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07-04程泽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团队协作教材内容创新能力

程泽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准确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能力培养。因此,本文从学习氛围、教材内容、协作能力、游戏活动与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探索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法,具体如下。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团队协作  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143-01

引言

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获取的知识与培养能力,将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调整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最终增强教育教学有效性。

一、营造创新学习氛围

小学生本身年龄与阅历都不够丰富,在生活和学习中所能接触到的东西都很有限。对此,教师要创新教学环境,为他们营造有利于创新意识发展的学习氛围[1]。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保证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防止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恐惧和厌烦的心理。对此,教师提出“微笑课堂”理念,以身作则为学生们创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将“乐教促进创新”作为教学基本,以此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每天都面带微笑,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同学表现优秀时,及时提出表扬。学生也能逐渐成为敢想、敢说、敢于与老师探讨的新时代学习者,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融洽,教师教学也变得相对轻松。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通过揭示问题背景和探究问题本质的方式实现突破,便能够以此带领他们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可见,创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全体学生发现、思考和分析,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深度发掘教材内容

教育心理学中提出“最近发展区”理念,指的是在教育环节,教师可运用学生们熟悉的知识作为引导,辅助他们展开新知识的学习[2]。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照顾到每一名个体的差异十分困难,若能运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方法,深度发掘已有的教学材料,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能做到这一点。

具体的方法包括:第一,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突然,为便于学生理解,可采用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方式,为新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二,在提出探究问题时,要注意难易程度适中,如果题目过于简单,并不能达到创新思维的效果;如果过于困难,则容易挫伤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发展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三年级中《制作年历》内容时,可以将课本中前一节的年月日、24时计时法的内容融入到新课程之中。通过复习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可以让他们明白一年中365天或者366天的计算方法,以及每个月、每个星期的日期如何推算。在了解掌握了理论基础后,亲自动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2020年年历,如此一来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并激发创新能力。

三、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适合的一种方法是将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為单位展开问题探讨,实现问题思考与探究能力的双向提升。

例如,“组合图形面积”是小学阶段数学研究的一项重要问题,教师在开始授课前可将班级同学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们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和学习优势都能互补。以“梯形的面积”为例,在学习小组中,有的同学会提出将这个图形进行分割和转化,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将以前学习到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带入其中。这些常识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有利于他们问题分析能力不断强化,最终发展问题解决与创新探索能力。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同样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小组合作中不仅能发挥出团队协作的优势,还能激发每一名同学的个性思维。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都是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小组合作能促使团队中每一名学生都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例题探析和习题解答中。

四、设计创新游戏活动

游戏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游戏教学课提高学习期间的乐趣,激发出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真正兴趣。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此,教师要提供保护而非打击。

例如,在图形知识教学中,教师给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拼图,让他们自己动手拼出不同的图案样式,比一比哪些学生拼出的图形最有创意。这种教学方法真正适合学生爱玩爱思考的天性,在拼图游戏中,他们可以真正认识到数学科目学习中涉及到的基本内容,形成初步的认知。再比如,在学习“除法”知识时,教师将每四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并为他们提供了一定金额的游戏纸币,参与“分钱”游戏。教师让小组组长和组内成员们商议,如何将钱平均地分给每一名同学。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评选出游戏纸币分配最平均的小组,并让他们提出是如何做到的。这种方法充分体现出了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激发了数学思维并锻炼创新能力,最终增强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在此后的教学中,教师也不断地将各种类型的小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参与到不同的游戏项目里,学习数学知识并掌握更多的技能。

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能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介绍“三角形”知识时,先让学生用不通过长度的小木棒拼出三角形,在拼接中看看哪些木棒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在动手操作期间,教师发现一些同学并不能规范操作,所以,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微课视频的方式,先进行了演示。动态化视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家在观看三角形视频拼接过程中,也能就此展开联想。帮助学生们理解三角形边、角和形的关系,了解“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组成三角形。

再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可以先引导学生以数方格的方式,感知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之后,再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进行动态演示,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帮助他们理解平行四边形底和高分别对应长方形的长与宽,进而得出二者面积的关系。教师理解计算机模拟演示并不能完全替代学生直观想象与实践活动,所以在教学中会给予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过程中感受数学,培养创新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工作责任感的同时,也能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他们在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中锻炼分析理解能力,都有利于学生数学创新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吕开妹,王开莲.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9(34):54.

[2]魏松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158.

猜你喜欢

团队协作教材内容创新能力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