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研究

2020-07-04吴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游戏化教学学前教育

吴芳

摘 要:在学前课堂中融入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还能激发、培养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本文就围绕“什么是游戏化教学、为什么开展游戏化教学、怎么开展游戏化教学”这样一种思路在借鉴《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论》等相关文献理论和国内外相关游戏化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适宜的启迪与建议,同时探讨游戏化教学对于学前教育的意义、作用和策略,希望对学前教育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作用;开展策略

前言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以课堂为根本。在孩子们玩游戏的过程当中,不但教诲和讲授已完成,并且孩子们也康健欢愉。在学前教育中,许多创新的教学理念、模式和策略不断得到应用,本文粗浅地谈一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意义,并且提出几点策略。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背景

作为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对一些未知事物的认识一般是通过年长的人和事所表现出的处理方法作为学习模仿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有必要设计对儿童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用一些游戏化教学方法,以游戏的情势展现一些说话常识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正如陈鹤琴《儿童心理学研究》中所述:“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游戏,游戏是一种幼儿自觉的活动,各种各样的游戏可以解放孩子们的眼睛、嘴巴、大脑和创造力,并加深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游戏来自生活。通过游戏,孩子们开始触摸社会,学习如何劳动,如何合作以及如何相互交流。游戏正在“玩”,这将激起孩子们的思虑,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欲望。只有在游戏活动中,我们才能克服各个层面的困难,实现精神和物质的满足,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游戏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什么是游戏?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之间的争辩延续了一两个世纪。由于对它的不同理解,问题的视角变化,因此无法找到精确的定义。中国学者丁海东在他的“学前游戏论”中说:“游戏是一种在某种情况下发生的活动,具有外部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和具备特放心理履历的儿童,他们踊跃,志愿,自力。”

(二)游戏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幼儿的游戏具有社会性,是反映周围生活的。

(三)游戏具有具体性

幼儿游戏有主题,有质料,游戏的内容情势丰硕、矫捷多变。这种具体性符合于幼儿的认识和心理活动特征(思维的知觉行动性与具体形象性、兴奋大于控制、心理活动无意性等)。在构建游戏时,幼儿不断调整和控制他们的注意力和动作,学会克服游戏中的困难,尝试解决问题,完成搭建任务等;因此,有些人说“儿童不是因为自由而玩游戏,而是在游戏中自由”。分析认识理解游戏的概念、特点,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利用游戏作为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和正确有效地指导游戏的前提。国学者黄人颂将教学定义如下:“中国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幼儿通过操纵、观察、触摸、聆听等感受客观物体,从不同角度理解事物的外在特征,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关系,获得情感体验。是以,让幼儿经由过程本身的身体活动,应用各类感官和肌肉活动,直接感知周围世界,与情况、物体相互感化过程当中去熟悉事物和征象,是幼儿园的教学特点之一。通过成人和同龄人的互动和角色,幼儿通过游戏,观察、学习、模仿教师、同伴或熟悉他们的人的表达、语言、技能、语气和行为来获得经验、习惯、技能等。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楷模,经由过程准确地树模进修是幼儿园教学的另一个特色。

三、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在游戏中教学,可以调整幼儿的厌学情绪

通过在一天的生活中设置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参与其中可以使他们克服恐惧,消除对学习的厌恶,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改变厌学情绪,感觉来到幼儿园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二)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第一,形成认知积累。让幼儿在建造游戏过程当中取得对事物的领会。第二,发展想象力。幼儿的好奇心充满了想象力,游戏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第三,促进语言发展。在游戏中,孩子们会屡次互换说话,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说话表达能力。游戏可以将孩子们聚集在一起,促进幼儿的友情,并在游戏过程当中认识到互助和宽容的重要性。游戏化教学的发展可以为孩子的交流提供条件,增加互动的范围,让孩子体验不同的人际关系,激发他们的沟通欲望,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另外,孩子应当学会移情,培育他们的团体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过分强调儿童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扼杀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如在美术教学中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常常以“像不像、好不好”去评价孩子的作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幼儿对绘画失去了兴趣。例如,在教学“快乐曲线”时,我让孩子们有节奏地拿着彩带和音乐跳舞,让孩子们感受到游戏中的曲线,让孩子们根据舞蹈丝带的情况记录不同的方向、曲线。然后以小鱼的语气引导:让孩子们帮我在池塘里取出清水、水草以及我喜欢的小虫子。然后让孩子们根据不同的曲线形式自由表达。最后,请把孩子的缎带放在腰带上玩小鱼,游到每个“池塘”看看并选择你最喜欢的“家”。

(二)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游戏化教学情境(隐藏的教学环境)来达到让孩子学习和喜欢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旨在培养孩子弹跳能力(双脚)的体育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参观动物园创造了一个新颖而有趣的游戏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儿童打开他们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空间,孩子们可以创造性地模仿小动物。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四个环节:小青蛙找到了家,模仿了大象,模仿了鸭子,青蛙跳了荷叶,让孩子初步了解了“双足”动作方法:双脚跳跃,双脚着陆,当你跳跃时,你会在着陆时摆动双臂并弯曲膝盖。

五、游戏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

选择游戏时,应首先结合教學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形式,使游戏和教学达到有机融合与渗透。如此,游戏被真正赋予教学辅助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

(二)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

按照皮亚杰《儿童心理理论》“小班儿童的注意力平常是2-4分钟,中班是3-8分钟,大班5-10分钟”的科学论证,我们有必要按照这一理论构建游戏,有效操纵孩子的“最佳时机”,达到游戏化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引入合适的教育内容,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使儿童能够达到认知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兴趣。只有尊重幼儿的成长水平和兴趣需求,才能使每一个儿童的成长获得全面的发展。

结论

总之,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中,“基于游戏的教学”符合幼儿教育目标、内容和任务的要求,各种游戏化手段的运用也让儿童在快乐游戏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这是一种适合幼儿园教学特点和儿童发展水平的有用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任佳琦.浅谈学龄前幼儿的攀比现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8):24-25.

[2]覃丽.迪斯尼公主角色与学龄前女孩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169-170.

[3]孙胜男.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矫正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49):277-278.

[4]李维琼.让艺术之花成为德育探究的绿色通道——以艺术为核心,全面推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02):234-235.

[5]张丽.校园文化对幼儿教育的作用[J].学周刊,2017(02):228-229.

[6]郑月琴.新入园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148.

[7]陈淑珍.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6(26):277-278.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游戏化教学学前教育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