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助推彝区脱贫工作方式研究

2020-07-03谢志民

武术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产业贫困人口

谢志民 黄 妍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22

过体育运动来改变贫困人口的素质,进而带动自身快速成长,自身成长起来脱贫更加快速。目前从国家政策,体育+,法律多层面进行研究体育与扶贫的关系相对较多。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体育全面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方式,研究重点放在借助体育塑造改造贫困人口,通过贫困人口自身的改变,为本地区更好更快脱贫做出贡献。精准扶贫不只是针对金钱物质方面的扶贫,具体包括全方位对于贫困人口的塑造改良才是扶贫根本办法。贫困人口的改造是从全方位方面进行的包含:思想、物质、身体、子女教育、创收等。通过全方位的塑造贫困人口,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做储备,这才是真正本质上的脱贫。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分析法

通过搜索、阅读论著、期刊、报纸、硕博论文、网络文献等多种方式,积累关于精准扶贫、体育参与扶贫的资料,为深入该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确保文章撰写具有更高的理论视野。

1.2 田野考察法

研究者将前往不同贫困片区与不同人群进行沟通交流,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贫困原因以及自身缺失什么。深入大众的生活当中并参与其生活方式详细记载贫困人口的生活习惯。

1.3 访谈法

针对不易通过问卷获得的信息,及问卷中反映出来的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对部分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和扶贫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详细记录。收集可以利用国家政策来进行发展当地的体育运动。

1.4 问卷调查法

选取100名彝区贫困人群进行调查,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在各种情况的贫困人口中进行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以填答问卷的方式,对体育扶贫工作形式效果进行调查。

表1 问卷回收情况

2 体育参与彝区脱贫工作方式

2.1 带动脱贫人群主动学习体育运动技术

带动贫困人口参与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来带动自身的发展,以至于提高贫困人口提高自身劳动技术。根据调研得知彝族贫困人口喜欢的参与得体育运动项目最多的还是倾向于球类运动项目,主要是以篮球、足球为主。但是其中还有着将近44.4%的人群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可见得知彝区贫困人群不经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人群较为多。通过学习体育运动技术的方式来提高彝区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缺陷。贫困人群身体好,才能承担相应的体力劳动,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根据调查实际情况,目前彝族地区首要任务是重点普及推广相关的体育运动,来带动贫困人群动起来。目前有着大部分群众根本不知道具体的体育运动,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开发一些适合这类贫困人群的体育活动,可以借助民族民俗活动加以改造引进,比如达体舞比赛,押伽拔河比赛。激发不喜欢体育运动贫困人群积极参与。通过体育运动的动起来塑造贫困人口,该方式能够让彝区贫困人口快熟全面成长起来,激活人群的思想,进而积极进取。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变彝区贫困人口自身的缺失内容,提高其自身素质,完成人口质量的蜕变,提高其自身劳动生活技能。

表2 贫困人群喜欢那种体育运动方式(N=90人)

2.2 组织体育比赛来激发脱贫人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来改造学习劳动技术的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来治疗自身懒惰思想。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之后,可以采用体育赛事来促进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进行体育活动。通过调查得知目前贫困人口参加过体育赛事的人群占到60%,其中还是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占到22%,可见贫困人群参与体育赛事活动还有待提高,要让全体贫困人群动起来,建立起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赛事,而不是作为旁观者。为了达到群体参与体育赛事的目的,当地政府部门在组织相关体育赛事的时候可以根据贫困人群的喜好进行组织相关赛事,比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达体舞比赛,组织家庭比赛,小组比赛,以赛事带动积极活跃的氛围,带动贫困人群拼强好胜的人体本能,从而激发贫困人群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贫困人群意识到只有积极努力好好拼搏生活才有希望。

表3 参加过体育赛事统计表(N=90人)

