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降水现象仪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评估
2020-07-01张红娟邓芳莲妙娟利
曾 英,张红娟,邓芳莲,妙娟利
(陕西省气象信息中心,西安 710014)
降水现象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项目之一,主要依靠人工观测。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2017年7月,陕西省9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降水现象仪全部建设到位,经过4个多月的试运行,2017年12月1日(实际为北京时间2017年11月30日20时)起正式开展降水现象平行观测工作。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为平行观测第一年,以人工观测记录为正式观测记录,人工观测及记录方法按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1]和业务规定执行;2018年12月至今为平行观测第二年,以自动观测记录为正式观测记录,按相关业务规定执行。
国内有关专家和学者对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气温、气压、降水、雾、霾[2-5]等差异的相关分析较多,但对降水现象仪与人工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较少。为了评估两者的差异,利用平行观测第一阶段的自动和人工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对比分析。
1 陕西降水现象仪设备情况
降水现象仪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发射器发射一束激光,接收器接收到水平激光信号,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如果有降水粒子通过激光束检测区域,接受器的电压信号会发生变化,根据电压信号的变化检测出粒子的等效直径、下降速度,以此识别降水现象[6]。
陕西使用了三种型号的降水现象仪器设备,其中有35站(宝鸡市11站、渭南12站、榆林12站)使用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DSG1型仪器,29站(杨凌、商洛7站、汉中11站、安康10站)使用DSG4型仪器,另有35站(延安13站、铜川3站、咸阳12站、西安7站)使用中国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SG5型仪器。三种降水现象仪的测量性能均遵循《降水现象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版)》[7]的要求,对毛毛雨、雨、阵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冰雹等降水类型进行自动观测与识别。
2 资料和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99站的自动记录和人工记录的平行资料进行对比评估。相关项目分白天段和夜间段。人工观测到阵雨、阵雪、阵性雨夹雪在评估时分别按雨、雪、雨夹雪处理。执行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下发的降水现象平行观测的评估标准,即文献[8]的相关评估方法,分别从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
2.1 数据完整性评估
观测数据以分钟数据为基本单位,对各厂家仪器的数据完整性作月缺测率评估。剔除非仪器原因与维护造成的缺测记录,计算缺测率。
月缺测率=(月观测缺测次数/月应观测总次数)×100%。
2.2 数据准确性评估
捕获率:检验评估期间,仪器正确识别该降水现象发生的过程次数(a)占参考标准观测到实际发生该降水现象过程次数(A)的比值,即捕获率=a/A×100% 。
漏报率:检验评估期间,参考标准观测到有某种降水现象发生,仪器未能识别该种降水现象的分钟数(b)占实际发生该降水现象分钟数(B)的比值,即漏报率=b/B×100%。
空报率:检验评估期间,参考标准观测为无降水现象发生,仪器识别有该现象发生的分钟数(c)占无降水现象分钟数(C)的比值,即空报率=c/C×100%。
错报率:检验评估期间,参考标准观测到有某种降水现象发生,仪器错误识别该种降水现象的分钟数(d)占实际发生该降水现象分钟数(B)的比值,即错报率=d/B×100%。
降水起止时间绝对误差:仪器观测降水开始(t1)(终止(t2))时间与参考标准观测降水开始(T1)(终止(T2))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之和,即降水起止时间绝对误差=|t1-T1|+|t2-T2|。
2.3 一致性分析
分别对两种观测方式记录某种降水现象起、止时间相差15 min或以内、15 min以上的现象次数和比例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完整性
由表1可知,陕西三种型号降水现象仪白天段和夜间段的缺测率均不足1%,特别是型号为DSG1的缺测率不足0.1%,陕西降水现象仪观测数据完整性为优。
