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IPP评价模式在高职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020-07-01郭俐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评价

郭俐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学生掌握职业知识、技能和培养职业素养的主要载体,课程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重要保障和关键步骤在于课程评价机制。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课程评价的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同时课程评价要从课程背景目标、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教学效果全过程入手,是我国职教课改和发展过程中意识到的问题。那么如何构建一种适应高职课程评价模式,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发展的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利用CIPP模式理论,探讨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

二、CIPP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也叫决策导向评价模式是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比姆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提出的,CIPP是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个环节组成。其中,背景评价是对任务执行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价,服务于计划决策;输入评价是对任务合理性、效用性进行评价,服务于组织决策;过程评价是对任务进展过程中的活动进行记录、监督和检查,旨在改进和优化实施过程,服务于实施决策;成果评价是对任务执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估,服务于再循环决策。

CIPP评价模式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为决策服务,注重为决策提供有价值信息;第二,评价的目的在于不断改进;第三,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整合了诊断、改进和结论评价;第四,运作灵活,评价可以在任务规划期间、任务推进过程中、任务执行完成以后等环节灵活运用。

三、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评价现状

原有的评价模式操作简便,在教育评价领域拥有主导地位,近年来,开展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在该过程中,高职课程教学评价呈现如下态势:

第一,注重对课程实施过程各环节和课程实施结果并重的评价。无论是曾经的“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或网络共享课的建设,还是基于现有职教理念开展的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均注重教学各环节的评价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并重,同时还会根据课程教学进程的需要,实施分阶段、随时性评价。

第二,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应用。近几年,高职院校摒弃了传统的笔试考核的单一评价方式,而是更加注重整合多种评价方式,按照课程类型的实际情况,采取口试、调研、访谈、面试、作品展示和实操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

第三,注重发挥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社会评价组织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高职院校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积极调动企业、社会参与课程评价的热情和自主性,努力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多方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利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部分课程借助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建设和探索第三方课程评价体系。

四、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CIPP评价模式

按照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管理流程,故评价模式的建立围绕课程实施的4个主要过程,即背景评价指向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主要包括课程来源、课程定位、课程作用、课程目标等因素,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输入评价指向课程内容的合理性,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资源等因素,为课程实施夯实基础;过程评价指向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组织、任务完成等因素,为课程实时监控提供佐证材料;成果评价指向课程最终结果,主要包括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职业知识等因素,是课程教学质量的体现。构建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的评价机制,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

图1 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CIPP评价模式

(一)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CIPP评价模式的前提,主要关注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围绕课程来源、课程定位、课程作用、课程目标等4个指标进行评估,并做出价值判断为课程开发提供依据。其中,课程来源主要参考专业教学标准和企业调研明确的典型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课程定位要明确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主要包括课程是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拓展课以及它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作用明确课程对所属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目标要明确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程度,思政元素恰到好处融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的实际相适应,便于操作,同时也能体现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是CIPP评价模式的基础,主要关注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围绕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资源等4个指标进行评估,主要围绕课程设计的可行性、效用性展开评估,为后续的课程实施夯实基础。其中,课程标准结构是否规范,设计理念和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师资和教学资源是否配备齐备,教学实施和考核的可执行性;课程内容能否体现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能否及时将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流程等融入课程,能否将思政元素、安全规范融入课程;课程结构能否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突显模块化课程,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职教理念;课程资源能否按照教学要求提供齐备的教学资料,包括纸质版、电子版和网络资源,融线上和线下学习于一体。

(三)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CIPP评价模式的核心,主要关注教学过程的执行情况,围绕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组织、任务完成等4个指标进行评估,主要教学执行情况展开评估,为结果评价提供佐证材料。其中,教师教学能否利用现代化技术、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能否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程氛围;课堂组织能否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充分体现“三教”改革,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案例教学、场景模拟教学、探究式教学;学生学习能否按时完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展示自我学习成果,能否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能否独立完成任务,任务完成情况与标准之间的差别。

(四)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是CIPP评价模式的关键,主要关注教学成果的展示,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职业知识等3个指标进行评估,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形成了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重点关注课程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是否具备了典型工作岗位实操能力,能否将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能否积极参与技术开发、改造;学生是否具备了爱岗敬业、遵规守纪、团队合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学生是否具备了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五、总结

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课程开发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改变现有课程评价模式,建立了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课程教学评价。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确立了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标准,并形成了良好的评价模式。该种模式既符合专业教学标准和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对课程的要求,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真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推人才培养质量,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评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