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角导演眼中的中国影视
2020-07-02李邑兰
南方周末记者 李邑兰
为了给电视剧《少年派》寻找“少年”演员,冯雷团队去中戏、北电蹲守上万名艺考生。图为2019年2月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影视表演系复试现场。
ICphoto ❘图
★“现在电视剧的主流观影群体,是偏低龄的年轻女性,所以奶油小生、偏阴柔的男生比较容易火,而偏硬朗的男演员很难火。但是硬朗型的一旦火了,基本上就很难下来,偏阴柔的男性,很容易爆红,也很容易过气。”
“选角导演”(casting direc-tor)是“舶来品”。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电影的生产线里并没有这样一个工种。早期电影剧组可以说是“草台班子”,每个人都身兼数职,选角工作一般由导演、副导演兼任,或者由他们的亲朋好友推荐完成,缺少规范化操作。
2014年,中国电影经历了持续两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全国电影总票房接近300亿元,票房过亿的影片中,国产影片占了一半以上,整个行业欣欣向荣,拍片量、制作规模都在不断膨胀。上百家选角工作室应运而生,专职挑选演员。它们有自己的一套选角系统,并且资源共享,试图将好莱坞电影工业标准搬到中国来。从那时起,中国有了“选角导演”。
选角导演是最早介入一部电影的主创之一。有时剧本还没完成,只有一个概念或者框架,选角导演就要熟悉故事,了解导演的意向演员,同步了解备选演员的档期,并海选新人。演员选得好不好,有时事关一部电影的生死,有的电影项目因为找不着合适的演员而流产,有的电影又因为“非他莫属”,为了等一个演员的档期迟迟无法开机。一招一式间,考验的都是选角导演的功力。
“我觉得是中国电影整个体系的提升才有了选角导演,包括选角导演在内的很多部门都越来越专业,不像以前那么将就。”选角导演王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王一所在的选角工作室叫CD home,是目前中国的“头部”选角工作室之一,“CD”就是“选角导演”的英文缩写。
作为80后,王一觉得自己赶上了中国电影的好时代:“大家现在都开始追求极致、寻找真实,比如拍电影找一台车,那台车是什么年代的,车的轮胎花纹应该是什么样的,都是以考究的态度来做,这是现在国产电影的魅力。现在我们的电影市场打开了,国外的很多优秀影片引进来了,观众自然对国产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
“帮导演找到意料之外的主演”
王一从2011年开始做选角工作,那时候他的职位叫“演员副导演”或者“演员统筹”。2014年,随着选角工作室CD home的成立,他的名片上才正经印上了“选角导演”的头衔。
对王一来说,当选角导演给他带来的成就感,是能帮导演找到意料之外的主演。“有很多次,导演觉得我们推荐的某个演员不是很合适,但是见了之后,觉得他就是那个角色。”
2017年,王一为李玉执导的犯罪喜剧片《阳光不是劫匪》推荐主演,就是一次“意外”。《阳光不是劫匪》讲述了四个奇异青年组成“劫匪”团体,勇闯黑帮夺老虎的传奇冒险故事,这部影片目前还未上映。
最初,影片想围绕男女主角的故事展开,女主角很早就定了小宋佳,但男主角的人选,李玉见了很多人,都觉得不合适。眼看就要开机了,大家开会决定,索性把男主角也换成女的,变成双女主的电影。
另外一个女主角的设定更中性一点。做了一番功课,王一向李玉推荐了马丽。李玉一听就说不可能。但是她觉得很刺激,这是她以往文艺片里从没有出现过的演员类型。王一推荐的理由是,马丽演喜剧之前,是演舞台剧的,而且通常是演悲剧,她是在舞台上吃过苦下过功夫的演员。李玉来了兴趣,约马丽见面,聊完感叹,“哇塞,真的挺OK的!”最后定下来,主演就是马丽和小宋佳。
李涯当了七年选角导演,在这之前,他干了八年“杂活儿”,从化装、发型师到剧务、现场制片。当选角导演久了,李涯什么演员都见过。“一个演员火了以后,好像所有的戏都很适合他,所有的戏、所有的角色都要找他,他可以演任何的角色。”但越是这样的时刻,让“腕儿”们和他们身边的人保持初心就越难。
李涯有时跟这些明星的经纪人打电话沟通一部戏,对方不关心角色和故事是什么样的。“当你热情似火跟他讲角色的时候,他问你预算是多少,分配的是几号角色。一听番位不对,马上说:那不行,我们的粉丝回头不答应。”李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说这个演员拍什么样的戏,由粉丝来决定吗? 他说是的。”
曾有一部电影早早就定好男女主演,开机前三天,剧组所有人马都到拍摄地就位了,男主演却说不来了。李涯急坏了,打电话问,男星以身体不舒服、头疼为由推诿。大家只能火线救急,一致敲定去找一位老搭档,导演多次跟这位男星合作过。凌晨四点半,电话打过去,这位男星恰好有档期,也不计较“替补”身份,二话没说就进组了。最后,男星凭借出演该角色,捧走了表演大奖,领奖那晚,李涯感叹:“原来我们定的那个演员,此时此刻,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让明星们跳出舒适区,尝试其他可能性,也是选角导演的工作。负责选角的“多多工作室”也是2014年成立的。创始人钱多多,与导演冯小刚合伙成立了文化公司“多萌文化”,“多多工作室”是这家公司旗下的一个分支。钱多多以前是圈外人,做过生意,做过工程。影视行业对挑演员的需求激增,让他看到了机会,“多多工作室”应运而生。
2020年爱奇艺“迷雾剧场”将要推出的悬疑网剧《沉默的真相》,选角工作就是由钱多多团队负责的。原本制片方想用的主演是李荣浩,钱多多则推荐了廖凡。在这之前,廖凡已经七年没接过剧了。制片方没把握,廖凡是个活跃在电影大银幕上的演员,会不会拒绝网剧?
