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之策略

2020-07-03宋晴升郝靖欣

福建建筑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区化遗产居民

宋晴升 郝靖欣

(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无锡 214001)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完善,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一些功能闲置的工业遗产暴露出空间活跃性不足的问题。工业遗产大多建筑结构完整、地理条件优越,拆除再建既是对城市发展进程文化的破坏,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现有的一些工业遗产转型案例提示:工业遗产社区化转型对于“生活圈居住区”理念的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拟以无锡市运河外滩商业区为例,探究工业遗产社区利用之策略。

1 研究背景

近代以来,无锡工业发展迅速,至1937年日军侵占无锡前夕已建有315家工厂,位列上海、广州之后,居全国第三,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和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推动了无锡市繁荣发展,彼时工商业兴旺发达,工业类别丰富,包括纺织、面粉、铁工、砖瓦、造纸等20个工业门类,成为全国六大主要工业城市之一。发展至今日,后工业时代来临,产业结构开始发生改变,许多城市建设明确了“退二进三”“退二优三”的主题,“逆工业化”现象开始显现[1]。为满足工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减少对城市中心区和居民集中区的环境污染,工厂逐渐从市中心迁移至租金成本较低、交通便利的工业集中园区。但是,厂区功能的置换又带来新的城市规划问题,旧的工业设施和工业用地面临闲置的困境,如何激活这些用地、发挥其后续利用价值,成为城市建设新的工作内容。

2006年4月18日,无锡举办了以“重视并保护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中国工业遗产论坛,论坛通过了中国首部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共识文件——《无锡建议》。文件指出,我国应该重视20世纪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科学评估,探索保护和利用20世纪遗产的方法,传承文明,避免20世纪遗产的大量消亡。该文件的提出,明确了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拉开了无锡乃至中国保护工业遗产的序幕。

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居民的生活需求随之发生改变,新版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首次提出了生活圈居住区的概念,明确以“15min生活圈”作为营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此调整预示着城市发展方向的改变。与待开发地区不同,老城区规划趋于稳定成型,过去设置的社区配套显然已不再符合新的生活圈理念。如何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做出规划调整,提高社区生活品质,实现社区转型,是城市规划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给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2 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的意义

综合考虑两大城市发展问题——闲置的工业遗产以及老旧亦或缺乏的社区配套,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就是基于此而衍生的新思考。

再利用是一种整体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包含适当的保护、修复、翻新、改造等多重内容,符合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目标,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命[2]。社区化利用,是在再利用策略基础上将工业遗产功能置换为社区配套,以满足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社区多元化发展需求。因此,厘清社区化利用的积极和现实价值意义,是推动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进程的主要动力。

2.1 工业遗产社区化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1965年,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劳伦斯·哈普林首次提出建筑再循环理论。与修复建筑的概念不同,建筑再循环是将建筑的功能转变调整为能被人们接受的形态,本质是延续建筑的生命周期[3]。工业类建筑物质寿命较长,且有着结构坚固、空间灵活的建筑特点,拥有实现建筑再循环的有利条件,便于多次调整内部功能以丰富城市空间形态,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比起拆除已有建筑重新再建,改造工业遗产可保留已有建筑的主体结构,减少资金投入。同时,改造工程周期短,工程量小,产生的环境污染小,也可减轻施工造成的城市发展压力。

2.2 工业遗产社区化对于居民生活的意义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不再只是居民的生存空间,更是居民文化交往、休闲娱乐的多元化场所。将工业遗产的建筑功能调整为社区配套是比较顺应时代和现今城市生活的选择。这一生活需求的变化要求社区配套必须与时俱进,做到内容更丰富、品质更高、可达性更便捷。改造工业遗产,以社区配套的形式辐射周边居住区域,成为兼具观赏与商业价值的工业风人文景观带,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2.3 工业遗产化对于价值弘扬的意义

