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墙

2020-07-02远子

中学生天地(C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城墙村子农民

一路向西,我开着车逐渐拔高。到山西北部,海拔高度已经超过一千二百多米。这一带十分干燥,地表呈现出一片灰色,点缀其间的小山包呈棕红色,绕山而行的溪谷把这些小山包切割得坑坑洼洼。一座座山峦的亮色仿佛被溪流带走了,顺着山坡流淌,再汇聚到农民们正在收割燕麦的田地里。只有这样的山谷里才透着生机:绿油油的禾苗,黑黢黢的灌溉水管,和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依旧常穿的浅蓝色棉布衣服。然而,这样的地方有一种质朴而简单的美感。呈现出这样开阔的景象,竟是头一次,它在预示,再过去就是中亚地区的茫茫大草原。

走进任何一个沟谷地带,烽火台的遗址随处可见。这些烽火台用夯土筑成,夯土的颜色跟小山包的颜色一样是灰暗的棕红色,有六米多高。有些村庄甚至四周都围着这样古老的防御工事。往北大约三十多公里,就是内蒙古,在我的地图册上,这一带的省界用我非常熟悉的符号标出。

在穿过省界前的最后一个村子里,我把车停了下来。这个地方叫作宁鲁堡,这一带很多城镇的名字均含有“堡垒”的“堡”这个字,因为这些地方曾经是明代的卫戍要地。在宁鲁的场镇中心位置,依旧矗立着一座古代堡垒,村子周围围着一段段夯土墙。村子里仅有一百二十口人,在古代军事要塞的映衬下,现代村民简陋的住房显得十分矮小。

在有文物古迹的村子里停留时,我总会问有没有人了解当地的历史。在宁鲁,村子广场上一群上了年纪的人立马接过话头。“找老陈说说看。”一个人回答说,另一个人则蹒跚着要去找他。五分钟后,陈振(音译)来了。

老陈五十三岁,常年的日晒给他留下满脸皱纹,头上留着剪得极短的花白头发。身上穿着一条深色的警裤,草绿色的衬衫上钉着几颗军装上常见的黄色纽扣,外面套一件军人常穿的蓝色制服,肩部缀着肩章带,袖口绣了几道条纹。

老陈笔直地站在那里,我向他做了自我介绍。我说我从北京来,对长城感兴趣,我问他对这个村子的历史是否了解。老陈听得很认真,过了一会,他清了清嗓子。“跟我来吧,”他说,“我这儿有些资料。”

我跟着他走过一段土路,来到一排土坯房前。走到最大的一幢房子前,老陈打开了大门,用砖石搭建的北方传统土炕占了屋子里一多半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在炕的下面烧柴禾可以取暖。不过,在宁鲁,当时还是秋天,老陈对于燃料也很节省。房间里很冷,他给我倒了一杯茶,正好用来暖手。他打开了柜子上的一个抽屉,取出用薄薄的宣纸订成的一个簿子。带着些许自豪,他把这个簿子递到我的手里。簿子的封面是手写的标题:

宁鲁堡年鉴

研究形成于1992年1月22日

我翻到第一页,上面是老陈工整的笔迹:“城墙建于嘉靖22年(公元1543年),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铺贴窑制土砖。”随后我把整部书大致翻了翻,有几十个页码,几百个表示日期的数据。里面也有地图,其中一页的标题是“长城”,蓝色的粗线条和蓝色的圆圈交织在一起。

“这一带有三十三个烽火台,”老陈指着这些圆圈解释道,“这些是明朝留下来的,明代的城墙沿着内蒙古的边界修建。从这里经过的,也有其他朝代修建的城墙。”

他打开另外一个抽屉,拿出一些灰色的陶器残片。他递给我的时候,我的手心里感觉到那硬硬的陶器残片凉丝丝的。“你觉得这是什么朝代留下来的?”他问道。

我告诉他,我不知道,他的脸上有点失望的样子。

“哎,如果你还回来,也许可以带个考古学家来,”他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东西,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朝代的。”

所谓研究,其实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曾是个农民,过去当过党支部书记。现在他退休在家,不过种了两亩地,种植土豆。他还养了五头羊。他告诉我,他的年收入大概是一千多块钱。他只读到六年级,不过完全通过自学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退休后,老陈经常跑到二十多公里远的左云县档案馆去。他查到了一些关于当地防御工事的资料,然后对那一带做了些调查,试图把历史遗迹和历史记载联系起来。他也走访过宁鲁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有些人还记得跟日本人打过的那场仗,那正是明代要塞上面的灰砖被大家取回家修房子的那个年代。我问他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因为没有人做过,”他说,“如果没有人做这样的研究,今后就没有人了解这些历史。”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老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他告诉我,他终究想给他的书找一家省级出版社。在给我看过他写的东西和他收藏的文物之后,他提出要带我去参观一下当地的城墙。

