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
2020-07-03谭笑
谭 笑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自1990亚运会的首次举办,到2008年奥运会的盛大演出,再到如今2022冬奥会的紧张筹备。30年间,通过几代体育人的奋勇拼搏和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中国已然成为影响力和实力并存的世界体育强国。但当大幕徐徐落下,过去提倡的“唯金牌论”、竞争性、功利性的体育发展理念已不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康”“休闲”“娱乐”正成为体育发展的新名词。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我国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1]在此背景下,与之理念契合的“全民健身”逐渐成为大众探讨的热议话题。“全民健身”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旨在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201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6-2020)》的政策文件,正式将落实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在政策的鼓励下,一时间各种全民健身活动在我国迅速铺开,各种健身形式也随之应运而生。但受制于我国健身发展起步晚、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限性,能供大众选择的健身运动项目并不多,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开展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如何开拓发展一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健身项目是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重点。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传承的具有游戏、竞技、特点的运动技艺与技能。它是中国古代传统体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养生价值、健身价值。但由于其缺乏竞技性、趣味性、宣传落后等缘故,我国民政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普遍还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旨在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健身价值出发,以全民健身的视角,探寻其发展的新路径。
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3]作为其重要的部分之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以各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生活实践的需要为基础,创造出来的一批反映各民族风俗文化、民间特色的具有游戏、教育、竞技特点的运动技艺与技能,是古代传统体育的标志。截至2014年,我国颁布了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24项,具体分类如图一所示。[4]从朝鲜族跳棋到维吾尔族达瓦孜,从赛龙舟到蒙古族博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丰富的活动内容。
表1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价值
2.1 文化价值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意识形态以及文化的竞争。党的18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出文化自信这一理念,他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土壤,旨在强调运动中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太极拳中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便蕴涵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易学五行变化之道;少林功夫中的的十八路拳脚,则体现了佛学中的禅武合一之意;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族博克、满族二贵摔跤、回族重刀武术等,更是少数民族尚武文化的体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上有着鲜明的传统文化烙印。
2.2 健身价值
在古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项目与民俗祭祀、生产劳动紧密相连,这些项目都以身体活动的方式所进行,因此都具有明显的强身健体的功能。例如广东的赛龙舟,他需要参与者在短时间内不断地划桨以保持船体的前进,这种高强度、大负荷的运动方式能够促进参与者肌肉力量以及维度的增加;福建的咏春拳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身体机能。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5]安徽的华佗五禽戏,则根据传统中医理念为核心思想,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特征、神态特征而创编的一套医疗健身气功操。以上研究都表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明显的强身健体之效。
2.3 实践价值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策略。一时间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的开展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缺乏基本的健身器材,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刚好可以弥补这一劣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区、各民族根据其特有的生活文化特点创造的,它集中反映了各地的民风民俗,审美情趣,与人类的生活特点都息息相关。其活动方式受天气、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小,活动的受众面广,群众基础好,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如常见的太极拳,只需要一块空地,便可以使人动起来;公园里常见的抖空竹,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还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实际情况决定空竹的重量。
3 全民健身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困境
3.1 动作方式复杂,缺乏娱乐性
在现今社会发展中,快节奏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压力,让人们不堪重负。健身功能已经不再是人们选择体育运动方式的第一要素,人们更偏重于将运动当做一种自我调节的手段,希望通过运动让自己心情愉悦,减轻压力。比如与朋友一起踢球或在健身房中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易上手、见效快的活动方式正成健身主流。相比而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诞生的时代的局限性,普遍具有入门困难、动作复杂、趣味性弱的缺点。比如武术中的太极拳,虽然其具有较高的养生价值,但其传统的套路便有24式,每一招式又演变出不同的出拳套路,还需要一定的武术功底才能融会贯通,如此繁杂冗长的运动方式,让不少感兴趣的初学者望而却步。而朝鲜族跳板等类似运动,虽然上手较快,动作简单易懂,但其运动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竞技性趣味性的缺乏让其显得枯燥乏味。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当代健身运动中的推广成效并不显著。
3.2 项目多派别广,无法进行统一的布局规划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大大小小124个分散在全国各地运动项目组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以及区域文化特征,但其中很多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为危险系数较高或是以节日表演为主要功能,并没有健身价值。比如北京的天桥中幡,是过年期间在各大庙会进行表演的一项杂技;闽东的翻九楼,参与者需要从高达9米,由49张八仙桌垒成的金字塔形穿越而过。不仅如此,与其他运动有着统一的规则以及运动方式不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往往每一大项中会衍生出不同的派别与传承人。例如,武术中的太极拳有杨式,陈式、武式等6个不同派别;被人熟知的龙舟赛事,其归属于贵州,湖南、广东三个省份。这种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导致各地之间为了争夺自身利益各自为战,难以形成统一的推广策略。因此,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运动价值,但由于其项目种类的多样性以及项目派别的繁杂性,在我国群众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3.3 传承人断档,缺乏高水平教练员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篮球、网球、足球等西式体育运动的涌入,严重的挤压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青少年一代对西式运动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都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档现象,由于缺乏新鲜血液,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滞后而缓慢。不仅如此,各地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活动,大多是由群众自发组织,如没有专门教练指导的情况,不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健身功能会大打折扣,而且容易因为动作不规范不标准而增加参与者受伤的风险。
