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致远散曲中的隐逸思想
2020-07-04王璐琦
王璐琦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马致远散曲,找出其中体现了隐逸思想的作品,将这些作品分为两类,对每一类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阐释,并结合元朝背景和马致远自身经历,对他形成隐逸思想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以此一窥元散曲风貌以及创作特色。
关键词:马致远;散曲;隐逸思想
引言
元曲作为和唐诗、宋词并提的文学形式,包含元杂剧和元散曲,其中元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诗歌形式。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其形式和表现手法与之前的诗、词皆有很大不同。
元代散曲家人数众多,其中不乏对后世影响颇深的作家,例如前期的关汉卿、马致远,后期的张可久、张养浩等。这些作家的散曲作品中,表达隐逸思想的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重。本文试图分析、鉴赏体现马致远隐逸思想的元散曲,并尝试探究导致马致远产生隐逸思想的原因。
一、马致远生平简介
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成就最高的散曲,被贾仲明誉为“曲状元”,与关汉卿、张可久、乔吉合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现存小令115首,套数16套,被后人辑为《东篱乐府》。马致远的作品题材广泛,以叹世归隐类的最多。马致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二、作品隐逸思想分析
《全元散曲》中共收录了马致远小令50首,套数14套,其中体现了隐逸思想的大致有20首(包含3套残篇)。这些作品虽然都体现了作者的叹世归隐思想,但是细分后发现各有不同。本文将这些作品分为类,对每一类逐一进行分析。
(一)体现作者闲情之作
马致远仕途不顺,政务并不多,因此常常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闲情”。例如:
【仙吕】青哥儿·十二月
四月
东风园林昨暮,被啼莺唤将春去。
煮酒青梅尽醉渠,留下西楼美人图,闲情赋。
六月
冰壶瑶台天远,逃炎蒸莫要逃禅。
约下新秋数日前,闲与仙人醉秋莲,凌波殿。
两首小令中都提到了“闲”字,《四月》是写暮春时节,作者与友人畅饮青梅酒,酒醉人归,只留下一幅美人图,正体现了作者春游把酒言欢的闲情逸致。《六月》则是写夏日炎炎,作者饮酒消暑,酒酣之际仿佛看见了远在天宫的神仙,还与仙人闲聊,相约立秋前一同饮酒醉。显然,如果被俗事缠身,便不会有时间有心情去饮酒作画了。又如:
叹世
……
白玉堆,黄金垛,一日无常果如何?良辰媚景秀空过。
琉璃钟琥珀浓,细腰舞皓齿歌,倒大来闲快活。
……
在这首小令中,作者一共用了四个“倒大来闲快活”,虽然前半部分抒发了人生不如意的感慨,但是从这几句开始,作者的思想已经从抒发郁闷中转向一种较为洒脱的境界。人生已不如意又如何?难道要沉浸在忧愁中辜负了这良辰媚景吗?还不如闲适的生活来得快活。还有:
【双调】清江引·野兴
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寻取个稳便处闲来坐。
小令中的山野村夫、钓鱼翁本已是远离官场的闲散之人,但是作者依然觉得还不够“闲”,村夫要砍柴,渔夫要捕鱼,干脆让村夫扔了柴火斧头,渔夫弃了渔船,一起随便找个稳当的地方坐下来闲聊。所谓“闲”,当然是要放下一切事情的、没有束缚的,因此足以见作者之闲心。
(二)不如归去
人生艰难,事事不如意,不如就做隐士归隐山林。马致远在多首作品中,或直接说出或含蓄隐射出“不如归去”,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也是在挫折打击之后看破世事的洒脱。例如:
【南吕】四块玉·恬退
……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绿水旁,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
首先,题目就是“恬退”,恬静的隐退,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一种恬淡的心境,隐退是自己的选择,并不是不甘心的。其次,从一开始的“三顷田五亩宅”到“二顷良田一区宅”再到最后“竹影松声两茅斋”,三个“归去来”,可以看出作者越写,归隐的想法越强烈。哪怕只有一块小小的田地,一间小小的破屋子,能跳出世俗红尘以外,也是心甘情愿的。作者也会利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心意。
洞庭湖
