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用心打造高效课堂

2020-07-04袁永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数学课堂高效课堂

【摘要】初中数学并不只是简单的数字,它考查的更多的是学生的推理和逻辑能力,也为高中更深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初中数学的重要性。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数学现状的分析,给出了一些具体而又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129-02

一、初中数学课堂现状

(一)课堂未交到学生手中,学生应变能力差

众所周知,考场如战场,而学生们就好比一個个拿着枪英勇奋战的战士,试题就是那所谓的敌寇。战士们每一次的英勇作战都基于平时的训练。试题的练习终将要回归平时的课堂。经过调查发现,初中孩子们大多都只会做一类题,倘若换个问法,孩子们便没有了思路。深入课堂后,笔者发现大多数课堂几乎都是老师在讲,而孩子们坐在下面听。老师讲完后并没有给孩子们讨论和思考的时间,匆匆开始了下一个问题。这便是出现问题的根源——课堂。课堂在老师的手中,孩子们只能跟着老师走,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老师说什么便是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路与想法。而在老师讲完后,学生只理解了老师所讲的那一个问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孔子曾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在考场上出现了类型题,而学生却不能拿到分,考试完了以后,后悔的恐怕就不止学生了。

(二)交流过于形式化

俗话说“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虽说是引路人,但是只能陪你走完一段路,剩下的路毕竟还得靠走你自己走。但目前来看,初中数学课堂仍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老师一旦让讨论,便有同学在下面聊起了天,自己聊不说,还拉着其他同学一起聊,甚至越聊声音越大,严重影响了上课秩序和其他同学的思路。这样做不光影响了自己学习,更是吵得其他同学们无法好好讨论,损人不利己。

(三)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孩子有了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他就会想方设法去了解这一事物。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只要对数学有兴趣,他就会千方百计的去把它弄懂,搞透彻。那么成绩的提高就是必然结果。但是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较,它是简单的数字,更注重的是逻辑与推理。可能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而数学又只是一个个数字,并没有像语文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能吸引孩子们,这就显得有些枯燥了。所以孩子们就不爱学数学,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也是目前数学课堂效率不高的一个制约因素。

二、针对数学课堂现状的具体措施

(一)将课堂交还学生

将来上考场的毕竟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可以为学生指点一二,但学生还是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老师现在可以给你讲,那要是到了考场上呢?而课堂无疑是一个锻炼学生思维方式最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可以暴露出自己的问题。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自己的问题还能得到解决。作为老师,可以尝试扮演学生的角色,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学生没有思路时点拨一二,在孩子们听不懂是可以换种说法讲给孩子们听,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一道题,课堂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二)将交流形式多样化

交流并不只是言语上的交流,更是心灵之间的交流。只有真正听懂了,才会做出这道题,并能举一反三。交流并不只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应该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对学生老师比较威严,而同学之间则比较亲切,更容易交流。作为老师就要为学生创造这种环境。比如,在考完试后可以留一节课自由讨论,并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将任务布置给多个组。下节课时由学生在黑板上为学生讲题一道题可以有多个方法。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告诉他结果,不如教会他方法。学生只有学会了方法,在遇见题目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若告诉他答案,他会的也就只有那一道题。所以老师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想弄懂,要弄懂,会弄懂。对于难题,鼓励孩子们先自己想,想出答案的可以给其他同学交流,而没有想出的可以在课下问老师,或者问一问其他同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最终提高学习成绩。

三、结束语

数学这门学科更多注重的是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而这两点在初中数学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做题的毕竟是孩子们,老师讲的再多也没有用,关键是学生要对数学有兴趣,由此可见学生的兴趣还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法宝之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成绩便不在话下。

参考文献:

[1]张永壮.构建“主体-和谐-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3):261-262.

[2]郭建刚.成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42-243.

[3]吉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比较研究:以甘南州初中“藏数课”和“国优课”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5(2):54-56.

作者简介:

袁永红(1968-),女,宁夏人,汉族,大学学历,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数学课堂高效课堂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如何构建快乐的初中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