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国强:建立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0-07-01杨国强
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机器人,像生产汽车一样准确地建房子,不仅可以让建筑工地实现零伤亡、高标准、好效益,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子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大量成本。采用“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造”的模式,探索生产方式变革,有利于加速推动传统建筑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建筑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定,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5427.3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5.93万人,减少2.44%。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7.01%,比上年降低0.16个百分点。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社会老龄化趋势加速,预计未来劳动力短缺问题会更加严重。
除此之外,传统建筑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作业环境“危繁脏重”,也面临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风险高、生产效率低、工人年龄老化、人员流动大、用工成本攀升等系列难题。建筑业大而不优,科技贡献率不高,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也已成为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拓展数字技术、智能手段为建筑业转型升级赋能变得迫在眉睫。
当前,建筑行业正积极推进标准化、模块化、工业化、装配化等新型建造方式,下一步还需要拓展数字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推动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用机器人建房子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我国建筑行业要加速应用建筑机器人产品和技术,亟须解决当前政策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未建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为此,建议研究制定覆盖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对人工智能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进行有效引导,在基础研究课题、产业培育和测试应用等环节提供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打通产学研用转化环节,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在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与推动全国市场准入方面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为建筑机器人的推广创造条件。
完善建筑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建筑机器人建造是有别于传统建造方式的新工艺、新模式,其产品研发、测试应用都亟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议由行业权威机构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研究团队、专家学者、骨干企业等力量,尽快建立建筑机器人建造的产品技术、施工管理、验收检验等标准体系,加速建筑机器人的市场化应用。同时,健全建筑机器人建造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证建筑机器人合规高效地在工地使用,不断提升建造质量。
引导建筑机器人快速试点试用,协助推广经验证后的产品、技术及设备。鼓励建设一批建筑机器人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为快速试点试用建筑机器人及相关智能化设备提供场景和条件。同时,联动行业协会等力量支持和协助将试点验证后的安全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推广使用,推动建筑机器人加速走向市场,实现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希望能将机器人应用与先进建造技术相结合,并最终形成全球领先的智慧建造能力。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不但可以为我们昼夜不停地建造安全、健康、美观、经济、适用和耐久的房子,而且还将被应用到物业管理、乃至医食住农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