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渗透的有效路径刍议

2020-07-04顾小兰

成才之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语文课堂

顾小兰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究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渗透的有效路径,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要认真开展识字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优化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探寻作者生平,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精神;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之意境;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吸收传统文化之营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课堂;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6-0038-02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宝藏,犹如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以德为本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之一脉相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渗透的有效路径进行研究。

一、开展识字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

汉字的创造充满了智慧和情趣,一笔一画之间印证着历代先人的智慧,蕴含着无与伦比的美。在识字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以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为切入点,创造性地应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引导学生去了解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学会更好地使用汉字。比如,《曹冲称象》一文中有“称、象”等生字,笔者以传统的猜字谜形式开展教学。如将“称”字的谜面“‘你家人呢,都去栽禾苗去了”,“象”字的谜面“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勾里面两小撇,一点一捺在外头”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墙壁上,引导学生猜谜。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很快就记住并理解这些生字,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

二、优化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

古诗词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结晶,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表现出意境之美、语言之美、韵律之美、时空之美、情趣之美的精品。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鉴赏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让学生去体会诗人的精神风貌,感受传统文化的风骨精髓,让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比如,笔者在执教陆游的《示儿》这首古诗时,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列为教学重点。在教学开始环节,笔者进行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读诗撞击心灵,读诗陶冶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示儿》,谁来给大家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自读、范读、翻译诗句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结课时,笔者这样讲道:同学们,南宋当权者的昏庸,使得国破家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怀祖国,报效祖国。这样的教学不仅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爱国的种子,同时也对传统文化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三、探寻作者生平,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精神

语文教材编入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背后都折射着传统文化的光芒。其作者,大多是具备美好品德的令人仰慕的名家。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对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详细的解读,让学生通过探寻作者的生平,深层次地感受字里行间的灵魂。比如,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然后延伸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体会。笔者通过PPT课件,为学生展示鲁迅先生的简介。在介绍的过程中,重点抓住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的战斗的一生,介绍他为何被誉为“民族魂”,介绍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写照。教师将鲁迅生平介绍给学生,能让学生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形象,从中体会到鲁迅先生热爱人民、热爱国家的情怀,促进学生高尚道德的形成。

四、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之意境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创设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比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在课前预习环节,笔者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和为贵”等方面的资料。在教学导入环节,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组图片,并提问学生:图片上的这两个人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出示课题之后,笔者再次提问:照片中“将”是谁?“相”是谁?“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等学生们准确回答这些问题之后,笔者继续讲道:“和”,一个看似简单的汉字,却渗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世智慧,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至圣先师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把“和为贵”奉为人生信条,广为传播。他提出的“人和”“政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司马迁为我们讲述的“和”的故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播放“完璧归赵”和“渑池会面”的视频故事,同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问学生“从这样的故事中,你看出了什么”。同学们经过思考之后回答:蔺相如是宽容大度的,蔺相如和廉颇都怀有一颗爱国之心。

五、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吸收传统文化之营养

传统文化不仅蕴含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也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的言行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教师要拉近语文课堂和生活的距离,积极到生活中寻找教育素材。比如,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可以选择某一个传统节日,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可以设置相关的主题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如组织“佳节读月——中秋节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室等搜集中秋节的别名、来历,有关的故事、诗词、习俗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机会。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渗透的有效路径是多样化的,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开展识字教学,优化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生平,并巧用信息技术营造传统文化意境,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要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臻.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建设,2017(03).

[2]赵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宁夏教育,2019(02).

[3]胡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统编本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8(11).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语文课堂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