工业遗产承载着几十年或近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当时工业和建筑的发展特征,体现了企业家的拼搏精神,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过程中,静态修复及保存是主流,没有充分活化体现其价值[4]。其实,仅仅保留工业遗产的建筑主体还不足以唤起人们的人文情怀。功能的缺失,导致了这些闲置的工业遗产人迹罕至、寂寞萧条。唯有引入社区配套功能,方能有效地吸引人流,居民在完成日常行为活动的同时,也体验着工业遗产所附带的历史文化,促进居民和工业遗产之间的积极互动,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业遗产的二次消亡。

3 以运河外滩商业街为例分析工业遗产社区化现状

运河外滩商业区原为开源机器厂,位于无锡市滨湖区湖滨路,靠近京杭大运河和梁溪河交叉口。开源机器厂是民国时期建造的加工制造业厂房,厂区现已迁移至滨湖区胡埭镇,旧址被列为无锡首批工业遗产[5]。作为荣氏家族企业其中的一个产业,开源机器厂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其特有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了独特的工业景观。

图1 运河外滩商业街模型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的探索阶段,正在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开源机器厂改造项目是无锡对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的一次勇敢尝试(图1)。其改造手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抓住旧厂区的历史文化特征,通过修复和改造完成功能上的转换,闲置的工业厂房摇身一变成为多元化的城市特色空间,集艺术、文化、商业、办公等社区配套于一体,丰富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圈。就目前观察来看,运河外滩商业街的建立,促使附近住区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的社区配套增加和多样化,同时结合已提上可研日程的地铁6号线站点的设计考虑,附近居民体会到了新型生活圈的开放性和便捷性,未来易达、繁华可期,积极的人类城市活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原工业厂房的活力。但当前的商业氛围和空间互动性与理想状态还有不小距离,反映了我国仍处于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研究的初级阶段,辩证分析了已建项目,从中总结经验,做出反思调整,成为该探索工作的重中之重。

4 经验总结与反思调整

对待工业遗产,我们认为,唯有人的介入和参与,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而非是束之高阁,仅为观仰。通过改造工业遗产以社区配套的形式向城市开放这一途径,将附近居民引入原工业厂房,与工业遗产积极互动,才能完成工业遗产和居民生活的双赢。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工业遗产的价值吸引、稳定较大的人流,为萧条的工业遗产注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活力。因此,分析居民的行为特征,确定社区配套的定位和业态,是社区化利用的前提条件;突破当前改造思路的局限性,是社区化利用的关键难点;利用工业遗产的文化优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是社区化利用的根本途径。

4.1 突破当前改造思路的局限性

当前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的项目较多由开发商主导,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缺少政府的重视和理论指导,改造手法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来看已取得部分成果,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很多工业遗产的改造手法都较为简单生硬,暴露出改造者急功近利的心态。

工业遗产拥有独特的工业元素和空间感受,随意的改造会破坏其特有的形象特征,新旧建筑之间没有在时空上产生关联,带来割裂感。但简单的复原工业遗产原有风貌,仅仅发挥其建筑功能,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缺少对历史文脉和人文情怀的深刻认识。设计者必须紧密结合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突破当前的设计思路,时刻关注工业遗产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改造的内容应以人们时代社会的需求和感受为出发点,将功能改造落到实处,以改善生活水平、完善城市界面为最终目的,以推动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的进程。

4.2 明确社区配套的定位和业态

居民人群基数大,组成结构复杂,其行为特征是决定社区配套定位和业态的重要依据。不同层级及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行为活动及需求均存在差异,尽量满足更多居民的需求,是吸引人流、打造工业遗产活力空间的关键。

附近楼盘的层次决定了社区配套的定位。服务于安置房及低档楼盘的社区配套,应亲民实惠,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为主。向中高档楼盘开放的社区配套,应更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享受性,旨在丰富居民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生活仪式感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社区配套的业态分布,取决于附近居民的年龄结构。学龄前儿童最需要的是公园、绿地以及早教中心等功能,儿童的主要活动则以教育培训为主;老年人使用频率更高的是基础保障类设施,例如超市、菜市场、养老中心等;中青年年龄段居民需求最为复杂,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享受型、提升型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生活服务3个方面,因此在考虑配套健身房、画廊、生活服务点等服务功能时,尚需考虑中青年日趋增大的就业需求,在社区配套中为他们预留就近就业的机会,促进居住与就业的平衡[6]。

