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创新维度

2020-07-01石晶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哲学马克思主义

石晶

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首先是哲学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自觉和发展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由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等各种哲学要素构成的严密体系,具有抓客观、重实践、讲辩证、重历史等特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创新维度,对于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唯物论维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问题导向

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原则,提出物质世界多样性统一原理,即“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成为马克思主义全部哲学大厦的基石,由此产生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在具体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原理创造性地阐发为“实事求是”,成为指导和助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活的灵魂和有力武器。毛泽东用中国哲学范畴中的“实事求是”概括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本质,并将其内化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作风”和“方法”。邓小平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江泽民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胡锦涛提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新的历史使命、时代任务和实践要求紧密结合,以解决和回应现实问题和人民关注的实际问题为己任,在探寻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事求是”地把握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历史进程而形成的最新理论结果。他明确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纵观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实事求是始终贯穿如一。强调物质第一性,坚持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出发,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内在统一;强调矛盾运动的特殊性规律,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性转化;强调重视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客观规律,为科学决策打下坚实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实事求是的强调和重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揭示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理论逻辑,反映了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变化和新问题,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的实践逻辑。

认识论维度:知行合一的认知规律和实践品格

知行合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知规律和实践品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务实重行实践精神的精练表达,更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和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的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充满矛盾、运动、发展的过程,是通过实践产生对事物外在和表面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抽象思维分析,形成对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指导实践,由实践检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思维,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将这种实践思维转化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方法,必然要求坚持知行合一。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从道德实践层面指出知与行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强调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知行互动。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扬弃继承中国传统知行观,对“知”与“行”的关系加以新的诠释,成为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的典范。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强调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既强调将知行合一运用到道德建设方面,指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坚持知行合一,以知行合一的精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又强调在治国理政中贯彻认识论与实践观的有机统一,指出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突出了实践维度,指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根本的还是要靠实践出真知”“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形势决定任务,行动决定成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关键在于落实”。针对以往改革中显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责任、使命、担当的强调,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与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方法论维度:对思维方法的整体谋划和灵活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理论特征是其科学性和实践性,它的历史使命是不但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而言,科学的方法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具有理论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践化、革命化、大众化,也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中国变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哲学思想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实践的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将哲学方法论同战略方法论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思维方法是实践主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着眼原则与逻辑思路,是不断增强理论与实践科学性、前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首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论要求,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各项战略布局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包括“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内的思维方法体系。以战略思维统领全局、把握整体、兼顾未来,以创新思维应变求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以辩证思维正视矛盾、洞察规律、提高能力,以法治思维完善制度、制约权力、保障权利,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居安思危、求得主动,从而形成科学思维的整体逻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

唯物史观维度: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由于“人类能够创造出远超自身身体天赋的生产力,并了解如何运用客观规律来为自身创造价值”,因而“实际活动中的人”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关注的价值,从哲学层面实现了将价值从物过度到人、从客体过度到主体的逻辑转化。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抓住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把对人的关注从“抽象的人”转换到“现实的人”,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从而开创性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这一重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毛泽东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转化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新时代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将群众观点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作是解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基本立场和方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中心论,是对党的宗旨观、群众观、人民观、发展观的创新发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人民是历史前进的基本動力,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改革创新的实践主体;强调把依靠人民和为了人民有机统一起来,始终坚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强调以人的发展作为目标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基本归宿。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支撑。

猜你喜欢

中国化哲学马克思主义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