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孔镜治疗融合术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2020-07-01毕方杉尹天刘洋牛凯侯云杰陈文学赵兴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孔镜克氏椎间

毕方杉 尹天 刘洋 牛凯 侯云杰 陈文学 赵兴玮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老年患者常见的病症,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1-2]。患者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首要因素还是多度劳累,以老年患者为主要的患病群体,病症发作时腰椎间盘、纤维神经与髓核组织发生异常症状导致患者的腰部以及腿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因为现代生活中人们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导致长期坐姿、生活饮食不规律,外加先天骨骼异常因素引起的[3]。目前,对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采取的常规治疗手段都不是特别理想,无法有效保证患者的痊愈程度,所以为减少出现术后并发症,需要一种效果更为卓越的治疗方式,本次选取20 例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手术后的各项数据分析,探究椎间孔镜得的治疗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本院住院部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间20 名患者,为保证探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次选择的20 患者中男性13 例,女性7 例,年龄在51 ~67 岁,平均年龄为(63.16±1.35)岁,平均病程为(9.65±1.86)个月。

20 名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纳入标准为[4]:(1)患者皆提前通知,具有知情权。(2)所有患者满足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指标。

排除患者标准为[5]:(1)所有患者拥有清醒的意识状态,将无法保证自身意识清晰的患者排除在外。(2)患者没有其他的严重病症,将患有其他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在外。(3)若患者带有其它严重的慢性疾病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也将其排除在外。

1.2 手术方法

1.2.1 首先,患者在接受手术前,需要对其做好术前准备,使患者保持侧卧位,患者的病侧在上。

1.2.2 定位[6],在患者接受手术前,需要标记患者体表,将克氏针放在患者的椎间隙水平位置,数量为两根,然后使用C 臂机确定克氏针放置位置是否正确,克氏针正确位置应为患者上位椎体椎弓根以下,后缘中线与克氏针尖端位置对应。然后使用C 臂机确定第二根针位置是否正确,第二根位置应在下位椎体关节突尖部与下位椎突后上缘连线上,手术的进针点为克氏针的相交点。

1.2.3 手术过程,准备工作完成后,对患者正式进行手术,穿刺患者皮肤后对患者局部施加利多卡因麻醉浓度为百分之一,然后对患者的上关节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在突刺时要注意穿刺位置需要与冠状位形成30°夹角,保持与矢状位呈现70°的夹角,然后使用C 臂机确定穿刺位置是否正确,以及进针点是否与后正中线保持合理的距离。

1.2.4 通过C 臂机确定位置后,通过工作通道正式对患者并处进行治疗,首先插入椎间孔镜,通过椎间孔镜不断调整工作通道,辨认组织情况,确定位置后,使用器械将其突出位置除去,然后对患者各部位进行减压操作,修复纤维突破口[7]。

1.2.5 确定患者神经根活动情况,确定神经根自由搏动,腿部活动时患者神经根滑动后,清除工作通道,缝合伤口。

1.2.6 患者在接受手术后,需要注意防感染治疗,对患者使用抗生素防止患者出现感染,而且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不能立刻活动,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可以在辅具的帮助下活动。不可剧烈活动以免牵扯伤口,在接受手术1 ~2 天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恢复锻炼,对患者进行腰围保护下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恢复锻炼时,要让患者注意在术后三个月内,患者不可弯腰,并且禁止一切对腹部产生剧烈压迫的动作,保持大便通畅。

1.3 评价方式

观察患者术后状态,以手术前,手术后为分界线,对患者的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满分29 分,具体腰椎JOA 评分:(1)主观症状(9 分)A:下腰背痛;B:腿痛兼/或麻刺痛;C:步态。(2)临床体征(6 分) A:直腿抬高试验(包括加强实验);B:感觉障碍;C:运动障碍;(3)日常活动受限度(ADL)(14 分)。VAS 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评分法:0 分:无痛,1 ~3 分: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 ~6 分:中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7 ~10分:重度疼痛(疼痛导致不能睡眠或从睡眠中痛醒)]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式的优劣。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分析数据需输入统计学分析处理的应用专业软件SPSS 20.0,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如提示P <0.05 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手术前后JOA、VAS 评分情况(分, )

表1 患者手术前后JOA、VAS 评分情况(分, )

项目评分 例数 JOA VAS手术前 20 20.14±2.21 8.48±2.17手术后 20 27.21±2.11 1.54±0.68 t 值 - 10.348 11.235 P 值 - 0.000 0.001

2 结果

将得到的结果对比得知,经过治疗患者在JOA、VAS 评分上相较于手术治疗前显著具有优势,P <0.05,提示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分析内容如表1。

3 讨论

脊柱外科疾病对患者会造成难以忍受的病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老年患者常见的病症,它是指由于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或脱出,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及马尾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8-9]。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随着我国近几年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发生腰椎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治疗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常规手术方式由于造成的创伤口较大,并且破坏了中后柱结构平衡,因此很容易出现腰突症,再次手术成功率与第一次相比较低,造成常规手术效果不佳[10-12]。而且手术创伤口较大,会使患者大量出血,从而导致患者无论住院时间还是住院费用都明显增加,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后作用更小的手术方式,替代常规手术造成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出血量,缩短患者痊愈时间。而椎间孔镜技术作为微创手术[13-15],通过内窥镜对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内部患处进行观察,发现突出的髓核组织将其切除,在不影响周围正常组织稳定性的情况下,缓解患者病处神经压迫,以较小的创口治疗患者病症,有出血少、恢复快的明显优势,这种手术思路可以保证患者术后更快的痊愈,减少出现的并发症,因此对探索椎间孔镜的治疗效果明显。

对患者施术过程中,穿刺点是否准确以及镜下如何操作更为重要,穿刺角度需要与内侧壁为同方向,治疗医师需要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方式以及操作穿刺技巧,这样才可以保证定位准确。在本次研究中,对这20 例患者采取椎间孔镜治疗,取得的效果与手术前相比恢复效果明显,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椎间孔镜治疗,提高患者的手术恢复。

综上,椎间孔镜治疗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术后恢复方面,可以发挥明显优势缓解患者病症,可更好的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使用。

猜你喜欢

孔镜克氏椎间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腰椎间孔扩大成形在椎间孔镜技术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