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扶贫”:寻乌的脱贫之道
2020-07-02彭开云寻乌县农业农村局
文|彭开云(寻乌县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寻乌县委、县政府按照“柑橘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柑橘主导产业升级发展、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举措,逐渐形成百花齐放、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
该县先后出台《寻乌县柑橘扶贫专项实施方案(试行)》《关于推进柑橘产业恢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试行)》,积极推进柑橘扶贫工作。截止2018年底,全县有柑橘产业的贫困户达8304户,柑橘产业覆盖率达67.65%,贫困户全部覆盖柑橘产业的行政村60个,全县宜果的11个乡镇贫困户覆盖率达75.65%,较好地发挥柑橘扶贫在产业扶贫中的主导和引擎作用,为寻乌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提供坚实保障。
猕猴桃种植
“三个一批”
寻乌县实行“三个一批”办法,先是“防控保园”覆盖一批。在吉潭、澄江、罗珊等中北部乡(镇),对仍有果园且防控较好的贫困户,积极引导其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础上,采取边砍边补种假植大苗的办法,确保挂果树保持在70%以上,维持其增收的连续性。再重新复种覆盖一批。在菖蒲、晨光、南桥、留车等中南部乡(镇),对有意愿、有条件复种柑橘的贫困户,鼓励其按生态种植标准进行复种。在托管种植上覆盖一批。即在柑橘宜种区域,对无能力复种的贫困户,鼓励引导贫困户采取联合或资源、劳力入股等方式鼓励成立联合经营体,参与柑橘产业发展,分享柑橘产业发展的红利。
抓好“三个示范”
他们抓好防控保园示范。坚持以沟域为单元,搞好联防联控,推广以生态隔离、常态化清除病树和补种假植大苗等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全县共建立防控保园扶贫基地10个,覆盖贫困户102户,为贫困户推行“补种保园”模式提供示范。抓好柑橘复种示范。引导贫困户树立职业果农理念,推广生态种植模式,采取“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柑橘种植或务工。目前,全县共有柑橘复种扶贫示范基地10个,覆盖贫困户104户,带动贫困户恢复种植620户。抓好柑橘苗木假植示范。目前全县共建立柑橘苗木假植扶贫基地55个,共覆盖带动贫困户6112户。
石榴种植
建设“三个机制”
寻乌县创新政策支持机制。为解决贫困户在管果园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引导其持续做好黄龙病防控,确保其长期稳定增收,寻乌县出台对有收益且防控较好的贫困户果园,实行补助政策。为降低新种植柑橘感染黄龙病的几率,引导贫困户种植假植大苗,提高贫困户柑橘复种的成功率,该县出台行政村建设假植扶贫基地的奖励扶持政策,搭建假植网棚给予20元/平方米的补助,假植苗木给予8元/株的抚育费补助等政策。同时,对贫困户按生态标准建园的给予500元/亩的奖励,充分调动了贫困户参与发展果业的积极性。实施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各行政村建设假植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建设模式,通过“村级组织领办,党员能人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形式,由领办主体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采取“三统一分一托”的运行模式,提高柑橘产业覆盖率。并创新技术服务机制。为确保贫困户掌握复种新技术,接受新理念,建立柑橘扶贫“三个一”服务贫困户机制,即发放一份技术资料,接受一次以上柑橘复种技术培训,安排一名技术员联系指导,解决贫困户缺技术的后顾之忧。
实行“三项驱动”
先是实施政策推动。寻乌县不断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先后制定《寻乌县柑橘产业升级发展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柑橘产业恢复种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特色产业发展指明方向。目前,全县柑橘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其他特色产业面积12.8万亩。再是实施龙头带动。坚持“先示范,后推广”、“先典型,后铺开”的工作路径,采取资金支持、流转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高标准打造一批,如四季绿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澄江镇金皇国柑橘标准化复种基地等33个产业示范基地,做到“学有样板,做有示范”,有效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再是实施市场拉动。坚持以市场效益为先,积极引进市场前景较好的产业品种加大推广。比如,该县根据自身自然禀赋特点,大力推广百香果种植,并借助 “全国电商消贫十佳县”的优势,通过邀请阿里电商等知名平台采取网络直播等新型方式进行推介。
脐橙种植
脐橙采摘
脐橙种植
百香果种植
鹰嘴桃种植
蓝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