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的切入点:为管理赋能
2020-07-04郭朝晖
郭朝晖
智能化必须是有经济价值的,而智能化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跟管理有关。智能化的很多问题背后其实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通过数字化为管理赋能,先解决人的问题,用管理带动技术,是智能化的重要切入方式。
现代化的企业,一定是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即把知识变成一种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产品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等。这些标准保障正常情况下的生产,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会面对研发、服务遇到的各类问题、个性化的需求等,过去要靠人工来做处理的碎片化内容。工业技术软件化其实就是要把它们加以标准化、量化,把知识数字化,明确表达出来。
工业技术软件化:把人的知识变成计算机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人有一个心理障碍:总是担心自己的模型不太精确,原理上有漏洞。我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为什么呢?先试用再说,有了问题再回过头来研究这些问题。据说日本人有个特点,将任何东西模型化,这样一来就可以传承了,出了问题也可以持续改进。所以模型确实非常重要,一定要把知识记录下来,记录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变成一个很明确的东西,变成一个计算机可以实现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人的知识变成计算机的知识。譬如我们做咨询,第一步,要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比如锅炉热效率比最优的时候下降了3%,有价值的东西就在你发现的问题里。搞技术的人一定是价值驱动的,这个价值不是虚的,是实的。第二步,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原来热效率下降是因为烟道堵了。第三步,怎么解决?扫一下烟道里的灰就好了。效果如何?把两边数据进行对比,报给领导。做咨询是遵守这样一个逻辑。对做智能化、知识软件化来说,应该遵循什么逻辑?你需要把以下思考告诉我:凭什么知道锅炉的热效率下降了?凭什么知道是烟道堵了?你什么时候发指令让它清扫?清扫的效果如何?把这些报给领导作为考核的标准。这就是把人的知识变成计算机可执行的东西。在过去,一个咨询师要花1~2天时间才能发现问题,实现软件化管理之后,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而且,知识不仅可以用到你这里,还可以用到各地,知识被极大地复用了。所以,知识软件化并不难,多数情况下是人想清楚了,交给机器去做,就是这样的一种逻辑。
技术问题背后的管理问题
做智能化,很多人跑偏了。有的人说,先上机器人或者先上一个什么系统吧。结果,有时一个机器人的成本等于3~5个工人的成本。我们要机器人干嘛呢?工人失業了,企业成本又增加了,且很难挣回来。不具备经济性的所谓的技术进步,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甚至可以说是犯罪!
智能化必须是有经济价值的。在我看来,智能化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跟管理有关系。很多技术问题的背后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我讲个小故事。一家钢铁厂,有一个重要的炼钢指标,叫一次拉碳的双命中,即碳和温度同时达到要求。这个公司花了很长时间,把命中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几,觉得水平已经很高了,因为已经考虑到所有能考虑的条件,似乎已经达到天花板了。后来跟国外最先进的企业对标,问对方你们的双命中率是多少?国外的专家一听,感到很奇怪,问什么叫双命中?他解释说是碳和温度同时命中。国外的专家反问,还有不命中的吗?这件事情让问者非常惊讶:难道你们100%都命中吗?对方说不一定,一年有个一两次不命中也是有可能的。换句话说,不命中的情况实在是凤毛麟角,以至于人家不把双命中当成一种指标。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本质性的差别在这里面?这位问者思考后得出答案:我们总是试图用技术解决生产中变化的问题,但是国外公司的出发点就是把变化都控制住,不发生变化,就可以永远按照这个逻辑走。它是通过管理,让生产过程变得很稳定,就不会不命中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逻辑呢?管理定义技术的边界。一个问题之所以是技术问题,往往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才变成技术问题,假设管理到位,它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真高,往往是管理水平高,而不见得是真正的技术水平高。