图/也 圆

我们坐上City Special(注:作者的车),顺着一条土路往北行驶。离开村子几公里后,我们停下车来,他带着我穿过一条杂草丛生的沟谷。他走得很慢,带着乡下人常有的那种若有所思的姿态:埋着头,双手反背到身后,攥在一起。在一处明显杂草覆盖的山梁前,他停下脚步。

“这是北魏修建的。”他说。北魏统治从公元386年延续到534年,一千多年以来,这个建筑结构已经被风雨侵蚀,到现在仅存半米多高的残墙,往东北方向延伸在山峦之间。另一道山梁把它隔断开来,那道山梁若隐若现,不经他的指点,我差点没有看出来。“那是一段汉墙。”他说。

汉墙更古老了,汉朝始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220年。在高高的山峦上,还有第三道墙,日期可追溯到明朝。明朝修建的防御工事有一点八米高,呈东西向,向两边的地平线延伸过去,清晰可见。在这个地方,明朝防御工事相对算是后来者——只有四百年历史。

“多年来,我无数次看见过这样的东西,后来终于产生了好奇心,”老陈解释说,“它们来自何处?背后的体系是什么?这是我开始研究这个东西的主要原因。”

我跟他开车回到家里,又喝了一杯茶。他解释说,这个村子的全名是“宁息胡虏”,意即“平定胡人”。古时候,“胡”是汉人用来指称北方游牧民族的字眼。它并不专门指称某个部落或某个民族,但却带有贬义——那个词语可以涵盖所有的外来者。后面那个“虏”字,更是生硬,意指“蛮人”。

“大体上说,我们这个村子的名字是‘杀死蛮人’,”老陈笑着说,“看这个。”他打开我的《中国地图》,指着东边一个十五公里开外的村子:威鲁。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威震蛮人”。旁边有一个镇叫作“破胡”:粉碎胡人。别的村庄叫作“威胡”“镇蛮”“杀胡”等等。当今印制的地图上用表示老虎的“虎”字代替“胡”。这样的替换首次在清朝出现,当时的满族统治者对于把关外人做如此描述非常敏感。但这种用词上的改变仅仅是一种粉饰,它的原意,跟村子周围那些高高耸立的古老城墙一样,仍旧显而易见。

傍晚时分,太阳快要从田野落到山后的时候,我离开了宁鲁。老陈把我送到City Special上。在北边,高高的山峦沿着省界耸立着——那是我的下一个目的地,一座座干燥的山峦仿佛被抽掉了色彩。老陈跟我握了握手,并祝我好运。“下次来的时候,”他提醒我,“一定带个考古学家来。”

(节选自《寻路中国》第一章,有删减)

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一遍文章吧!

(1)有评论家认为作者写出了我们“习焉不察”之处。作者笔下的“老陈”形象,有哪些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特点?

(2)非虚构文学强调客观、真实,本文在叙述上有哪些方面让你感觉真实?

参与讨论:安吉县高级中学顾文年老师

安吉县高级中学113 班朱彦颖/孙静怡

114 班王书奕/李 杨/孙乐洋/沈哲豪/潘奕羽/付与乐

有评论家认为作者写出了我们“习焉不察”之处。作者笔下的“老陈”形象,有哪些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特点?

●朱彦颖

老陈具有传统农民节俭、热情的特点。即使房间里很冷,他也不会烧柴取暖,对于燃料的使用十分节省。给客人倒热茶,认真听取作者的询问,详细解答关于城墙的疑问,并且亲自陪同作者前往实地查证,表现了他热情、朴实的一面。

●王书奕

在很多外国人甚至很多中国人心中,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民应该是只懂得种地耕田、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的。而文中的老陈却对历史颇感兴趣,有强烈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意识,并且认真钻研,走访上了年纪的老人,查证档案,甚至做了笔记想要出书,希望作者下次带一个考古学家来。这种钻研的精神颠覆了很多国人对农民的看法。

●李 杨

老陈受教育程度不高,却对当地历史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体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对历史传承的责任感。尽管他只有小学的学历,却熟知每段城墙的位置,仅凭一座山梁,便可以指出城墙的所在。他自学历史知识,费心研究古城墙的历史,只是因为没人做过这件事。在他看来,如果他也不去做,那么这一段历史终究会被遗忘,所以他以不懈的探究精神努力记录、传承这段历史。

