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式目标教学模式在产房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7-04梁文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产房教学效果考核

梁文凤,杨 柳,朱 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房,广东 广州 510080)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护理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护理专业技能[1]。产房作为医院临床科室中护理工作最为繁重的科室之一,易出现护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2]。目标教学模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管理中的方法,其可通过制定共同目标的方式,进而有效提升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可有效改善整体管理效果[3]。我院经过多年的目标教学实践,不断对目标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良。本研究主要探讨改良式目标教学模式在产房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产房参与临床护理教学的8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40名。在对照组中,有女性30名,男性10名,年龄为21~23岁,平均年龄为(21.4±0.54)岁;学历均为本科。在观察组中,有女性32名,男性8名,年龄为21~23岁,平均年龄为(21.4±0.64)岁;学历均为本科。两组的基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全勤并配合教学。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目标教学模式,导师一对一带教实践中指导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观察组在导师一对一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改良式目标教学模式,与传统目标教学相比,强化了定性教学目标和定量教学目标。定性教学目标:分为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并对目标细化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要求。定量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护生完成规定数量的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还增加了护生独立完成实践专科操作的数量,更强化了护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典型、常见及重症疾病护理,新生儿护理,及组织教学查房等专科护理技能。具体的护理教学方法如下:(1)按照改良式周目标,导师负责在一对一带教实践中指导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目标:①第一周,护生要掌握产房的环境及各班次护理工作流程,熟悉5种指定产科常见病的知识目标。完成并掌握穿脱隔离衣,新生儿断脐及新生儿体查,胎心监护等专科技能目标;②第二周,学生要掌握围手术期护理、3种产科专科疾病、9种常用药物及常用仪器设备知识目标,完成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目标及留置尿管、会阴冲洗、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等专科技能目标;③第三周,护生要熟悉产妇的分娩过程,掌握3种产科急危重症及1种专科重症的急救配合知识目标;要按照护理程序独立分管3-5名孕产妇,并进行床边交接班;完成一份护理个案;组织一次护理教学查房。(2)护理教学开始前,总带教老师负责完成护生入科导航,重点是对为期3周的护理教学目标的介绍使用,对过关项目护理操作进行操作示范。第二周,总带教老师组织学生参加护理小课及护理查房。

教学结束后,由导师和总带教老师进行对学生每周的目标教学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总带教老师负责进行过关技能项目考核及理论知识考核。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学生的护理考核成绩和护理教学效果。护理考核的具体考核内容包括综合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各项考核内容的满分均为100分;应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教学效果量表调查学生对护理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量表评价内容包括整体教学情况、理论知识教学情况、实践操作教学情况和教学责任心这4个方面,每项评价内容的满分均为25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教学效果越理想。

1.4 统计学

文中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 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的护理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综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护理考核成绩对比(分,±s)

表1 两组学生的护理考核成绩对比(分,±s)

组名 n 理论考核 实践考核 综合考核对照组 40 85.2±7.3 81.6±6.8 78.4±6.1观察组 40 97.1±8.5 95.3±8.1 88.9±7.2 t- 10.62 12.95 11.13 P-0.01 0.01 0.01

2.2 两组学生的护理教学效果对比

观察组学生的整体教学情况、理论知识教学情况、实践操作教学情况和教学责任心的评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的护理教学效果对比(分,±s)

表2 两组学生的护理教学效果对比(分,±s)

教学责任心对照组 40 18.3±2.7 17.2±2.4 17.9±2.5 20.5±2.7观察组 40 21.6±2.1 23.1±2.2 23.5±2.8 24.8±2.6 t - 9.65 18.12 14.92 11.47 P- 0.01 0.01 0.01 0.01组名 n 整体教学情况理论知识教学情况实践操作教学情况

3 讨 论

产房有繁重的日常护理任务,且护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风险较大,导师带教负担重,而护生由于担心、陌生心理实践能动性较差。且在教学过程期间,部分护理带教老师依赖于自身的护理工作经验及教学大纲展开教学,护理教学模式较为死板,致使整体护理教学效果较为不理想[4-6]。因此,在产房护理教学中应用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7]。目标教学模式最早来源于企业管理之中,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可将理论教学与护理实践教学进行充分结合,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有效提升护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改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体护理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8-9]。相关研究表示,目标教学模式可有助于提升护理带教教学效果及护生的护理专业水平[10]。

根据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可得知,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综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整体教学情况、理论知识教学情况、实践操作教学情况和教学责任心的评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学生。进而可得知,改良式目标教学模式可有助于提升产房护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在产房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改良式目标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产房教学效果考核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产房外的此岸
中国空间站的“产房”建好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津大型航天器AIT中心建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