有位过去在丰田负责精益的老先生听了我这个故事后非常感慨。他说,我们一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设厂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比美国和日本人的水平高,为什么呢?因为发达国家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永远面对一种稳定的生产过程,出了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发展中国家在管理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这些麻烦都会甩给技术人员去解决,所以技术人员见多识广,技术水平反而比发达国家的人的技术水平还要高。所以,我们看技术问题要看它背后的管理问题。
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管理的优化
在钢铁行业或其他一些大企业当中,管理和控制都是由计算机系统来实现的。计算机是分级的,底层的叫控制,高层的叫管理。高层的和底层的是有差别的,底层管的范围很小,响应速度很快,主要是以自动控制为主;高层管的范围很大,响应速度慢,主要靠人。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把管理和控制融合在一起,让计算机代替人的管理,帮助、监督人的管理,特别适合空间大、相关要素多、实时性要求复杂的情况。因为空间大,过去没有办法去做;相关要素多,人脑子转不过来;实时性强,人脑也算不过来。有了互联网,可以把数据都提取上传,把逻辑告诉计算机,计算机一秒钟就可以算出人工一个小时算的东西,计算机的优势就出来了。
计算机用于管理,其实是一个老问题。1982年,江苏有家企业就想用计算机来看一看挡车女工干了多少活,当时被称作“电子包公”。因为它很公平,谁干活多,谁干活少,按这个结果论功行赏。20多年前大家做过CIMS, CIMS的一个重要想法也是把管理和控制融合在一起,当时条件不充足失败了。过去没有条件实施,现在开始有条件了。管理和控制放在一起,真正困难在什么地方?第一难在价值隐藏。
什么叫价值隐藏?举个例子,有一家钢铁厂,里面负责收购铁矿石的人与卖家串通勾结,导致一年损失20亿元。还有一个炼钢厂,一年被偷的合金达1亿元。再比如说有一家工厂,设备被烧了,损失1000多万元,就被认为是设备故障,而实际上是操作工睡着了。请注意,这些问题往往跟个人利益有关系,当事人不愿意让你看到,这叫看不见的损失。
第二种是忽略掉的成本。比方说研发的过程,看起来都是小事,你出了点错改一改,他出点错再改一改。如果有人改错了,其他人也得相应调整,这么一来二去,本来研发时间一年,结果拖成了三年,都是因为小事;交货周期也是这样,本来是计算机一秒钟可以做好的,换成人来协调,如果涉及多个部门,一个礼拜都决策不下来。很多这些小损失大家注意不到,但是加在一起损失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一般说法是占到成本的20%~30%,是这些看不到或者忽视的成本。为什么忽视?因为不好管。当企业的管理有短板时,就会出现这些问题。
做智能制造要從价值出发,价值在哪里?就在看不见的地方。如果你能把企业这些看不见的问题都管好,你的企业差不了。那么,看得见为什么有用呢?有家豆腐厂装了个摄像头,产量就提高了;有家生产笔记本电脑的企业,装了一个摄像头,信号都还没连,次品率就降低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看到装了摄像头,操作工甚至都不知道还没连通信号,他干活就认真了。所以,当被看见的时候,管理水平就会上去。
数据有什么作用?数据就是用数字来表征,让人看得见。新冠疫情期间广泛使用的健康码,可以管到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个时刻。设想一下,没有数字化,我们怎么可能管得这么细!所以,能把每个个体、每个时刻的全生命周期都管起来,没有数字化是做不到的。如果用在工业生产上,就可以看到每个时刻、每个产品是不是处在最优状态,而现状和最优之差就是你改进的空间。把每个个体、每个时间段、每件事都管好,让最佳的做法能够保持并成为常态。
我有一个同事说:“管理最大的麻烦,是授权和受控的麻烦。”你给一个人权利,他就可能开始以权谋私了;你不给他权利,他就没有办法发挥积极性。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办法就是授权给他,但是看得见他干得好与坏。干得好的,计算机给记下来,干得不好的,计算机也给记下来,所以干好就能得到表扬,干坏就会得到惩罚。过去倡导管理者要和生产相结合,很麻烦。但是有了计算机,操作者可以知道自己的操作对于管理效率可以产生多大的影响,管理者也知道生产者干得是好是坏,这个手段可以靠计算机实现,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地方——数字化可以对管理赋能。用智能的办法,把数据变成可认知的信息,用有限的精力实现更好的管理。
管理的优化,往往是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这些价值在于平时的跑冒滴漏。困难就是那些“兔子”,因为它们都是隐藏的。一般来说,别人没有把事办好,是不会主动告诉你的!这是人性所在啊!所以管理优化首先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用管理带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