画不成,西施女,他本倾城却倾吴。高哉范蠡乘舟去,那里是泛五湖。若纶竿不钓鱼,便索他学楚大夫。
作者称赞范蠡明智之举,在合适的时候隐退江湖,得以轻松自在。而文种不懂得及时隐退,最终落得被赐死的结局。虽然全篇是在讲西施、范蠡、灭吴的典故,但是马致远对于范蠡功成身退的赞扬,表达了他对这种行为的认可,他也认识到不及时隐退的下场,用了文种来和范蠡作对比,含蓄地体现了他想学习范蠡隐退的思想。
【双调】拨不断
……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
……
在这里作者提到了杜甫、陶渊明和李白,说要“似”他们。杜甫仕途不顺,人生坎坷,一生漂泊。陶渊明可以说是古代文人写退隐诗第一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后世多有文人效仿他的做派。李白则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性格豪放洒脱,著名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也是历来为文人所称颂。马致远在这里提到这三位,正是体现了他想要“归去”的思想。
马致远最著名的套数《【双调】夜行船·秋思》,也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双调】夜行船·秋思
……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那堪竹籬茅舍。
……
马致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断绝了对名利的追求才能断绝是非。竹篱茅舍间,绿树青山边,才是远离红尘纷扰的生活。
马致远写过多首《叹世》、《恬退》的作品,多次运用了“钓鱼翁”、“绿树青山”、“茅舍”等意象,也多次写“饮酒”、“醉酒”,这些都体现了他对世事的厌倦、对红尘纷扰的远离,渴望退隐江湖,过清闲自在生活的思想。
三、形成隐逸思想的原因
马致远之所以会形成如此强烈的隐逸思想,是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的,下面将从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
元代是马背上打出来的朝代,蒙古人统治下汉人不受重用,地位低下,而且蒙古人不重视汉族文化,科举考试在元朝被停止七八十年之久,文人寒士唯一入朝为官的机会都没有了,因此文人便把精力从准备科举考试转移到文学创作。
作品中体现隐逸思想是元散曲的一个大潮流,隐逸题材的散曲占了很大的比重。从浅层次的原因上说,是因为文人仕途不顺,才会想到归隐山林。元代之前,中国古代文人大多都是这樣的,首先是积极入世,发现仕途不顺、经历了一番挣扎之后才会选择隐退。因为文人是奉行儒家思想的,儒家就是倡导入朝为官,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文人不会主动去归隐山林,通常都是为现实所迫、被动地做出选择,包括陶渊明也是这样的。从深层次来说,元朝情况发生了变化,曲家自行把自己与帝王将相分隔开,站在帝王将相、功名利禄的对立面,他们的“悟世”是彻底的,也反映了他们对儒家文化的背离。
说到隐逸思想,离不开道教的因素。元朝儒家地位不似从前,文人士大夫对儒家文化呈现背离的趋势,而道教则有所发展,在统治者的扶持下,出现兴盛局面。道教倡导无为、超脱,恰好与儒家入世相反,文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自然作品中也多了隐逸的思想。
到了元代,市民阶层有所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越发的市民化,曲家在作品中反映出一种鄙弃名利、追求“快活”的思想。前面提到的马致远几首小令里就写到他和朋友游玩喝酒的情景,他也多次在作品中透露出人生无需追求名利,不如“闲快活”。
(二)作者自身
马致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早年他也渴望建功立业,但是经历了二十年漂泊,到了中年才当上了小官,看尽了人生的浮沉与辛酸,遂产生归隐山林的想法。在他的作品中,他也提到过:“半世逢场作戏,险些儿误了终焉计”(出自《【般涉调】哨遍·张玉嵓草书》)、“世事饱谙多,二十年漂泊生涯,天公放我平生假”(出自《悟迷》)。
另外,他身处元散曲发展前期,也受到当时潮流思想的影响,自然也创作了许多隐逸思想的作品。
马致远作为元散曲大家,其作品风格豪放,题材广阔,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本文仅针对其中一个点进行粗浅的探讨,内容难免有错漏之处,还望大家能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柴琼.元散曲隐逸作品代表作家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隋树森.全元散曲[M].上海:中华书局,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