流程设计新颖而唯美,孩子们自始至终沉浸其中,感受着华夏优秀的传统美德,懂得惜福感恩。我们还共同规划了“中队月主题行动”“亲子运动会”“家长听课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助推父母与孩子深度互动。家校集思广益的协作精神与团队力量,有助于孩子们规划力的养成。

娱乐感即幽默,拥有快乐的竞争力,它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智慧。[1]家校协同育人更需要班主任具备娱乐感,以愉悦幽默的方式表达真诚和善良,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帮助解决家校矛盾,协调家校人际关系。意义感就像马斯洛金字塔需求定论中的最高层——自我实现。拥有意义感的班主任,会为自己的生命赋予特别的精神支撑,并且为之奋斗终身。作为班主任,应把“家校融教育”常态工作“嫁接到一个伟大的目标上”,不忘教育初心,创造“意义感”,牢记使命,寻求教育真谛。

2.协同做事,实践育人

家校融教育格局的夯实,要以学生为圆心展开共同的研究和行动,搭建“家校融教育”支持平台,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致力于学生的成长。家校民主议事,达成共识,“和而不同”,“让学生通过活动看世界,并以此为支点,撬动孩子们的整个学习生活世界”[2],保障班级建设和谐发展。例如,我们针对班级发展需求,家校坚持协同做事,组建家校协同小分队,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后勤保障支援团:是班级常态运营的坚强后盾。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班级资料运送、学习卫生用品采购、班级文化长廊布置、学生成长档案的汇编展示等等,志愿者团队时刻待命。

线上草根育儿坊:育儿坊主要围绕热点问题、家庭教育中的“疑难杂症”(拖延症、作业被动症、沉迷手机症等),发起家长和教师的“育儿论坛”,互帮互助话成长。

疫情防控督导组:疫情奋战特殊时期,家校联系更加紧密。每日早晚体温排查、数据统计、准点实时汇报、健康码搜集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执勤工作,笔者与全体家委齐心协力,做到了24小时无缝对接。

3.启用“三力”,携手研究

故事力、交响力和共情力是决胜未来高概念和高感性时代的三大能力[1],更是班主任基于“家校融教育”发展的专业核心力。由于家长们各自文化背景差异大,在家校合作中势必产生矛盾冲突和文化观念分歧。每当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勇于挑起重担,迎难而上,巧妙应用这三种力量,赢得家长理解与支持。

首先,班主任应具备故事力,做一个有故事又会讲故事的人,用故事来诠释教育问题,用故事来化解家校矛盾。其次,班主任应练就交响力,即系统思维,能发现系统与整合之美,拒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班级事务,用好交响力,多方统筹整合,看准问题症结并高效解决,且能兼顾家校双方利益。第三,班主任更应具备共情力,能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并与他们的情绪和思想同频共振。

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应启用“三力”,协同家长形成教育智囊团,围绕班级发展蓝图,“致力于三个维度——制度共建、课程共建、活动共建,深入研究探讨。”[3]所谓制度共建,即由班主任起草,经家校共同讨论制定,家委会修订;课程共建即广纳家长资源丰富班本课程,形成特色品牌;活动共建则指各类集体活动同策划齐管理,提升活动品质。

(三)评价机制

为了提升家校协同育人品质,笔者引入了“家校融教育”行动卡,如实记录父母参与教育过程,反馈其教育成果,助力孩子成长。

1.行动卡内容

行动卡设计形式灵活多样,根据家长参与活动的内容、范围、效果和家长参与的过程合理赋分,使其获得教育启发,实现同步成长。

2.行動卡原则

我们遵循四条原则: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孩子、教师外部评价与家长自我评价相结合。二是评价描述具体化原则,根据具体内容详细记录。三是客观原则,尊重每位家长与孩子的评价结果。四是评价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原则。[4]

3.行动卡反馈

定期反馈,变单向被动沟通为双向互动交流,积极发挥家长同伴的影响作用。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如:书面反馈;家校见面会反馈;微信、钉钉等自媒体在线沟通等。学期末,我们按惯例举行表彰大会,对于表现突出的家长授予“最美家长”“金牌编辑”“王牌讲师”等称号,让孩子为父母颁奖,激励父母自我修炼,形成教育多主体共同参与,夯实“家校融教育”美好格局。

如何构建班本“家校融教育格局”,全方位服务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是每位一线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致力于发现优秀的家长,不断自我修炼,提升“三感三力”,激活家长教育热情,回归教育主体,共同建立智慧和谐的家校生态圈,协同共育,向宽而行。

参考文献 :

[1]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5.

[2]张晓东.协同育人:班主任的四个着力点[J].中小学班主任,2018(5):10.

[3]田冰冰.智慧协作,寻找家校融合新常态[Z/OL]创意班主任公众号.2019-12-01.

[4]黄笑蕾,陆晖.基于班本特色的家校协同教育行动[J].中小学德育,2019(5):76.

(作者单位: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

浙江温州  325006)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实践策略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