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力产业扶贫的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实现路径研究
——以五华高山红薯产业为例

2020-07-02魏翠翠

关键词:情报服务高山红薯

魏翠翠,金 潞,刘 彬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507)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全力冲刺阶段。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几年来,举国上下采取形式多样的扶贫举措。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重要扶贫手段,是当前我国治理贫困的有效方略。[1]高等院校作为扶贫的重要力量,在扶贫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为扶贫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情报中心,发挥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努力开发科技情报服务产品,践行助力产业发展使命。科技情报服务助力产业扶贫的实现路径各有不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农工商学院”)图书馆是一家以农为特色的机构,近年来积累了农业产业情报服务经验,积极加入农工商学院的产业扶贫团队,在农业科技情报助力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一、以农业科技情报助力产业扶贫的背景分析

农工商学院图书馆以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助力产业扶贫的背景,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家发布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政策

2011 年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正式提出“产业扶贫”理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2]2016 年11 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产业发展脱贫”思路,强调要加强科技扶贫。《“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提出高等院校在产业扶贫尤其科技扶贫中的重要担当与责任,为高等院校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科技扶贫指明方向。中央和广东省关于农垦改革的相关文件明确要将农垦纳入强农富农惠农和改善民生政策覆盖范围。农工商学院是农垦总局主办的职业院校,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农字当头的职业院校,是产业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与校政企合作契机

科技特派员制度自1999 年推行以来,广东省积极响应、深入开展,目前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4 万余名,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1000 多个,覆盖广东省1300 多个乡村产业,面向全省2277 个贫困村征集乡村振兴的技术需求,培训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约63 万人次。[3]高校借助农村科技特派员契机和校政企合作机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乡村振兴给予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为深入推进科技下乡和精准脱贫等战略的实施,农工商学院成功申报并获得了中央引领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00 万元,按广东省科技厅的要求组建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2019 年8 月中旬,农工商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前往梅州市五华县等地开展暑期科技下乡活动,深入调研农民生产生活、农业企业发展、农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并组建果树林下种养技术推广、农作物引种与栽培技术推广等科技小分队。通过多次调研与洽谈,2019 年10 月五华县人民政府与农工商学院签订《梅州市五华县人民政府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就人才培养、高山红薯产业研究中心、科技应用与推广等开展合作。县校合作能进一步发挥梅州市五华县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农工商学院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教育培训优势和科技优势。针对梅州市五华和大埔两县,农工商学院还专门设置了450 个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历教育专项招生计划,为两县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和科技人才。

(三)农工商学院图书馆积累的多年产业科技情报服务实践

近几年,农工商学院图书馆在产业科技情报服务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可发挥农业科技情报优势,为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围绕全产业链技术需求,获取国内外最新的红薯种质资源、栽培与管理技术、生产与加工机械化、精深产品开发等重要产业信息;提高贫困人口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科技优势为贫困产业培养人才,加强乡村科普工作,为贫困群众提供培训。图书馆可发挥科技情报专业优势,对五华高山红薯产业人员进行信息素养提升培训,传授在信息海洋中精准获取所需产业信息的方法;并针对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编制科普与科技产业资讯,推广红薯科普与科技信息;加强贫困地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图书馆可发挥科技情报专业优势,从国内外产业竞争态势、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现状、全球红薯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给予五华高山红薯产业以情报支撑。

二、以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助力产业扶贫的实现路径

农工商学院图书馆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团队抓住校政企合作的契机,加入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为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开展科技情报服务。学校图书馆服务团队多次奔赴五华县参与校政企合作洽谈,了解合作战略、合作项目、合作方式和合作规划等内容。在为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开展科技情报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对服务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了助力产业扶贫的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实现路径(如图1)。

(一)扶贫产业调研

借助校政企合作契机,通过参加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与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的交流与对接活动,对五华县政府、县农业农村局、梅州生长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当地政府部门和核心企业调研,以掌握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战略规划。深入了解五华红薯的品牌标准和溯源信息体系,以及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的“六个统一”,即统一种苗、农资、标准、技术、收购和销售。在五华县委、县政府举办的“五谷丰登,薯你最美”2019 年五华红薯丰收节上,了解五华红薯产品的宣传推介,以及红薯核心企业的产品开发现状。参加丰收节的专家论坛,听取农业农村部、当地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的领导和专家针对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发展的全方位解读,更加深入地了解五华红薯的政策支持环境、绿色生态优势、“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方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的发展战略:构建集科学研究、科普体验、精深加工、现代物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农工商学院科技情报服务团队针对五华高山红薯产业设计了《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种植和消费情况调研问卷》,并对回收的83 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

图1 助力产业扶贫的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实现路径

此外,农工商学院科技情报服务团队还专门到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红薯研究室进行调研和学习,了解了全球、国内和广东省红薯产业发展现状、红薯产业的关键信息源、重要专家和全国龙头企业的情况。对广东省红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有了初步认识。

