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质疑思想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食物酸碱性与酸碱体质研究

2020-07-02杨晓玲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酸碱性灰化酸碱

曹 葵 林 静 杨晓玲 赵 慧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80)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518119)

1 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课标中已经明确提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其中,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中,特别强调了“运用化学实验进行实验探究,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中则强调“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有关化学的热点事件不断出现。最近爆出曾经广为人知的酸碱体质理论与癌症的关系被否定,2018年11月2日,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Robert. O. Young因欺诈被圣地亚哥陪审团判罚1.05亿美金(约7亿人民币)。

酸碱食品说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在中学课本中也有一定篇幅的表述。酸碱体质说是个热点问题,很多人将其视作真理。而关于食品酸碱性与酸碱体质的文章一直不断出现在各类报刊上,其中不乏观点相互冲突。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唯一正确知识的环境中,缺少对复杂问题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训练,因此酸碱食品与酸碱体质的问题正是一个让学生学习探究、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的好课题。近几年来,笔者一直将食物酸碱性实验作为一个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教学课题。这个教学课题可以综合多项基本实验技能。

2 问题引入 引发思考

课题从人教版选修1“化学与生活”教材中引入,化学课本中用了几页的篇幅介绍了食物的酸碱性。教师首先问题导入,在饮食方面,我们喜欢酸甜爽口的食物,对有酸味的食物似乎比较偏爱,如水果、可乐、苹果醋等,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各种果酸,可乐中含有磷酸,苹果醋里含有醋酸,而有些食物具有苦涩的味道,多数人不能接受。那是不是有酸味的物质就一定是酸性食物呢?人们区分酸碱食物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才是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

学生可以从课本上很容易地发现答案——“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说的溶液酸碱性不同,它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区分的。生理上称为酸性食品的是指在人体内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的物质,而碱性食物是指在人体内代谢后形成金属阳离子的物质。”从而很容易判断出酸味食物不一定就是酸性食品。

教师进而追问“食品酸碱性为什么和人们最初品尝的味道有那么大差异?”

食品酸碱性实际是生理酸碱性,不是简单的食品化学酸碱性。食物的生理酸碱性与表观酸碱性往往不相同,如苹果、话梅,表观呈酸性,却呈生理碱性。大部分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鱼肉类等属酸性食物,而植物性食品中,除五谷、杂粮、豆类外,多半为碱性食物,不过也有少数例外,例如:李子因其所含的有机酸人体不能代谢,所以会留在体内呈现酸性反应。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桃饱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而后教师继续问:“有谁知道酸碱体质的说法?”

还真的有很多学生知道酸碱体质的说法,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酸碱体质的一些观点补充完全。

教师提出了本节课最终的问题:“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通过实验检验食品酸碱性是否影响身体的酸碱性?”

3 问题解构 创新解决

发现问题之后就必须要解决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几分钟思考讨论时间。这个问题实际需要拆分为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模拟酸碱食品代谢的结果。第二个是如何模拟人体环境。第三个才是酸碱食品对体液的酸碱度影响。

如果要模拟代谢结果就需要从定义出发,食品酸碱性是食物经过人体代谢之后,各种营养物质被吸收之后剩余物质的酸碱性,代谢的过程基本就是人体吸收利用有机能量的过程,而酸碱性就是依靠剩余的无机盐来体现出来。实验设计的难点在于用什么办法来模拟代谢。

很多同学的实验设计会将重点放在将无机盐溶出上,设计时大多会采用水煮的方法,然而这个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食品中的无机盐大多数并不是直接以无机盐形态存在,而更多地是以有机酸盐形式存在,因此水煮溶出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此时就需要换一个路径进行思考。既然不能将无机盐溶出,那能否将有机物去除呢?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给学生的认知是去除杂质时杂质是少量的,有用的物质是多数,而现在的情况完全相反,无机盐含量非常之少,而有机物含量非常多,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不敢往这个方向想。

3.1 如何模拟代谢结果

创新不是说说就可以,它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上的创新,更需要思维上的创新。

从不同角度思考,代谢就是消化有机物的过程,模拟代谢就应该是消耗掉有机物的过程,而消耗有机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燃烧。

以家里做饭烧糊的经历为例,烧糊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燃烧有机物的过程,只不过烧糊仅仅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脱去,剩下了碳单质。如果烧糊的食品继续加热会怎么样?会不会完全烧到什么都没有?

当然不会,因为无机盐不会通过灼烧消失,而剩下的这些无机盐灰分就相当于代谢的最终产物。

而燃烧虽然快速,但是强烈的气体对流会让燃烧剩余的无机物随着气流而消失,要研究解决这个难题就要控制燃烧的速度。燃烧有3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的空气和温度,而解决的方法就必然从可燃物和空气上着手。

因此,控制可燃物和空气的量这两个条件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也就是让可燃物数量尽量少,同时控制空气流入量。具体操作就是灼烧样品的时候,盛放样品的坩埚要用坩埚盖盖住一半,从而达到避免剧烈燃烧的结果。

此时产生了新的问题,因为控制空气流入量,燃烧过程中没有火焰,燃烧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这是一个难题。

此时就需要联系到初三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什么物质燃烧发光,什么物质燃烧有火焰?学生们就会想到初三教学一再强调气体燃烧有火焰,固体只能发光,同时结合碳和氧气反应时的情况:质量好的碳就会发出白光,而质量不好的碳就会有火焰。由此推断,只要实验样品碳化后,即使有充足氧气,也不会有火焰。