2.3 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减少不良嗜好

余暇时间的体育活动可以丰富贫困人口娱乐生活,防止其参与赌博等一些列危害活动。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减少自身资本开支,包含医疗、不良嗜好等方面的开支。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目前贫困地区生活群众,一般在一天的劳作结束之后经常聚在一起进行喝酒玩耍活动,缺乏一些积极向上的娱乐活动,原因分析一是由于贫困人群地区体育设施基础薄弱,人群没有体育运动的地方。二是传承习惯养成问题,人群已经把这种喝酒玩耍当中习惯。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为了更好地塑造贫困人群正确的兴趣爱好,政府目前更重的任务在于改变贫困人群原有的生活习惯,为了更好地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搞体育活动,通过建立体育场地设施,鼓励贫困人群参与体育活动行为,来加快贫困人群改掉不良嗜好的行为。为了鼓励人群参与体育活动政府可以给与参与体育活动人群提供物质奖励,比如打一场篮球比赛获胜方可以获得人手一桶油的奖励,通过把这种赛事搞成常规活动,让贫困人群自然而然的走向体育,通过体育活动潜移默化的修正贫困人群的不良嗜好效果较为明显。

3 借助体育比赛规则塑造贫困人口的遵纪守法意识

通过体育竞赛来塑造自身的规则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意识培养,取得效果较为快速。目前彝区深处贫困人群对于国家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主要由于历史原因贫困人群当中还有着大部分文盲存在,有着贫困人群还听不懂普通话,只能说自己本民族语言。通过调查得知:通过贫困人群参加体育赛事能够起到约束,准守规则意识的有效期为61.1%,可见体育赛事能够起到引导贫困人群遵纪守法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有38.9%的人群对于规则意识淡薄,可见贫困人群当中对于遵纪法律意识存在欠缺,为了能够积极塑造以上人群的法律意识,可以借助体育赛事来快速达成,通过体育的赛事规则进而推进贫困地区的法律意识构建路径行之有效。

表4 赛事规则对自己约束是否有效统计表(N=90人)

4 体育运动可以带动贫困人口的子女教育

目前贫困地区对于自己的子女的教育重视意识不足,对于子女的教育引导方面欠缺。大部分孩子在放学之后,在家无所事事,对于将来是什么都比较模糊。通过鼓励贫困人群子女参与体育活动来进行塑造其奋发图强精神,让其意识到通过自身努力能够改变自身的困境,塑造其对人生美好生活的信念。比如通过参与篮球比赛,喜欢上篮球之后,自己通过电视看到了更高水平的篮球比赛,自身也想去参与,或者现场去观看,这样从内心深处就激发贫困人群子女走出去看看的意识。为了能够走出去只有自己的更加努力拼搏,好好学习或者具有一技之长才可以走出去意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塑造贫困人群子女的身心健康,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塑造其快速的成长为社会时代所需要的人。

5 发展乡村体验式户外拓展活动带动贫困地区增收

贫困地区一般具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山水资源丰富,当地可以借助天然的自然资源,积极地位进行发展体育户外拓展活动。结合自身生活特点,打造贴切的民族旅游风光,吸引周边城市人群来此体检,形成体验式观光之旅,进而带动贫困地区人口的持续增收。政府也应加大投入全面发展促进该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结合本地特色找出可发展的体育产业。通过改善提高贫困人群自身素质,来进行提升自身水平,发展当地体育产业,创建出一条新颖的带动贫困人口致富模式。

6 结论

从走访调研彝区贫困人口目前真实情况,得出贫困人口的缺失内容,根据调查结果对贫困人口进行全方面的塑造,包含思想、物质、身体健康、子女教育、自身创收等方面,通过全方位的塑造,塑造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这才是真正本质上的脱贫。彝区贫困人口借助参与体育运动这种方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形成的效果较为快捷,体育参与扶贫可以从学习运动技术学习、治疗懒惰、组织体育赛事、丰富农闲娱乐生活、发展体育产业等方面进行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当中。体育技能方面的发展与贫困人口自身的全面发展相对应,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改变贫困人口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较为直接有效的办法。体育运动对促进贫困人口的快速提升有着较大的意义,对于完成我国脱贫目标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贫困地区体育基础设施薄弱,但是民族传统体育,大众自身体育方式较为灵活,借助发展乡村体验式户口拓展活动,发展当地的特色体育产业能够为彝区贫困人群连续增收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贫困人口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