(二)农业科技情报产品设计

在进行了充分的产业调研的基础上,对调研数据和产业需求进行分析、整合和提炼。从一线种植户对于红薯科普、种质资源、测土配方、栽培与管理、药肥施用、移栽机、覆膜机、杀秧与收获机以及加工企业对于分级分类技术、自动加工设备、新产品精深开发和环保综合利用技术、全球/国内市场竞争态势和行业动态的信息需求出发,依据五华高山红薯产业“构建集科学研究、科普体验、精深加工、现代物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战略,结合《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种植和消费情况调研问卷》的调研结果,农工商学院科技情报服务团队经过集体协商和与红薯专家、核心企业等产业链上的核心组织进行沟通后,将科技情报产品设计为《扶贫产业资讯·红薯专题》。《扶贫产业资讯·红薯专题》从科普知识引入,依据红薯产业链条将内容模块分为种质资源、栽培与管理、生产与加工机械化、精深产品开发、环保利用以及市场与行业动态等模块,并形成广东省红薯产业平台和红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三)农业科技情报产品开发

《扶贫产业资讯·红薯专题》的基本框架确立之后,农工商学院科技情报服务团队针对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搜集了国内外相关产业信息。从全产业链角度来分析产业科技情报需求,从生产制造、加工、研发以及替代行业的竞争态势等多方面、全方位分解细分科技情报需求。[4]在种质资源上,基于五华气候特征、丘陵地形和广东省喜鲜食和红薯叶菜的饮食偏好,注重适合五华的鲜食红薯、叶菜红薯品种和部分集观赏与食用为一体的叶菜品种的搜集;栽培与管理上,主要从国内外先进生产与管理标准、绿色认证等方面着手;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方面,注重搜集产业急需的、能够节省劳动力并提高生产效率机械的信息,尤其要适合五华土地不平整、地块小的特征;精深产品开发与环保利用方面,重点关注国内外高附加值新产品和有环保优势的技术与产品;市场与行业动态方面,关注产业品牌和进出口贸易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红薯产业动态,为五华打造高山红薯品牌和全产业链提供参考;广东省红薯产业平台上,涵盖广东省内的红薯科研平台、校政企合作、农业产业园建设、知名品牌和五华高山红薯产业调研结果分析。全面把握产业和技术相关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对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农工商学院科技情报服务团队从全球红薯产业专利分析和我国红薯产业标准发布等方面,运用科技情报分析方法,为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发展挖掘高价值专利与技术,搜集红薯产业标准供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参考。此外,还从红薯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搜集国内红薯产业扶贫与发展的经典案例。最后,通过“红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红薯加工研究室首席专家的观点分析全球红薯加工业的全球市场趋势、挑战和未来。

(四)产业信息传递与反馈

基于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全产业链的用户需求,将《扶贫产业资讯·红薯专题》中的科普/科技知识与市场、行业动态等产业信息传递、推广给五华高山红薯产业链上的种植户、核心企业和当地政府部门、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科院甘薯研究室。产业信息推广方面,注重精准传递和全面覆盖,从红薯种植的田间地头到加工企业、制定政策的政府主管部门和掌握育苗与先进种植技术的科研院所。此外,采取线上与线下发布同时进行,向产业相关者第一时间传递产业信息。产业信息推广过程中,注重用户的信息反馈和深层次产业信息需求,利用科技情报服务手段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和提供决策支持。

三、以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助力产业扶贫的优势分析

涉农高校图书馆发挥农业科技情报和农业人才优势助力产业扶贫,具有其他部门和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数据与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擅长信息检索、信息分析和整合,能够从良莠不齐的信息海洋中,将产业发展所需的权威、可靠、最新的产业政策、技术与产品、市场与行业动态等,精准地检索出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知识产品。涉农图书馆以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助力产业扶贫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大数据环境下精准搜集农业产业关键信息

大数据环境下红薯产业同样面临信息爆炸的困境,尤其是处于萌芽期的弱势产业,面临产业政策、市场与经济信息、产业专利与技术、国家和地方标准等海量信息和数据而无从下手的状况。科技情报服务团队熟悉国内外权威农业信息源和关键数据平台,采用多种搜索策略获取所需的农业产业信息与数据。在搜集红薯产业政策时,能将搜索范围限定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范围内,从政府部门官方网站获取一手数据,以确保产业政策的权威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全面性。在搜集全球最新的红薯产业种植与收获数据以及主产国历年数据时,直接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官方网站获取一手数据。此外,在搜集全球红薯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时,可通过时间范围限定为一年内或者半年内等时间区间,以确保信息的新颖性。例如日本是全球红薯产品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获取日本红薯产业和产品信息时,通过将语言限定为日语,能将搜索范围限定在来源于日本的一手资料。获取专利和标准等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文献信息,科技情报服务团队能通过国家的权威检索平台获取数据,并利用多种数据分析工具,挖掘数据背后的高价值信息。

