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核心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的风险分析

2020-07-02曹金明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贫困户贷款

曹金明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审计局天津分局 天津 300000)

一、“金融+核心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操作模式分析

产业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以及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20 年)》全面减贫目标的重要抓手。产业扶贫旨在通过给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或者为贫困户培养一个产业,让贫困户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让贫困户自己创造价值、创造收入,实现可持续脱贫。产业扶贫的关键点一是如何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项目发展中,其中,一方面要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这时,贫困户需要有一定的金融资源,另一方面要让贫困户就业,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工资收入。但是,相当部分贫困户存在怕拖欠贷款的心理;而且也有很多贫困户不具备进行产业项目选择和产业项目经营的能力。二是金融如何与产业扶贫更好地结合,在控制产业项目风险的基础上发挥产业扶贫的效果。由于抵质押物缺失、交易成本高、农业经营的风险,导致金融机构激励不足,以及贫困户对贷款排斥等因素,制约着贫困户获得融资。

经过多年的实践,产业扶贫目前已经形成了将金融与产业扶贫相结合、联合核心涉农企业或合作社、政府相关部门进而增进贫困户财产性收益、实现脱贫致富的产业扶贫模式,即“贫困户+金融+合作机构+政府相关机构”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合作模式,由企业/合作社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贷款、政府相关机构提供贴息和风险补偿金、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生产。产业扶贫模式的基本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二、金融+核心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存在的风险

(一)产业项目失败风险

产业扶贫中的产业项目选取一般由政府部门牵头开展,政府部门在选择产业项目时,由于产业项目信息不对称,存在选择承诺未来获得高收益项目的可能性,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高风险的项目意味着未来收回项目投资、盈利能力的较低可能性,较低的收回项目投资以及盈利能力又降低了贫困户脱贫的可能性,将导致金融机构发放的扶贫贷款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最终导致政府、金融机构、贫困户和合作企业四方均无法通过产业扶贫项目获益。

(二)合作机构方面的风险

在进行实际的产业扶贫项目中,通常情况下,扶贫组织是通过技术或者是管理来参与入股企业,仅仅拥有小部分的的股份,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有限,这就降低了进行合作机构的积极性,难以全力投入到项目中来,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而且,合作机构也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可以利用自身的便利在账目上造假,虚报获得的收益,影响各位股东的收益分红。另外,一旦因产业项目效益不佳而出现风险基金发生了赔付的情形,会引发“蚁穴”效应,最终导致所有的风险由政府和金融机构承担。

(三)金融机构方面的风险

产业扶贫项目的领域一般为涉农领域,涉农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留守人员(剩余人口)主要是老弱病残小,适龄劳动力有限,产业扶贫项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贫困户的劳动收入,但是贫困户的还款能力较为有限,银行等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的扶贫贷款存在较大信用风险。此外,贫困户将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资金投入到所参与到产业项目中,产业项目由合作组织进行管理,定期会给予贫困户一定收益,贫困户就获得了稳定收益,实际产业项目开展过程中贫困户承担风险的意愿或者能力较低。即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贫困户授信时有一整套严格的风险控制流程和制度约束,但是在进行实际的授信工作时,仅对贫困户进行授信风险评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产业项目产生的效益、市场风险进行整体评估才能真正意义上把握产业扶贫项目的整体风险。

三、完善产业扶贫操作模式的建议

在开展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了挑战,银行等金融机构需加强自身建设,完善金融信贷产品和授信管理工作的建设,以便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发挥金融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作用。

(一)创新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精准扶贫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贫困户,金融机构需不断创新完善金融产品,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银行可根据扶贫情况为龙头企业、担保公司设计契合产业扶贫需求的贷款产品,设计合理的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灵活的引入多种抵质押担保模式。金融机构产品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高其满意度;而且还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合理的信贷产品和激励策略,有利于使资金得到合理有序的流动,同时提高贫困户的还款比率。

为了更好的做精做细扶贫工作,向贫困人口提供覆盖范围广、成本低、长期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培养一批专业的做扶贫的信贷人员,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有助于银行更好地搞好扶贫工作。另外,提升员工整体的素质是提升银行的金融服务的着力点,对内部员工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并借助各种途径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注重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贫困户大多文化水平不太高,理解能力较差,在银行信贷产品的认识和使用上都需工作人员耐心讲解,这样既有利于推进扶贫工作,也有利于金融机构自身形象提升,业务范围的扩大,收益的增加。

(二)精准识别贫困户,加强信贷管理

精准的贫困识别至关重要。做好贫困户的筛选工作,精准的识别符合银行授信对象、契合产业扶贫项目的的贫困户,是做好金融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产业扶贫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信贷员在进行贷前调查时,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按照贷款操作规程的要求深入细致的进行实地调查,充分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确定授信对象,不能直接依据政府下发的贫困户名单授信。

贷后检查是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及时发现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信贷员要对贷款贫困户开展定期的贷后检查,及时了解贷款资金流向,跟踪客户家庭、经营、资信等的变化情况,可以让村民、村委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其在有效准确的识别贫困户、协助贷款申请初审、贷款发放、跟踪回访、贷款回收等方面的功能,将风险化解在基层;同时,可以推出小额贷款保险和小额贷款风险基金,为遭遇意外或无力还款的客户,免除还款责任。一方面可以及时的发现贷款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调整授信,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贫困户对于信贷资金的真实需求,设计出更适合的金融产品,另外,定期的贷后检查也可以对借贷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降低其违约的概率,有利于保障每笔贷款的高质量。

(三)创新绩效考核机制,简化业务流程,提升扶贫工作效率

合理的绩效机制对于扶贫工作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银行在制定对分行、支行、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时,要将金融扶贫作为一项关键的考核激励指标,给予一定的积分考评,督促辖内机构、员工积极的开展扶贫工作;优化贷款各环节的流程,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扶贫贷款在贷前调查、贷款审批的环节、流程上给与一定程度的简化,既提高贷款审批的效率,同时也能释放一定的人力资源。另外,积极推广互联网技术,在贫困户中间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使用的普及率,优化流程、提升效率、降低各环节的成本。

(四)处理好与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关系,合作共推扶贫工作

处理好与产业扶贫项目各参与方相互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积极履行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银行要与各参与方积极合作,建立伙伴关系。近年来,国家财政不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银行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充分利用财政资金,与地方政府开展金融扶贫合作,整合财政扶贫资金,有效发挥金融杠杆效应。可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契合当地经济情况,积极对接当地的龙头企业,通过降低利息的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就业。对于获得银行授信的贫困户,要加强信用的宣传教育,农村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法律观念淡薄,信用意识较差,为了防止贫困户出现违约行为,银行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贫困户的信用的宣传教育,使之明白信用的重要性以及失信要承担的后果,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另外,银行要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把为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及贫困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社会效益转化为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贫困户的共赢。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贫困户贷款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旧信封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