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谣言传播与政府治理研究
2020-07-04姚忠呈
文 姚忠呈
一、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谣言分类
(一)“张冠李戴”的代入式谣言
“张冠李戴”的代入式谣言是指将其他事件中的信息代入此次疫情,给受众带来错误认知,误以为是此次疫情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导致谣言生成。此类谣言视图资料真实但文字信息失真。造谣者可轻而易举地利用互联网散布其恶意杜撰的配图文字谣言。如,武汉同济医院林正斌教师逝世后,互联网上“钟南山看望林正斌教授”的短视频,视频中的钟南山院士与多名医护人员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看望病房中的病人。真实情况是,该视频为钟南山院士在2016年看望重症呼吸病人,被造谣者截取央视科教频道的视频画面后发出。又如,2020年2月19日“女子在丈夫衣服上喷酒精导致爆炸”的视频,后经证实,该视频中的火灾事故发生在上海市金山区,并非视频中宣称的喷洒酒精引起的爆炸,而是一处简易棚着火。
(二)“默换潜移”的曲解式谣言
疫情防控期间,公众对权威部门或专业人士发布的信息更为关注,造谣者往往利用受众的这一心理,断章取义地引用权威信息对权威消息进行歪曲解读或过度解读,散布谣言。此类谣言隐蔽性更强,群众很容易相信谣言中的配文而广泛转发,影响更恶劣。如“双黄连能起到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效果”消息被曲解,引发众多民众连夜抢购双黄连口服液导致双黄连口服液遭抢购事件。造谣者在疫情有关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偷换概念、场景等方式制造谣言,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
(三)“无中生有”的生造式谣言
“张冠李戴”和“默换潜移”的谣言均具有部分真实的特点,“无中生有”的谣言则既无任何依据,也未借用其他事件,纯粹为造谣者凭空虚构捏造。出于博取眼球等不端目的,造谣者在疫情期间故意捏造事实并通过网络散播,使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权威网络平台频频对此类谣言展开了辟谣行动。如,全国多地出现“明天早上xx点不要出门,xx市将进行飞机洒消毒药水”的谣言导致各地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相继发布辟谣信息。
二、谣言产生与传播的原因分析
(一)谣言传播滋生的土壤
政府公信力决定了其发布信息的可信度,政府公信力越高,在群众中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大。隐瞒真相、信息披露滞后、报道失真等失当行为则是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若政府公信力下降,人们就会寻求其他渠道的消息,就为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空间。
(二)造谣者社会责任感缺失
社会责任感的高低决定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越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体更倾向选择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个体则往往出于一己私利而侵害社会利益。疫情防控期间,出现了部分为提高关注度、推动营销推广、谋取经济利益等一己私利而故意歪曲事实、炮制虚假信息的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造谣者。如,鹤城公安的一则消息,2020年1月29日,李某为引起关注过网络传播其虚构的“封城”公告在当地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新冠病毒试剂盒有自测版”谣言等。
(三)民众辨识谣言意识不足
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是在制造者和受众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其过程为接收信息、辨识信息、判断信息。部分民众在浏览相关信息时,由于缺乏辨识意识,仅止步于浏览其中信息,错将谣言当成真实事件。随着国家对谣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强,只要民众具备足够强的谣言辨识意识,主动检索相关信息,即可发现部分谣言的出处,就可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疫情防控期间,对大量低劣的谣言,如“捐20万口罩华人女子获美国绿卡”谣言中使用的则是2018年美国绿卡图片的视频。
(四)普通民众的辨识能力不足
面对谣言,普通民众的行为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认定接收的信息为谣言,二是对谣言信以为真,三是成为谣言的传播者,通过网络渠道对接收的谣言进行扩散。面对谣言,民众的辨识能力决定其行为。由于辨识能力不足,普通民众往往成为谣言扩散的主体。疫情期间出现的谣言类型多、信息广,其中不乏医药等领域的专业内容,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效辨识。疫情初期,专业人士也束手无策,对普通民众而言更容易相信谣言,成为谣言传播的参与者。如多地发生的“双黄连”抢购事件,普通民众不清楚双黄连的基本功效以及新冠肺炎病毒的医学常识,导致谣言的加速传播。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谣言治理
(一)及时披露真实信息,提升政府公信力
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普通民众掌握的信息越多,面对谣言时的感知力和判断力越强。反之,当民众对疫情相关信息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极易相信谣言,并成为谣言的间接传播者。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部门不能出于避免造成恐慌等原因而采取消息封锁等消极应对手段,要强化树立公共治理现代化意识,主动了解民众关注点和恐慌点,及时回应民众的诉求,做到疫情信息及时披露,准确披露,打造反应及时、办事高效的政府形象,及时向普通民众普及疫情知识,让更多的民众成为止谣、辟谣的帮手。要努力构建信息空间形成自我净化机制,挖掘疏通民意的最短路径,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构建政府与民众的和谐生态环境,为谣言治理奠定基础,减少谣言滋生的空间。
(二)把握信息发布节点,确保信息真实
此次疫情中,武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的武汉市口罩生产能力的信息就引起了民众的质疑,网络中民众提出的问题扑面而来,导致发布会不但没有起到避免民众恐慌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民恐慌。政府部门过于追求第一时间发布反而导致消息核实不够深入,武汉市政府发布信息时过于重视时间性而忽视了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率先发布消息并不是指政府信息发布要在时间节点上争第一,而是要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成为“第一定义者”,做舆论的风向标,为政府赢得话语权和主动权。人民网曾提出“黄金4小时”的概念,在这一时间节点上,政府部门要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完成事实真相还原、部门间联动、信息发布等工作。在第一时间做出权威解释,还原事实真相,在不明信息通过自媒体用户广泛传播前将其扼杀,避免虚假信息引起公众焦虑和恐慌。
(三)建立配合联动机制,提升治理效率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舆情可能会指向某一个政府部门,在应对舆情时,需要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良好地实现舆情治理。在舆情治理工作中,政府部门往往侧重于“堵”而忽视“疏”,各部门间的工作未形成联动,导致舆情不断发酵。需要建立联动配合机制,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防止谣言扩大。政府在日常工作中,要在不同部门间建立良好的联动配合机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各部门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和默契配合,疏导民意,堵住谣言;另一方面,在对外发布信息时要保持口径统一,避免引发民众不必要的猜疑,避免引发次生舆情,不为谣言传播提供便利。
(四)建立舆情预警机制,遏制谣言传播
谣言或指向社会弊端,或暗合群众猎奇心理,信息化时代,舆情事件不可预测,舆情一旦爆发,势必难以控制,各种谣言也随之而来。政府部门应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常态化意识建设,建立舆情预防机制。在第一时间启动预警模式,通过政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及时关注舆情走向,紧跟民众关注热点,做好谣言治理的防范工作。
四、结语
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人民群众的关注焦点便会集中于此,谣言应势而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疫情防控期间的谣言层出不穷,新冠肺炎疫情只是人类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形式的突发公共事件必然出现在人类的视野,对于政府而言,需要从当前的突发公共事件谣言治理工作中吸取教训。作为谣言治理的主体,政府部门的行为决定了谣言治理成效,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在参与公共治理过程中,面对公共突发事件,政府要做到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回应民众关切,要建立部门间配合联动机制,切实提升舆情治理成效;要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民意,在谣言治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