(二)专利情报为扶贫产业掌灯引航

通过专利情报能够分析扶贫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并明晰产业技术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全球和我国红薯产业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分析,能够了解全球和我国红薯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判断我国红薯产业和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在全球、全国所处的位置,并发现全球红薯产业的技术热点和技术空白点,预测红薯产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例如,通过对于国外红薯专利的分析,能够发现哪些国家的红薯技术较为成熟,国外红薯产业中日本、韩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公开的专利数量最多,分别为456 件、385 件和164 件,因此可推断日本、韩国和美国的红薯产业技术较为先进和成熟。这个推断与文献调研和专家调研的结果一致。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是红薯食品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其产品种类繁多、做工精细、产值高,日本是红薯工业化发展的领导者。[6]

此外,通过对红薯产业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的分析,能够明晰全球红薯产业的巨头和我国红薯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对专利IPC 分类的分析,能够发现红薯产业技术的聚集程度和发展方向;通过对细分产品的专利分析,能够了解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技术。在细分产品的专利分析方面,以我国红薯饮品的开发技术为例,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申请的160多种红薯饮品相关专利的分析,发现所开发的红薯饮品主要涉及保健饮品、红薯汁、复合饮料、发酵饮料、蒸馏水、红薯提取物、红茶菌、提取液等方面。由此可为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在红薯饮品开发提供技术参考,并揭示潜在的技术合作伙伴。

(三)全球情报助农业产业精准脱贫

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团队基于专业优势,擅长从全球范围获取各种农业文献信息,因此能从基础研究、产业发展、产品开发、市场与行业动态等方面获取扶贫产业的全球信息,为扶贫产业提供全球视野。在国内外寻找产业发展所需的种植与管理、药肥施用、移栽与覆膜技术、杀秧与收获机械、分级分类技术、自动加工设备、新产品精深开发和环保综合利用等技术,直接将全球最新的产业技术与数据传递给五华高山红薯产业,以促进其打造全产业链和产业技术升级。

在红薯栽培与管理上,选取红薯产量占美国总量50%以上的北卡罗莱纳州的《有机商品生产指南》第8 章中的“红薯生产与管理”,将美国先进的红薯管理措施传递给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在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方面,将居日本红薯产量第一位的鹿儿岛县的红薯种植各环节机械化现状传递给五华高山红薯产业,主要包括播种前的田间准备、苗木工作、收获前的茎叶处理环节、覆膜去除和收获几个环节。由于我国生产的大部分红薯起垄机械适用于平整的大面积地块,一次作业可起多垄;但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大都是高山和丘陵地带,无法使用大型起垄机械。针对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的地块、地形等特征,搜集具有相似条件国家的起垄技术供其参考。比如日本,其受地块、地形等因素影响,以小型起垄机械为主,一次作业可起一垄或两垄,并研发了起垄与覆膜、施肥等同时进行的机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四)定制知识产品,推广农业科普与科技

图书馆擅长信息资源的获取、管理、组织和整合,并拥有雄厚的国内外文献资源优势和最精准的信息检索策略,在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工作中,能够根据扶贫产业的不同需求,获取、整合相关产业信息,开发多种类型的知识产品。在五华高山红薯产业体系中,能够为田间地头的一线种植人员定制红薯科普和栽培、管理技术手册;能够为核心产业定制国内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新产品开发和环保利用技术分析报告;能够为当地政府部门定制红薯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在全国红薯产业所处的位置,以及基于数据分析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的竞争优势、劣势、发展机会与竞争对手,并根据五华高山红薯产业的资源禀赋等特征和产业需求,为五华高山红薯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参考。

(五)农业专家问诊把脉

在几年的科技情报服务工作中,农工商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团队通过向本校农林学院、广东省农科院、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校的专家咨询与沟通,听取了相关产业的专业观点和建议。在扶贫产业知识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推广等各个环节,请相关农业专家问诊把脉,确保知识产品符合扶贫产业的需求。在开发橡胶、剑麻、甘蔗,尤其甘薯产业资讯的过程中,农业专家从产业概况、国内外竞争态势、产业链构建、替代产品或行业、智慧农业、发展瓶颈与机会等多方面分析了相应产业,为科技情报服务团队梳理了产业脉络。

涉农高校图书馆以农业科技情报助力产业扶贫,不仅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和开拓服务领域的需要,更是践行国家扶贫政策的实践活动。在信息爆炸和大数据环境下,扶贫产业往往是弱势产业,无法从容应对错综复杂的产业信息和竞争环境,涉农图书馆则能发挥农业科技情报优势,为其梳理产业信息脉络、分析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引入最新技术和产品开发进展等产业信息,助力产业精准脱贫和升级改造。在开展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助力产业扶贫时,涉农图书馆要注重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深入调研产业信息需求,全面了解全产业链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对扶贫产业的分析,全程注重产业沟通和专家指导,以开发契合产业需求和发展的农业科技情报产品。

猜你喜欢

情报服务高山红薯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分工协作的情报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高山从何而来?
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策略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医院罕见病图书情报服务对策研究
高山台防雷实践
河南省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协作平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