4.3 利用工业遗产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4.3.1巧妙完成功能置换

厂房建筑一般跨度大、层高高、体量大,空间划分简单,将功能置换为艺术馆、电影院、超市等大空间功能的工程量较小,有利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价值,但在将其改造成商业、办公或其他小空间的生活服务点时,由于厂房建筑的进深较大,需要注意空间的采光和通风以及空间的尺度关系,尤其在城市抗震设防烈度提高的情况下,应尽量考虑另设新结构体系与原有结构挑梁设缝搭接,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规范要求;同时,还可以考虑结合天窗设置中庭、夹层或半开放空间,改善空间环境,如图2所示。

图2 内部空间的适度改造

4.3.2烘托文化氛围

工业遗产的立面是最能展现时代特色的载体,保留立面可最大程度地还原工业遗产的原始风貌,确保原有认知的可识别性,给居民浸入式的可回溯空间体验,这是工业遗产社区化改造最独特的优势,也是其吸引附近居民甚至更远地区消费者的关键要素。基此,可保留原有厂区内水塔、烟囱、筒仓等标志性建筑,留住工业建筑独特的历史印记;内部空间改造也可延用工业风风格,适当暴露部分建筑原始结构,保留曾经喷绘在墙上的工厂标语,以最大化利用工业元素强化工业风的视觉感受,展示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繁荣昌盛。

4.3.3处理好新旧建筑的关系

原封不动地复原工业遗产原貌,难免让人产生视觉疲劳。改造、扩建的建筑,利用出挑的造型、新型的材料与原厂区用房形成冲突,将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新鲜感,吸引更多的人流,使之成为城市新名片。因此,改造后的现代建筑在必须造型新颖、符合当代城市特色的同时,还应与原有的工业遗产和谐共生,完成时代的升华,着重找到历史与现代的平衡点,其中尤其关注解决新旧建筑连接部分该如何过渡的问题。无论是改造还是扩建建筑,都应遵循工业遗产的建筑逻辑,尊重原有建筑的体量、结构及尺度。

4.3.4利用名人效应

邀请建筑大师参与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既能保证设计质量,同时又增加了建筑的话题性和关注度。例如,在运河外滩商业街的改造案例中,隈研吾以无锡太湖石为设计理念,在商业街入口处设计了拥有强烈艺术气息的艺术中心(图3),造型新颖独特,吸引的人群不仅是附近居民,也招来喜欢打卡、热爱建筑的人群慕名而来,打响了整个运河外滩的知名度,形成良性循环。

图3 隈研吾设计的艺术中心

4.4 注重与社区的结合

工业遗产的社区化转型,本质是将工业遗产作为社区的附加符号,为社区人群提供极具特色的互动场所,并通过居民的主观能动性维护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7]。因此,与周边社区的结合是否合理是改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安全角度看,工业遗产应与社区内部有效隔绝,利用清晰且美观的边界阻止外来人员进入居民区,确保社区居民的人身安全;从功能角度看,转型后的功能业态应以社区配套和商业为主,符合周边居民的行为轨迹和模式,提高附近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品质化;从空间角度看,改造场所应注重与社区的空间渗透,起到社区与城市的过渡作用,加强与周边社区的联系,提高社区人群的参与性。

5 结论

工业遗产社区化利用,对“生活圈居住区”理念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相关理论研究和改造方法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工业遗产社区化转型,首先应明确项目定位,然后从功能、立面、空间氛围等多个角度考虑大众的审美喜好,要充分利用工业遗产特色优势吸引人流,加大力度推动工业遗产和社区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社区化遗产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遗产怎么分
基于社区化编码的网络协同开发模式分析
试论农村村组职能社区化
微信群:民族村落的“再社区化”——基于一个彝族村的微信群观察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
遗产
高台居民
关于高职院校社区化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