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020-07-01孙正楷
孙正楷
(西南林业大学 生态旅游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4)
1 引言
中国保护地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那开始形成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文化部承担遗产资源保护职责的基本格局。此后,国内兴起建立保护地的热潮。在各类保护地中,都出现了不同级别风景名胜区。
由表1可见,各种保护模式都有其亟待改善的不足之处,中国现有保护地由不同的部门批准设立,有些是一个或两个部门负责,多个利益主体参与,结果是都想从中谋取发展利益,但都不想为利益带来的后果负责,没有统一的体系制度,各家有各家的评估评价标准,而且各部门间协调欠佳,管理、保护不及时没有很好的规划和规制,导致某些保护地没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保护地的生态环境没得到应有的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遭到破坏,提供的旅游产品单一、千篇一律,大多没有形成保护地特有的标志性特点,没有相应的旅游产品体系。
表1 中国五大保护地模式简表
注:作者根据文献整理而得
中国在2006年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工作,2017年9月26日经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20年将建成一批国家公园。在此关键时期,借鉴一些在国际上国家公园的建立相对成熟、资源相对和中国类似的国家的国家公园建设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法国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现状
法国国家公园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初的欧洲。到20世纪初,法国环境保护主要由一些名人志士所推崇:巴黎森林及水保护组织( Conservateur des Eaux et Forêts)的负责人Alphonse Mathey-Dupraz、多芬游客社团林业成员(forestier membre de la société des touristes du Dauphiné)欧内斯特·吉尼尔(Ernest Guinier)以及法国阿尔卑斯俱乐部(成立于1874年)和法国的旅游俱乐部(Touring Club de France)的成员(成立于1890年),他们都指出保护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领土和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性。1914年,由塞纳-马恩省委员会的网站和一些学术和艺术团体,在枫丹白露森林国家公园-第一个受保护的法国空间实现了伟大的保护政策。
法国本土的第一个国家公园-埃克兰国家公园 (Parc national Des écrins),历经三次更名,1913年名为le parc de la Bérarde(贝拉尔德国家公园),1923年名为Pelvoux(佩尔武国家公园),1973年最终更名为Parc national Des écrins(埃克兰国家公园 ),而Parc national Des écrins(埃克兰国家公园 )只是60年前法国国家公园建立的方法的延续。
目前,法国国家公园主要是按照2007年2月23日法令 ( Loi du 23 février 2007) 建立实施管理,法国国家公园属于法国自然公园体系。截至2017年,法国建成10个国家公园,7个在法国本土,3个在海外,主要分布在高山上,除了位于半山腰的塞文山脉国家公园、克罗斯港国家公园和半海洋半陆地的卡朗格峡湾国家公园,3个海外国家公园分别在法属圭亚那、留尼汪岛和瓜德罗普岛。此外,勃艮第和香槟地的森林国家公园在积极筹建中预计在2018年建成。
从2015年起,法国开始对国家公园进行了2015~2025年的科学规划战略—建立法国国家公园网,以此来明确法国国家公园的目标、优先解决的问题、资本收益和未来的法国国家公园的业务,为的是通过科学战略在科学领域为法国国家公园附属的法国生物多样性战略反思做出集体贡献,为欧洲国家公园的建立、管理做出积极的贡献。
3 法国国家公园的的成功经验
3.1 探索、保护发展自然、文化和风景遗产
法国国家公园首要目标是为了探索和保护自然、文化和风景遗产,主要措施是在国家公园 建立观测站和监测站,建立评价体系和制图等措施,来促进对自然、文化和风景遗产的探索与保护。在保护和管理方面,国家公园有自己的措施, 诸如派遣巡警(监视,监督记录)和行政警察(对核心区使用),以及其它的行动。目的是为了打击外来侵入物(EEE),恢复干燥的森林(留尼汪国家公园),重新引入某些物种(秃鹰,胡须秃鹰,山羊,海狸,海牛等)。
在卡朗格峡湾国家公园、克罗斯港国家公园、瓜德罗普岛国家公园或留尼旺国家公园等公园内,外来入侵物种已被认定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在这些地方重新引进法国大都市象征性物种的项目中国家公园取得了成功;比如引进高山和伊比利亚山羊,格里芬秃鹰,胡须秃鹰,欧洲海狸,马赛黄芪等,以及瓜德罗普岛国家公园内的大死胡同水域的海牛重新引入项目。
国家公园的公共机构还要履行有助于国际和欧洲遗产保护政策发展的义务,保持和加强与国外国家公园【如:意大利的Mercantour(梅康图尔国家公园)和Parco Naturale Alpi Marittime(纯天然的海上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的联系,以及通过国际组织间的跨境合作如欧洲国家公园(Europarc)网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合作以及一些保护性指令和措施:鸟类指令,栖息地指令,海洋框架指令,欧洲水框架指令,欧洲生物多样性战略, 拉姆萨尔公约等促进探索和保护自然、文化和风景遗产恢复、自然、文化和景观的原貌遗产保护政策的发展。
3.2 促进国家间的科学研究和知识共享
促进国家间的科学研究和知识共享主要是根据法国国家公园构成的特殊性提出的,由海外和本土构成。具体措施为通过跨区域、海外的数据库交换,数据生成,国家公园地图集,汇总说明等措施实现国家间的科学研究和知识共享,极大地促进了国家间的资源知识共享以及科学研究。该使命主要体现在阿尔卑斯山脉跨国国家公园的建立。
3.3 促进对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可行性方法的探索
该目标主要表现在与当地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磋商,帮助国家公园所在地对环境做出正确的行为抉择。实现这一使命的做法为国家公园提供技术资金的支持与当地人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和遗产保护(与当地农民形成的农业环境管护理措施)。
3.4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这个目标指出了国家公园排名对领土的利益优势,该利益优势有很多,可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atrimoine mondial de l’Unesco)、人与生物圈保护区(réserve Man and Biosphere)、绿色名录(liste verte)、欧洲保护区认证(diplõme européen des espaces protégés)的国际标签的利益,比如通过“思捷国家公园”来推广国家公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标签效益;又如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提供财政或技术援助,来促进留尼旺岛天竺葵的种植,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极大地改善了该国经济状况。许多国家积极开发国家公园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5 促进接待标准的完善
