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绘本故事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尝试

2020-07-04李娅萍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
关键词:绘本故事

李娅萍

摘 要: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绘本故事在孩子发展亲社会行为中所发挥的审美价值、娱乐价值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可将绘本故事中社会性方面的道理以形象生动、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融入到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言行举止,引导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分享和合作,培养孩子在生活中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和规则。

关键词:绘本故事;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尝试

绘本故事在孩子发展亲社会行为中所发挥的审美价值、娱乐价值起着主导作用。那么,教师如何运用绘本故事这一文学载体,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挖掘其社会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增强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其热爱社会的情感,最终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呢?

一、绘“声”——突出主题,感知体验

亲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包括行为认知、情感体验、行为实践三个阶段,它们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共同促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教师可尝试利用适合幼儿的绘本故事作为载体,通过阅读故事内容、体验故事情境、拓展故事内涵等方式,设计、组织旨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由感知故事内容到体验故事情境,由模拟角色扮演到日常生活进行行为练习,有效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学习故事语言,模仿表达。教师在讲述绘本故事、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的親社会语言,让幼儿通过模仿,自发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围绕着“猜猜对方有多爱自己”展开,猜想中,大兔子用自己的智慧胜过了小兔子,但是小兔子却用自己的天真赢得了大兔子更多的爱。语言简洁生动,朗朗上口,幼儿一听就会乐于和善于用语言模仿表达。

(二)创设故事游戏情境,理解体验。当阅读内容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等方式模仿其中的言行,从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因此,教师可创设与故事相关的游戏情境,让幼儿表演,利用角色扮演,使幼儿更深地感受到助人、同情、分享、谦让等这些亲社会行为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体验,并逐步通过这些表演把幼儿的一些社会认知、情感“内化”为思想、态度,再逐步通过与人的交往“外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这样,孩子的社会规则就会从他律慢慢走向自律,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也会得到提高。

(三)围绕故事角色榜样,潜移默化教育。角色榜样的引领可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最有效的方式是教师进行正面鼓励,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如绘本《猪也会飞》讲述的是小牛洛菲想方设法学会了开直升飞机,并帮助小猪飞上了天的故事。这个故事让幼儿了解了分享、帮助、安慰等亲社会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一步步达到梦想的彼岸,这正是每一个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都需要学习的。

二、绘“色”——挖掘绘本教育故事

幼儿园在选择绘本故事时,应遵循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筛选出适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规律的故事。在突出形象生动等特点外,要特别关注幼儿的教育因素和教育效果。

(一)突出形象生动,体现价值。幼儿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大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例如:在晨间游戏的时候,来得早的幼儿总是在自己的面前堆砌很多玩具,不愿意与同伴分享;在离园环节中,有的幼儿对待父母和家中老人不礼貌、任性、随意发脾气;在生活中,有的幼儿看到同伴遇到困难,伤心哭泣时,也不会主动去安慰或者帮助同伴;有的幼儿在和同伴交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攻击性行为……针对幼儿的这些行为表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描写勇气、友谊和爱的蕴含有价值的亲社会行为教育元素的绘本故事,如:《獾的礼物》《咕噜牛》《大脚丫跳芭蕾》等,帮助幼儿树立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和行为。

(二)将动物拟人化,激发情感。幼儿好奇心强,对形象生动、鲜活有趣、直观活泼的事物颇感兴趣。如:在“爱”的主题故事中,《蛤蟆爷爷的秘诀》等许多绘本故事将动物拟人化,生动形象,幼儿有熟悉的感觉,能够吸引孩子的眼球,且一招一式很清晰、明朗。将爱的程度具体化,能够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易于幼儿模仿。

三、绘“影”——发挥对话、交流载体作用

在亲社会故事主题活动中,幼儿园可创设和营造相关的环境,引导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自主学习和体验亲社会行为。

(一)主题故事墙,展示核心价值。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幼儿园可根据故事的特点创设主题故事墙,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绘本的关键内容和核心价值。比如有关端午主题故事墙,用赛龙舟图片展示“合作”,用撒粽子图片展示“分享”等。再比如“我喜欢的动物”故事主题墙,激发幼儿同情没有家住的小鸟、鱼类等。

(二)舞台表演,“移情”内化。根据表演需要带领幼儿制作投放各种各样的道具,让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模仿、感知、理解他人感受,强化故事中亲社会的行为,同时也内化了故事中的情感。如:表演绘本故事《小黄和小蓝》时,在一次又一次的拥抱中,孩子们理解了“朋友”、“合作”、“分享”的真正涵义,也体验到了故事中温暖的情感。

(三)设置区角,发挥导向作用。把故事中出现的具有积极导向的图文打印出来,配合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投放在区角。如小班绘本《我爱妈妈》,将绘本中的画面制作成大图片,一页页地贴在区角的墙面上,使孩子能一目了然地阅读连贯的故事情节,满足了幼儿急于想了解所有故事情节的欲望,充分发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作用。

(四)亲子共读,体现教育价值。教师每月初可向家长隆重推荐一本绘本,月底发放阅读反馈单,帮助家长和孩子梳理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找出有关亲社会的教育价值理念。在下月初,收集家长反馈中的有价值的问题,在班上进行集体阅读,解决亲子阅读的共性问题,挖掘绘本中更多的教育观点,拓展教育空间。孩子和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通过边读、边模仿、边演,从而内化为家长和幼儿共同成长的言行。

参考文献

[1]刘江艳.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2015(7).

[2]阮素莲.幼儿亲社会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2014(11).

[3]田素娥.匡明霞.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

[4]王福兰,任玮.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7).

猜你喜欢

绘本故事
基于课例分析的教材资源二次开发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用信息技术提高绘本故事的使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