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家找不到卧室的门?不是炫富是一种病

2020-07-02姜永军

南方周末 2020-07-02
关键词:老伯迷路大伯

姜永军

张大伯偏偏就是过其门而不入,成功在家里发生了迷路。之后的检查也证实了张老伯发生了右侧的颞叶和枕叶的脑梗死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大概多多少少都会迷路,所以有很多人自嘲自己是路盲。现如今,手机里有了各种导航App,方便多了。比如到了某个路口,导航语音提示你走三岔路口中间路口。到了陌生的地方,或者岔路特别多的时候,比如地下商场里面,有好多个出口的停车场,迷路仍有可能发生。但我想,有一个地方,不管如何,你基本不会迷路,这个地方就是你自己家里。除非是古代皇帝,自己家就是故宫,三宫六院有些没去过,才有可能不认识路;一般平头老百姓,在自己家里都会迷路,听上去都很不可思议。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作为神经科医生,我得特别提醒你,你可能要来我们科看看了。

我曾经有一个患者张老伯。他六十来岁,退休赋闲在家,日日养花弄草,含饴弄孙,上午和几个老伙计碰个面喝个早茶,下午找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们一起搓个小麻将,日子过得如同春日午后的阳光,长长短短,不紧不慢,很是惬意。这天下午,他打麻将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居然看不到上家打出的牌了。这打麻将连上家的牌都看不到,自然就打不下去了。除了看不到牌,讲话清楚,手脚能动,嘴也不歪,他就以为是累了,就告了退,回家休息了。回去和老伴说了下,就说躺下睡一觉,晚饭也没吃。半夜起来上厕所,去厕所的时候好好地,但回房间睡觉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房间的门了。他急得在客厅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自己房间的门了。老爷子在自己家里迷路了。他老婆张大妈睡另一个房间,闻声而出,满心疑惑地把张大伯领回房间。老两口一宿无眠。第二天一早,老两口就赶过来看门诊,然后住院检查,结果是右边大脑发生了梗死。

这种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的情况,有一个专门名字,就叫“地标失认症”。这种疾病使得患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找不到标志性的地标,比如说街边的商铺啊,高楼啊,所以也就是说,在熟悉的地方迷路了。我们平时所谓的老地方,指的是熟悉这地方的地标。进行辨认的中枢就是我们大脑里面的右侧舌沟附近的脑组织。眼睛收集到视觉信息后,将视觉信息通过专有通路送到大脑里面进行整合,一部分视觉信息就进入右侧舌沟(一个比较靠近后面的脑组织区域),然后迅速激活舌回和海马旁回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也因此被称为海马旁区。如果舌沟和海马旁区这个地方受到损伤,那么你就会在熟悉的地方变成了陌生人。

张大伯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他是在自己的家里面发生的。这屋子里面的地标都是再熟悉不过了,随便哪个都可以成为辨识的依据,而张大伯偏偏就是过其门而不入,成功在家里发生了迷路。之后的检查也证实了张老伯发生了右侧的颞叶和枕叶的脑梗死。

那为什么白天没有出现,而到了晚上才出现呢? 有两种可能性。其一,白天脑梗死的面积还不够大,只是损伤了视野,导致了视野缺损,导致张老伯看上家的牌都看不到;其二,视觉上的障碍可以部分地被其他感觉纠正,比如用手触摸啊,旁边的声音提供定位啊。到了晚上,灯火不明,万籁俱寂,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的眼睛了,所以在晚上出现了状况。

当然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他地方的脑组织,就会代替它的职能。这就是代偿性。张老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后,再也不会担心出门上厕所就找不到房间这种事情了。当然,我也不能贪功,也许更重要的是“一段时间”,大脑治愈了自己,所谓“治疗和康复”所起的作用,充其量也是辅助性的。对我们无时无刻不使用的大脑,我们的了解还是很少,能干预的手段就更少了。

(作者系某三甲医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老伯迷路大伯
准时到达
泰然处之
笨笨熊迷路了
付药费
门前那棵冬青树
迷路别哭
第六章迷路的小小老师
少一些抱怨就好
并非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