3.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弱
传播是是发展最好的武器,任何体育运动想要发展和普及,首先得让大众知道它、了解它。近年来,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入侵,西式体育运动以及健身理念逐渐占据市场。面对西式体育文化的“来势汹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显“力不从心”。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古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化程度低,信息接收能力弱,这就导致其文化辐射面小,不利于普及与传播,使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往往局限于当地。不仅如此,由于当今媒体乐都偏向于报道新颖、有流量的文化,因此电视、网络、杂志等大众媒体报道的体育新闻普遍都是西方的“舶来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据的版面微乎其微,这种报道上的缺失,导致大众缺乏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健身价值的基本认知。
4 全民健身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策
4.1 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大众健身理念相结合
历史上,任何想要有所发展的体育运动,都是经过不断的自我革新,适应时代以及参与者的需求才经久不息的流传下去。足球比赛在引进了越位这一规则之后,提升了观赏性,慢慢成为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篮球在取消了筐底,增设了中圈、中线等13个规则后,提高了趣味性,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加这一游戏,从而使篮球运动很快普及到了全世界。新时代下,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想在要生存与发展,就得与全民健身的运动理念相契合,就必须进行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在保持原有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的基础上,简化运动方式,增添更多具有现代意义的娱乐性、观赏性、对抗性等因素,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常化、社会化、普及化,才能使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以及接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4.2 整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统一布局规划
在全民健身时代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大力发展,首先需要“取其精华”。由国家体育局牵头,组织体育专家,通过实践调查,从124个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精选一批文化与健身价值兼备、能有效开展、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作为健身活动的“主力军”。比如中华武术、华佗五禽戏、梅花拳等。其次,由各地政府出面牵头,整合相同类型不同派别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在保留其文化内涵、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取百家之所长”,制定一个统一的运动标准以及运动规则,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完整的运动品牌项目。最后在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及,来增进大家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内涵价值的关注,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民健身中的整体发展。
4.3 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培养高素质教练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补充大量新鲜血液就必须要走开发课程融入学校体育教育的路子。从制度层面上看,原国家体委、教育部早在1983年就发布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试行办法》,之后又在2013年,又颁布了修订后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这一系列文件的颁布都表明国家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决心,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提供了依据。从现实来看,不同年级阶段的推广方式也不径相同。在中小学阶段,各地教育局体育局应该合作组织编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并以课间操、课外活动、体育课的形式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活动,从而促进青年一代对本民族体育文化特点的认知与理解,增进其传承兴趣与参与积极性。这一点在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成功推广;比如贵州兴义地区将苗族盛行的板凳舞改编成板凳操,在各级学校的课外活动或体育课上推行;云南景谷县益智乡的学校中开设了陀螺课等。而在高等院校阶段,各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强与本地区体育院校合作,加设专门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增添武术、八段锦、五禽戏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培养一批年轻有资质的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后备人才,为全民健身的发展添砖加瓦。
4.4 加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
在全民健身活动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突破民族地区,弘扬到全国各地,需要调动各方传播媒介的主动性、能动性。首先,社会媒体应该充当宣传“排头兵”,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身价值以及文化内涵,通过其进行处理加工,制作一批普及体育非物质文遗产健身价值的视频、文字、图片等,并利用微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传播出去,引导人们了解认知基础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知识。其次,各地政府应当利用自身优势,举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会,通过大型体育赛事的曝光度,充分展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身魅力,传播健身理念。并组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普及活动,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项目进社区、进校园,为群众提供亲身体验运动的机会,增加大众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扩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5 结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体育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它是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力量、美、气质的象征。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扶持推广各类民族民间民俗传统运动项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全民健身时代,通过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大众健身理念相结合;整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统一的布局规划;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培养高素质教练员;加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踏上时代的“顺风车”,在全国各地落叶生根,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