为了保证碳化与灰化时火焰控制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对加热的条件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控制,而火焰的温度这个条件其实最不易控制,同一个酒精灯如何控制加热温度?虽然酒精灯火焰有外焰内焰之分,但是很难完全使用内焰加热,要想控制好加热温度,最简单的方法是控制加热的部位。如图1所示,样品放在坩埚底部,加热时只要适当偏离样品放置的位置,就可以使有效温度下降。如图1(a)所示的位置,如果正常加热,则仅仅需要将酒精灯略微移动到图1(b)的位置即可。

实验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坩埚盖的方法调整空气量,开始加热时坩埚盖如图1所示倾斜放置,这样就可以控制空气进入的量,保证食品第一步碳化时不会出现剧烈燃烧,而进入到第二步灰化。食品灰化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食品样本灰化过程示意图

3.2 如何模拟人体环境

人体血液环境的pH值基本维持在7.35~7.45之间,是一个巨大、完整的缓冲体系。要模拟这个缓冲体系不是简单地用氢氧化钠溶解配制一个pH在7.35~7.45之间的溶液就可以的,需要了解人体环境的大致情况,而这属于生物课的范畴,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材料,掌握有关知识。在了解有关的知识后,学生认识到就是配一份符合人体体液要求的缓冲溶液,而配方也由学生自己从网络上查找。

人体体液大约占体重的60%,一个学生体重按照50 kg计,体液也有30 kg,要想模拟真实情景,就要按照相同的比例进行实验。为了符合实验室条件,配制的缓冲溶液为100 mL,而后用pH计测定该溶液的pH值。

在选择称取样品质量的问题上,毕竟每个人的食量不同,为了更有说服力,按照平衡膳食宝塔提供的食物总量,人体一天摄入的食量大约为1.5 kg,为了和模拟体液比例相同,同比例缩减为5 g,同时为了突出对比,分别取5 g菠菜和鸡肉进行对比试验。

3.3 实际操作,呈现真相

按照前面讨论推导出的实验方法,用菠菜和鸡肉两种样品分别实验。

菠菜、鸡肉样品首先用pH计测定均为中性。灰化的过程首先是碳化,也就是样品先脱水,被烧成碳,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较多的烟;碳化后,坩埚中的碳就开始灰化,会看到黑色的碳发红,最后逐渐都变为白色灰烬;然后将灰化之后的灰分用少量蒸馏水溶解、过滤,测定所得滤液的pH值,其中菠菜pH在9~10之间,鸡肉pH在4~5之间,符合预期。最后将得到的滤液加入配好的缓冲溶液中,再用pH计测定pH值,发现模拟体液pH没有任何变化。

实验中使用了极端的情况,但是体液环境依然没有变化,人体缓冲环境经受住了一次严峻考验。

3.4 课后思考,不忘质疑

课后给学生留了一道思考题,查阅文献,给出人体摄入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大致比例应该是多少?

这个题目看起来很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然而在实际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不同的文献给出的结果各不相同。酸碱搭配比例有1∶2、1∶3、1∶4,不一而足,而面对这么多不同答案时,已经习惯于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学生就显得无所适从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随意抄上一个数据完成作业,也有的将不同数据罗列出来。

然而问题的本质并不是这几个数据,而是在于数据的不一致。一个严密的科学理论,必然会经过千百人的研究分析,得出一个规律,其表达方式可能是定律、可能是公式,也可能就是一个常数,而如此多不同的答案就不正常了。可能会说,可以认为是1∶2~1∶4之间,而3个文献分别给出1∶2、1∶3、1∶4,这与1∶2~1∶4之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也就是1个答案与3个答案的差别。这也反映出现在酸碱食品学说还存在很多问题,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学生能指出这组数据之间的差异。

4 反思与总结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习惯于一切正确的知识,而忽略复杂信息的处理。面对一个学说,更多的是盲从。我们的教育中一直没有落实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能力。酸碱食品说,酸碱体质说,酸碱食品摄入比例,面对不同的说法哪个是合理科学的?这需要我们具有批判的能力,而判断的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专门的思维方式,其目的无外乎是判断事物,事情的对错并做出更好的决策。学生非常习惯性地先入为主,而不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判断,在过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过多注重陈述性知识,忽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只有在策略性知识的指引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才能被加以有效利用。

教学的过程往往要设定一个预定目标,并按计划进行。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能够按照计划培养的,需要更多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逐步发散批判性思维。教育不是一个可以被预见的计划,也不是一个实体的目标,而是在于每个教育行为生成的过程中。

在研究食品酸碱性是否影响身体的酸碱性的课题中,教师就是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真实情景,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出发,利用已知的知识技能,通过实验手段,逐步展开讨论,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批判性的环境中。

学习过程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活跃思维。用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正如怀特海所讲:教育的全部目的在于活跃人的思维。

猜你喜欢

酸碱性灰化酸碱
自制酸碱指示剂
酸碱体质与酸碱食物
酸碱环境对TiO2吸附替硝唑的影响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Ni-W-Fe-P四元合金镀层在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有机铑凝胶废料的低温灰化处理技术
灰化法-气相色谱法测定45种食品中的碘含量
灰化苔草叶片铅胁迫的光谱响应研究
第十单元酸和碱
干法灰化和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茶叶中铅含量测定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