钱多多把廖凡约出来喝酒聊天,给他好好剖析了一番当前形势:网剧是大趋势,尤其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电影项目能否如期推进还是未知数。这一年,在没有更好的电影剧本的情况下,可以同步选择一些好的网剧。“不管做电影还是做剧,根据整个环境的变化,你也得变化。”
看完剧本,廖凡决定出演。演完《沉默的真相》,廖凡对网剧的印象发生了变化,网剧早已不是当初的粗制滥造,他专门给钱多多发微信:“我拍了一个剧,后面还想再拍一部网剧”。
“选一飞机的乘客,必须都是演员”
对于明星、“腕儿”,选角导演一般只推荐,最后由导演、制片人拍板。对新人、群众演员的选择,选角导演的话语权则大得多。
在王一印象中,他选角体量最大的一次,是2019年为刘伟强执导的电影《中国机长》选群演。《中国机长》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历险故事。
剧组需要选一飞机的乘客,从老到小、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要覆盖,而且这些“乘客”不能是路人,必须是演员。因为影片要模拟灾难发生时的真实情景,演员需要表演他们在灾难发生时的各种反应,手摇摄影机就架在那,在机舱里摇来摇去,镜头对准谁,谁就要在状态里,所以需要每个演员都能表演得很到位。
王一团队为此见了两千多名演员,经过几轮面试,最终从中选出119人。第一次见面,王一不让演员们试戏,而是让他们给自己写人物小传——自己设定年龄、职业、从重庆出发去拉萨的目的。写得好的,进入下一轮试戏。
试戏这轮,王一团队让男演员试演的,是李大为执导的爱情喜剧片《走着瞧》中、演员文章骂驴的一段对白;女演员则试演韩延执导的《滚蛋吧,肿瘤君!》中身患癌症的女主角熊顿(白百何饰)去世前的一段独白。此外,还有规定情景的即兴表演考试。
《中国机长》呈现的是发生在万米高空二十多分钟内的故事,为了这二十多分钟的惊心动魄,剧组拍了三个多月。正式开机前,王一打印了一百多份剧本,群演人手一份。他反复告诉大家,要把剧本吃透,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刚刚起飞、刚刚遇到颠簸到后面飞机开始下坠,乘客的紧张害怕应该是递增的。“电影真的是需要整体配合,如果有一个人表现不到位,哪怕飞机颠簸的特效做得再好,观众也不相信这个灾难真的发生了。”王一说。
王一的同事冯雷,也是一名选角导演,他印象深刻的一次选角,是为张嘉译、闫妮主演的电视剧《少年派》寻找“少年们”。筹备这部戏时正赶上艺考,他就带着两个助手,每天早上5点40分起床,去中戏、北电观察上万名艺考生。中戏校园在两个胡同之间,冯雷和助手们分三个点蹲守,出来一名考生,他们就拦住,看他长什么样,给他们自我介绍、留电话,持续这样做了一个多月。
“90后”选角导演黄鑫,2012年入行,参与过《战长沙》《北平无战事》《琅邪榜》《伪装者》《飞驰人生》等热播影视剧的选角。他介绍,选新人,他们主要去各大艺术院校找,现在不少艺术院校会和选角工作室合作,长期接待选角导演来选演员。还有一些经纪公司,会网罗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络红人,遇到剧组筹备项目招募演员时,经纪公司会将他们旗下的网络红人推荐过来。
冯雷收到过很多经纪公司送来的新人资料,但他不太相信纸上的简历和照片,尤其是女演员的。他会要求演员们拍纯素颜的视频,先通过外形来判断这个人的形象气质符不符合他们要找的角色,如果符合,就会叫来见面,长时间聊天,通过聊天,观察演员潜藏的一面,最后再通过反复试戏,确定能不能作为备选。
在王一看来,像周冬雨、王宝强那样从大街上“捡来的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他一直试图找到像最初的王宝强那样,不像演员的演员,但至今还没成功过。“我也一直在尝试打破一些思维定式,比如要找一个人演警察,可能大家脑海里的形象就是双眼皮、瓜子脸,一身正气,但其实生活中的警察,哪里个个都像电视里看到的那样?再比如找一个人演杀人犯,难道必须尖嘴猴腮、脸上有刀疤、寸头?”王一最近参与的一部电影,里面有三个警察,他尝试改变套路,“选出来的演员都不像警察”。
“很容易爆红,也很容易过气”
运营了几年选角工作室,钱多多对这个行业里哪种类型的演员“吃香”,摸得门清。