●孙乐洋

老陈是淳朴的农民,埋头背手走路体现了典型的农民特征,同时他也是退休的党支部书记,从衣着上看,警裤、军装上常见的黄色纽扣、军人常穿的蓝色制服和肩章带体现了退伍军人的特点,短发、笔直的站姿、干净利索的语言都表现出他不是一般的农民,所以他对民族文化传承有着一种敏感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顾文年老师

老陈是《城墙》里的主要人物,作者对宁鲁堡长城的考察是通过老陈完成的——跟随老陈的脚步实地察看长城遗址,行文大量引用老陈整理的历史年鉴。老陈身上有中国农民朴实、热情的典型特点,同时也有普通民众未体现出的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使命感以及整理历史年鉴的文化自觉性,这与他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密切相关。作为外国人眼中笔下的农民代表,老陈是特殊的一员:既体现农民的典型性格,又迥异于我们熟悉的农民形象。

朱彦颖同学强调老陈“节俭”“热情”的性格特征,王书奕同学概括了老陈“有强烈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意识”,分别回答了“熟悉”与“陌生”的一面,如果结合起来就能比较全面地回答问题了。李杨同学能够看到老陈形象的两面性,主要突出了老陈“对历史传承的责任感”。

孙乐洋同学对老陈形象的两面性概括得较准确,扣合文本也较紧密。最后一句在答题方向上有所偏离,更倾向于回答“为什么会给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印象”,如果重心能够放在形象两面性的概括上更切合题目要求。

文学即人学,对人物的认识是探讨文本的重要途径。在人物形象的认知上同学们要避免肯定或批判的单维思想,优秀的文本总是试图呈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同时,在审题时要抓住重心,答题要强化针对性,提升答题有效性。

非虚构文学强调客观、真实,本文在叙述上有哪些方面让你感觉真实?

●沈哲豪

细节真实:如作者对城墙的描写非常具体,详细介绍其年份、高度、作用,真实可感;对村庄名称讲解详细,诸如“宁息胡虏”“威鲁”等名称契合时代背景,合情合理。

描写真实:如开篇描写山西北部的环境,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对老陈形象的描写,体现了朴实而热情的农民形象。

●潘奕羽

人物真实:作者笔下的老陈形象是有一些文化的党支部书记,退休在家研究当地历史,顺理成章,没有刻意塑造形象。

事件真实:作者前往山西北部探访古遗迹,一路行程明确,地名详尽,给人真实之感。

时间真实:详细介绍汉、北魏、明城墙的建造时间,符合历史真实。

●孙静怡

用词简洁,没有过多修饰的语言和描写成分。作者力图通过客观叙述如实地描述事物,没有用过多的形容词、副词来修饰。例如:“这个建筑结构已经被风雨侵蚀,到现在仅存半米多高的残墙,往东北方向延伸在山峦之间。另一道山梁把它隔断开来,那道山梁若隐若现……”作者用名词和动词将城墙的样子展现给读者,这样既不会强加太多个人色彩,又能给读者空间来构想城墙的样子。

●付与乐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来呈现自己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但作者并没有做过多评论,而是从老陈这样的普通中国人视角出发呈现中国社会,用直白的描述忠实地再现他在中国大地上的见闻,客观、真实地展现事件和人物。

●顾文年老师

非虚构文学采取与小说对立的写作方法,尽量客观、真实地呈现与再现事件和人物。可以说客观、真实是非虚构文学的典型特点。海斯勒以一个外国记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并将其以客观的笔触表达出来,真人真事的设定也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对现实真相的感知欲望。

沈哲豪同学从内容角度归纳出细节真实与描写真实两个方面,回答扣合文本,较有说服力。严格意义上说,描写真实应该属于细节真实,若能从其他角度思考,答案会更丰富。潘奕羽同学归纳为人物真实、事件真实、时间真实,角度比较独特,思路也比较清晰。这些角度实际上都属于“生活真实”,不过作为高一学生,能够从以上角度理解,还是体现了较好的答题思维。孙静怡同学从用词特点上分析,尤其是对名词、动词作用的细化,体现了细腻的语言敏感度。付与乐同学视野较为开阔,从叙述人称、叙述视角上分析行文的真实感,也较符合文本的整体创作特色。

猜你喜欢

城墙村子农民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刘老汉的烦恼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