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0-07-03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心小学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心小学 张 敏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和思维养成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的解题思路得以扩展,提升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极为重要,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出自个人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经验缺乏,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没有被充分激发,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死板、问题设置不符合实际等,增强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以问题驱动为主进行课堂设置,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思想的支持和引导之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事业改进创新的要求,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基于学科特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标志。教师应该把数学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层面,应积极思考提高学生这一能力的策略,为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养成打好基础。正确认识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作用是教师改进教学的起始点,也可以为教学方案的调整指引正确方向。一方面,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大目标,给学生设置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和解答,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角度得到拓展,使得学生能够积极调动思维,增加思考动力,找到不同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思维品质。而在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之后,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时也可以得心应手地处理。另一方面,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找寻学习起点。给学生呈现多样化的学习信息和问题资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合理化解决,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起点和学习目标,进而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定位,合理调整教学指导方法。学生在具备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之后,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数学难题时会得心应手,也会把问题当作学习与探索的起点与突破口,不断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认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提高学以致用的思想认识。
二、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要遵循的原则
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教师除了要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归纳总结之外,还必须根据教学和学生的成长规律设置教学原则,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做好铺垫和提供保障。第一,教师需要对问题设置难度进行合理控制,问题设置在精不在多。要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就需要设置高质量的思考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时找寻多样化的思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问题的解决效果。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必须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当前的学习水平,过难或者过易都会影响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另外,教师需要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当中,所以不能够设置过多的问题,而是要设置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后有所收获。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需要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这是促进学生能力巩固和发展的必要因素,因为如果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方法,即使能够解决某个问题,但是在遇到同类或相似问题时仍不能够解决。而学生在具备了较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之后,就会通过自主思考与归纳总结来找到学习策略,顺利解决学习当中的各种问题。
三、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1.进行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质疑
小学数学学科的鲜明特色体现在探究性和思维性,开放式的教育模式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质疑能力,逐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围绕教学内容设置小学生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引导小学生进行质疑和讨论,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和互动平台,使得小学生在质疑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指导需要以答疑解惑为主要形式,单纯的知识讲解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小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提升的需求。
例如,小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视教学内容来调整,互动交流更是基于对问题的不同角度思考而进行的教学。如在小学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以具体问题讨论教学作为开放式的基本形式,归还课堂给小学生,使得小学生在大胆质疑和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科能力。比如鸡兔同笼问题的常规解法是假设法,但是小学生经过质疑和讨论得出了另一个有效的解题方式,如果鸡和兔分别抬起脚,那么有了另一种思维,开放式教学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全新局面。
2.创设轻松式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构建一个以生为本的趣味和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应问题的探究学习。轻松和自在的教学环境使得小学生的思维保持高度集中和活跃,不仅可以强化思维深度,还可以增强主动探究的自信心,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真正提升,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水到渠成。创设符合小学生亲身体会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利于把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合到课堂探究过程中,提升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深度和解题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正确应用中,学生的主动探究积极性获得了有效的提升。如在小学数学关于《比的概念和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进行问题情境设置:小明同学的铅笔和橡皮的数量比是3 ∶2,如果小明有6 支铅笔,请问,小明同学一共有几块橡皮?问题情境设置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得到提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指导探究过程,不仅可以更便捷地探究,更推动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升。
3.强化思维性训练,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作为一门以思维培养为主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借助有效的思维训练内容,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思维涵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数学思想、解题策略和思维过程,扩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思维活跃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有效的设计,符合小学生预期的思维训练活动可以起到极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层次性,为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进程,使得小学数学整体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有利于解题能力的核心素养培养。
例如,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开展中,为增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规范小学生的解题思路,首先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接着找出四边形的高,两个条件的明晰使得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瓷砖长为60 厘米,高为30 厘米,试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简单的数学习题是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更是全面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又如:在完成练习“三角形的底和高同时扩大2 倍,面积扩大( )倍”时,很多同学填了“2”。这时,我并不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举例去验证,学生发现了规律,是扩大了4 倍,之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扩大了4 倍而不是2 倍。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把错误改正过来,既加深了印象,又学会了验证法。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再留出一点时间,把机会和任务留给学生,让学生冷静地思考,寻求出更多的思考成果,这样做,无论是问题的深入解决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效果都会更好。
4.注重合作性学习,增强学生解题热情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题是培养小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更是奠定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基础的做法。而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性,首先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平台,而不是由教师思考替代学生思考,或者是用教师给出答案替代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答案。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方法将会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不再懒散和被动,主动动脑思考,积极解决问题。教师给学生设置的思考题必须有一定的拓展性和综合性特征,促使每个小组的组员都能够发挥活力与思考热情,增加数学思维灵活度和解题有效性。
5.强化实践应用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用语言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面对并且解决生活当中的常见问题,激励学生站在数学角度,从自己已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的发展。从解决问题能力本质角度上进行分析,提高该能力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当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学习和积累。于是教师要组织学生感兴趣、同时又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的生活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体验生活和积累实践应用方法的机会,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我替妈妈管家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家中每月基本开支状况,把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划分成食品、学习用品、水电费、家具类等支出。给学生设置以下问题,促使学生运用这些数据进行思考操作:每月开支是多少钱?一年的基本开支是多少?每个月的收入和结余是多少?这样从生活情境当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又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数学应用意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科基本素养,采取形式多样的有效问题教学模式激发了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推动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