“现在电视剧的主流观影群体,是偏低龄的年轻女性,所以奶油小生、偏阴柔的男生比较容易火,而偏硬朗的男演员很难火。但是硬朗型的一旦火了,基本上就很难下来,偏阴柔的男性,很容易爆红,也很容易过气。”钱多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女演员的流行长相,也随观众的口味、主流观影人群的变化而变化。钱多多观察,五年前男性观众多,受欢迎的女演员就以长相唯美为主;近几年女性观众群体崛起,“接地气”的女演员也有了走红的机会,比如新版《流星花园》里“杉菜”的饰演者沈月。“沈月如果放在大马路上,其实跟普通人没有多大区别,但是观众就很有代入感,小女生在看这部戏的时候,会觉得,她都可以跟道明寺恋爱,我为什么不可以?如果是迪丽热巴、古力娜扎,观众就没有代入感,因为她们太美了,王子公主的爱情,现在的观众来看,就会觉得太假了。”他说。
“多多工作室”成立近六年,接的大多是电视剧、网剧的选角工作,电影一般是钱多多凭着与导演们的私交,私下推荐合适的演员。在钱多多看来,为电视剧做选角和为电影做选角,难度不一样。“电视剧演员比较多,所以你的选择就比较多;而拍电影的演员,或者说真正能扛得起票房的演员,选择很少,大家都在抢,所以很难挑到真正合适的演员。”
王一则更享受为电影选角。“电影是以导演为中心的创作,电视剧其实是以制片人、制作公司为中心。电影会给你创作空间,我们前期开筹备会、跟导演定剧本,我觉得有不对的,可以举手跟导演提,这种一起创作的过程是我非常享受的。”他说。
王一也承认,在商业电影里,市场留给选角的空间很窄,一定要看流量,看各种数据,这样后期宣传才有卖点,没有人敢去搏票房的险。黄鑫回忆,在他参与的不少商业电影项目里,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期很多项目,就那么几个演员,大家都想抢,而且非他不行。那就等,等着等着,演员档期实在调不出来,有的项目直接就波折没了。”
相对的选择“自由”在文艺片上,“我们会有很大的空间去找一个最合适的人,哪怕他不会演戏。”王一说。
“给你这么多钱,你不能都花完”
周昆是北京“黑衣人选角工作室”的选角导演,这家工作室共有七位选角导演。之所以起名“黑衣人”,是他们觉得,选角导演属于服务行业,周昆的微信头像也是西装革履的黑衣人形象,他说,这就像影视剧里看到的,黑西装,白手套,是服务人员的符号。
周昆大学是学表演的,他入行原本是奔着做演员去的,但现实很“骨感”,有三年时间,他四处跑剧组,也只做到了跟组演员,演些不咸不淡的小角色。“想当演员的人太多了,我的形象不是特别突出,接到的戏不多,养活不了自己。但我还是喜欢这个行业,那就做一些跟这个行业有关的工作,转幕后了。”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在师傅带领下,周昆从副导演助理做起,又做了三年,2016年成了一名选角导演,参与过网剧《颤抖吧! 阿部》和杨子姗、陈晓主演的民国谍战剧《红蔷薇》等剧的选角。
在周昆眼里,选角导演是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群体,他们常常夹在制片人和导演之间,处境尴尬——导演把控演员,制片人把控预算,导演想要好的演员,制片方这边却没有预算,选角导演夹在中间压力很大。有时为了替剧组节省预算,周昆还会自己顶上,义务在剧里演一些小角色。
周昆经历过做选角导演最难熬的一段时间。那是2018年,经朋友介绍,他去天津参与一部电视剧的选角工作。“那部剧预算特别低,制片人是山西煤老板,不太懂艺术,合作起来就特别累。他所看重的只是你能给我省多少钱,而不是说你请来的演员能给我这部剧出多少彩,能帮我这部剧获得多少收视率。他只会想我给你这么多钱,你不能把这个钱花完。”周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但即便是这样,他依然不敢轻易拒绝掉什么影视项目。近两年影视寒冬,因为接不到戏,很多选角导演纷纷转行。但留下来的人还是很多,竞争依然很激烈,“大环境下,是不允许你有挑选的,你不做,总有人愿意做,你挑的话,可能你就在这个行业生存不下去了。找过来的剧,我们一般都会接,除非是那种烂得不能再烂的剧。”
王一很享受做选角导演,或者说,他享受做一切跟电影相关的事,并不觉得苦。“聊起电影我就停不下来,觉得很幸福。借用我们制片人的一句话,拍电影就是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完成一个作品,这个作品我们是希望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留下来的。”他说。
在李涯看来,选角导演这个职业给他带来的成就感,是“被认可”。片子播出后,得到观众了认可,说这个演员用得好、选得好,“就这几个字,多苦都值得”。
(应受访者要求,李涯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