表1 2018年陕西不同型号降水现象仪观测数据缺测情况统计
3.2 数据准确性
3.2.1 白天
(1)DSG1 由表2可知,该型号2018年降水现象仪捕获率平均为94.3%,漏报率平均为11.1%,空报率平均为0.26%,错报率平均为5.1%,起止时间绝对误差平均为143.9 min。全省捕获率<90%的站点有 7站,占总站数的20%。漏报率>10%的14站占总站数的40%,太白站漏报最严重,漏报率达51%。空报率>1%的有2站,占总站数的6%。错报率>10%的有6站,占总站数的17%,其中富平站错报最严重,错报率达21%。起止时间绝对误差超过60 min的有20站,占总站数的57%,绥德站起止时间绝对误差值为最大,达2 429 min。
表2 2018年陕西不同型号降水现象仪观测数据准确性统计
(2)DSG4 由表2可知,该型号2018年降水现象仪捕获率平均为为93.8%,漏报率平均为14.3%,空报率平均为0.84%,错报率平均为4.4%,起止时间绝对误差平均为59.7 min。全省捕获率<90%的站点10站,占到总站数的34%。漏报率>10%的站点12站,占到总站数的41%;其中佛坪、宁陕、石泉、安康4站漏报较严重,漏报率达37%。空报率>1%的站点有10站,占到总站数的34%。错报率>10%的站点有1站,错报率为24.2%,占到总站数的3%。起止时间绝对误差超过60 min的有15站,占到总站数的52%;其中山阳站起止时间绝对误差值为最大,达113 min。
(3)DSG5 由表2可知,该型号2018年降水现象仪平均捕获率为95.7%,平均漏报率为7.8%,空报率平均为2.01%,平均错报率为9.4%,起止时间绝对误差平均为2 315.7 min。全省捕获率<90% 的有4站,占总站数的11%。漏报率>10%的有10站,占总站数的29%,其中甘泉站漏报最严重,漏报率达37%。空报率>1%的有21站,占总站数的60%。错报率>10%的有1站,占总站数的37%,其中长安站错报最严重,错报率达50%。起止时间绝对误差超过60 min的有25站,占到总站数的71%,其中长安站起止时间绝对误差值为最大,达18 099 min。
3.2.2 夜间 由表2可知,三个型号降水现象仪夜间捕获率为91%~96%,捕获性能较好。
3.3 一致性分析
分别对降水现象仪与人工两种观测方式记录某种降水现象起、止时间相差15 min或以内、15 min以上的现象次数和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全省数据一致性分析,具体数据见表3。
DSG1 由表3可知,该型号一致性总的情况是:“差值小于15 min比例”为55.5%,“差值大于15 min比例”为44.5%。全省有19站 “差值大于15 min比例”超过50%,占总站数的54%,一致性较差。其中澄城站66次降水中,只有1次差值小于15 min,“差值大于15 min比例”接近100%,一致性极差。
DSG4 由表3可知,该型号一致性总的情况是:“差值小于15 min比例”为57.9%,“差值大于15 min比例”为42.1%。全省有13站 “差值大于15 min比例”超过50%,占总站数的45%,一致性较差。其中宁陕、石泉、安康三站“差值大于15 min比例”为最大,达80%,一致性极差。
DSG5 由表3可知,该型号一致性总的情况是:“差值小于15 min比例”为53.8%;“差值大于15 min比例”为46.2%。全省有15站 “差值大于15 min比例”超过50%,占总站数的43%,一致性较差。其中秦都站“差值大于15 min比例”为最大,达86%,一致性极差。
表3 2018年陕西不同型号降水现象仪观测数据一致性分析 %
4 差异原因
降水现象仪实现了对降水现象全天候连续观测,灵敏度高,比较真实地反映天气实况,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漏报、错报、空报、起止时间不一致、缺测等现象:由于天气现象较为复杂,加上采样区域局限性,雨滴过大过小,下降速度过快过慢,均会出现错报或漏报;飞鸟、飞虫、灰尘等影响光路畅通,遮挡传感器激光束造成虚假记录;供电故障、通讯故障、仪器故障易造成缺测。
天气现象人工观测白天为连续观测,夜间不值班,依靠判断进行记录,存在漏记现象;白天观测员不能时刻身处室外,也存在延后、简单记录等现象。人工观测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测站所有出现的天气现象。
5 评估结论
按照《降水现象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版)》要求:降水现象仪要满足识别准确率>90%的规定。因此,综合统计同时满足捕获率>90%、漏报率<10%、空报率<10%、错报率<10%、起止时间绝对误差<60 min、“差值大于15 min比例” <50%条件的共有20站:使用DSG1的有凤县、大荔、扶风、千阳、府谷等5站;使用DSG4的有白河、旬阳、南郑、柞水、西乡、汉台、洋县、杨凌等8站;使用DSG5的有三原、耀县、泾阳、周至、铜川、宜君、安塞等7站。由此得出评估结论:陕西共20站降水现象仪基本能满足业务需求,其余79站均需要延长平行观测时间。
建议厂家进一步完善仪器性能,优化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台站地面观测技术人员做好日常维护,确保仪器正常运行,为满足气象业务、气象服务以及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致谢:本文得到了全省各台站地面气象观测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