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益智区自制循环教具落实数学认知的指南目标

2020-07-04张艳惠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

张艳惠

摘 要:结合我园课题《益智区自制循环式材料开发与使用的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教师们按照幼儿的不同年龄层次,利用废旧、环保材料自制了许多玩教具,作为幼儿数学课后的延展操作材料,搭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桥梁,进一步落实、巩固数学认知的指南目标。

关键词:初步感知;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的关系;形状与空间的关系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指南》中数学认知包含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三个目标。结合我园课题《益智区自制循环式材料开发与使用的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教师们按照幼儿的不同年龄层次,利用废旧、环保材料自制了许多玩教具,并摆放在各个年龄段的活动室循环使用,作为幼儿数学课后的延展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发现,搭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桥梁,进一步落实、巩固数学认知的指南目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此次课题研究中得到的一些启示,谈谈如何利用益智区自制循环教具落实、巩固数学认知的指南目标。

一、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文中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也一直在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操作式教学”,怎样让幼儿通过“操作式教学”复习巩固所学内容。通过参与《益智区自制循环式材料开发与使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我发现益智区自制循环式教具作为幼儿数学课后的延展操作材料,正好填补了这项空白。如:幼儿在操作《我和数字宝宝做游戏》的教具时,可以通过玩“打电话”“我的生日”“逛超市”等游戏,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数,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時钟、日历和商品的价格等,从而体会生活中数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又如:幼儿在操作《击鼓取数》的教具时,我把纸盒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排列,作为幼儿学习排序的操作材料,再加上数字卡片,并把数字卡片从小到大放入按序排列的纸盒内,然后根据教师击鼓的次数,从纸盒内取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这时纸盒与数字卡片又成为幼儿数数、认数的材料了,这就充分发挥了纸盒的作用,又让幼儿体会发现了其中的排列特点和规律。再如:大班幼儿在操作益智区循环式材料《排排乐》时,我为孩子们创设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先为自己的设计制定计划,再来实践操作。然后,为每份材料设置了一个情景,如:“印花边”“串珠帘”“铺地砖”“插花坊”等,随着游戏的推进及难度的增加,最后我让孩子们为顾客设计定制喜欢的物品,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整个过程富有游戏性,多样性的材料让孩子们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与材料互动、对话起来,孩子们兴趣也变得浓厚了,又让孩子初步感知到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让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数、量及数量的关系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以及幼儿思维的特征,决定了幼儿学习数学,首先要将抽象的事物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事物,从而依靠反复作用于具体事物的动作来加深理解数的概念,发现数学内在的规律。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传授或直观演示,幼儿不能真正理解数学中的真正关系,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和反复练习来帮助幼儿理解并建构数学的概念关系。在材料《配对乐》的操作中,由于小班幼儿对玩法和材料都不熟悉。所以我认真给幼儿分层次讲解材料的玩法,并配合正确的示范。听完老师的讲解后,我耐心引导幼儿尝试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张语桐小朋友能力较强,所以她最先选择了难度较大的“点与数”的配对进行操作,看到语桐选了“点与数”的配对,张芃予、黄思琂、王梓涵三个幼儿也跟她一样,选了“点与数”的配对,并认真地操作起来。最后,几位孩子还在老师的引导下,玩了“掷骰子”的情景游戏,并在互相合作、交流配合的情况下,完成了此游戏,实现了“实物与数字”的再次配对,体验了数数活动的乐趣,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及合作能力。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在益智区循环自制材料的操作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引导幼儿尝试选择操作,才能有利于师幼互动,让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地体现;才能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幼儿的思维能力,并使幼儿在探索、思考、尝试、操作的过程中建构初级数学概念。

又如在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时,我利用《配对乐》的循环教具,让一组幼儿给每一个餐盘配上一把勺子,发现餐盘和勺子多少的不同;让另一组幼儿给每一个花盆种上一朵小花,最后看看是花盆多还是小花朵,从而引导幼儿在配对过程中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

还有,在引导理解数概念时,我为幼儿提供了《抽数取物》的循环材料,让幼儿两人一组,通过“猜拳游戏”决定胜负,输得幼儿抽取数字,并按自己抽得的数字取相应的物品,如果取对了奖励一颗小贴星贴在自己的手背上,游戏结束后相互点数对方手背上的小贴星,谁的小贴星多谁是胜出幼儿,整个操作过程幼儿参与兴趣较高,并在与材料的互动游戏中感知和理解了数、量及数量的关系。

三、让幼儿感知了形状与空间的关系

(一)利用多种教具,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如在大班幼儿操作材料《组装汽车》时,我让幼儿自由组合成四人一组进行操作。首先我结合操作材料及图卡简单讲解玩法后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操作。马宗一鸣和廖芳艺选择了平面组装汽车,丁珂雨和张书衔选择了立体组装汽车。马宗一鸣对照图纸快速地组装好了平面汽车,我表扬他真棒,并告诉他还可以再选择一种材料进行操作,之后他又选择了一辆立体汽车进行组装。廖芳艺也很快组装好了平面汽车,我鼓励她再选择一种材料进行操作,她又选择了一套“自创组装汽车”材料进行操作。由于丁珂雨和张书衔选择了立体组装汽车。所以他们的组装速度要慢一些,最后他们还是坚持完成了立体汽车的组装工作,并高兴击掌庆祝。此套材料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平面组装汽车,第二个层次是立体组装汽车,第三个层次是自创组装汽车。三个层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所以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度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真正体现了一物多玩,又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了联系。

(二)利用玩教具,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如在中班幼儿操作材料《拼拼乐》时,我向幼儿简单介绍了拼图材料的层次和玩法,随后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孙许若汐选择了第一层次自制图形拼图进行操作,只见她边看图纸边把密封袋的操作图形一一拿出来,并对照图纸按先中间后两边的順序及图形、颜色一一对应进行拼图,不一会儿,若汐就拼好了。她高兴的对我说:“张老师,我拼好了,可以去帮其他小朋友拼吗?”我说:“可以”。她就去帮旁边的廖雨琪拼了。廖雨琪选择了各种几何图形材料进行创造性拼图。两个孩子边商量边拼搭,拼出了一幅有太阳有树的风景图。张枣枣选择了难度较大的“龟兔赛跑”进行拼图,她边看图纸边认真拼搭着,并对我说:“老师,我是从角这里开始拼搭,这样一片一片的往下搭就不会拼漏了”。孙许若汐和廖雨琪拼好了也来帮张枣枣拼,三个孩子一起合作,很快就把“龟兔赛跑”拼好了,三个孩子高兴得拥抱在一起庆祝。最后,我还引导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从而使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获得了系统化的知识。整个过程幼儿自主表达创作,教师只作观察记录,不仅充分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又让幼儿在操作中,真切感知了形状与空间的关系,提高了孩子的想象力、表现力及创造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从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益智区自制循环教具刚好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可操作的益智区自制循环教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幼儿每次利用自制循环式数学教具学习,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通过操作适宜的自制循环式数学教具,激发起幼儿参与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提高数学操作活动的效果,让幼儿在操作自制循环教具时轻松、自主地复习、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从而能够探究数学、喜欢数学,又能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提高,让数学认知的指南目标得到最大化的落实,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树敏.浅谈自制教具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下旬刊),2015(05).

[2]朱凤然.浅析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评价[J].大观周刊,2012(09).

[3]梁慧琳.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探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