该使命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协调好国家公园的景观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和领土在客流量大的情况下带来的连续不断的影响,形成合适得当的治理而提出的。诸如,国家公园内的规划需要兼顾探索路线、标志、残疾人通道、避难所等,这些管理措施的初衷都是为了促进人与国家公园中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3.6 促进当地人参与国家公园的治理
在国家公园的项目创建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与当地人的关系,通过地方和国家磋商以及公众咨询让当地人参与国家公园的治理,保证当地人的利益。对于国家公园的公共管理机构,需要在章程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中自我完善。宪章草案是国家和地方磋商的依据,特别是地方和地区当局。一经法令批准,宪章将受到市政府的依赖,然后通过公园的公共机构和在地者之间的协议和合同来实现。
4 对我国构建国家公园体系的启示
法国国家公园鲜明的目标和现实性对我国建立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建成后的管理有实际参考意义,对我国国家公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法国国家公园的建立准确概括了国家公园创立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环境的保护恢复生态系统多样性,恰当地开展旅游带动经济,使公园活起来。应从国际、国家、地区角度来确定国家公园创立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国家公园的使命。
4.1 准确定位国家公园
首先通过法律的形式赋予国家公园权力,形成法律条文,建立健全国家公园体系,做到大方向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又根据地域特色做到因地制宜凸显特色达到不可复制的作用。国家公园带来的利益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价值体现在标签联动作用。国家公园是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最好体现,是实现保育、游憩、科研等的最佳场所,也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福地。国家公园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是独有的不可复制的,所以在建立的时候一定要精确定位,要具有代表性,有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标签。
4.2 完善的管理与保护体系
上下结合的管理机构和多方得利的绿色发展再加上体系化、规范化、区域化的法规、规划和标准,使得全民参与大保护,同时获取大保护所带来的利益。通过多方参与的绿色发展,切实从小处实现生态保护,建立生态共同体,形成绿色的发展模式,城乡建设绿色化,发展可持续化,可以切实解决城乡问题,并且实现乡村振兴,更合理化农村农业供给侧改革;最后形成合理化、标准化和体系化的法规、规划和标准,才会有助于形成推广标准并且切实指导实践,如此,就会减少很多负面的影响。此外跨区、跨省的统一管理能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统筹治理和多方得利的效果。当然,保护需要各方的科研人才建言献策,所以国家应该鼓励并加大科研的力度,打好保护体系的攻坚战。
4.3 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公园建设道路
纵观众多现有的国家公园多以自然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遗迹存在,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中华文化是发展特色国家公园的瑰宝,应该对自己的文化高度自信,建立独具特色的中国国家公园;辽阔的国土疆域,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地理植物奇观,再加上别具一格的人文特色。要建立具备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国家公园,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为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夯实基础。同时要发展中国式的评价体系,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人工智能,为国家公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4.4 跨区域甚至跨国的国家公园联合建设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迎来更多的是与多国合作,共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就国家公园而言,应该学习法国的良好经验来加速国家公园建立,这样管理体制才会变得更加的完善,国家公园才能越来越与国际化接轨。“一带一路”倡议倡导的是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谋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共建、共有和共享,保护地球生物圈多样性,同样也需要多国或跨国的合作,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应该秉持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建立国家公园,同时为形成国家公园网而努力。
5 展望
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以及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使得我国在建设国家公园时,要兼顾更多,担负的责任也愈来愈重,比如,明确国家公园土地的资产地位,指出国家公园的国际标签对土地、区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利益优势,同时明确国家公园对领土资产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利用当今的先进技术——大数据、智慧技术、人工智能等,建立区域乃至领土之间统一的评价和制图体系;促进科学研究知识的共享;建立具有名族和区域特色的政策供他国参考借鉴,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道路;积极探索研究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遗产,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法;致力于建设相对一致的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和接待的标准,为整个亚洲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地,此外,鉴于我国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和国土资源,要根据资源所在地实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和遗产、国土资源的保护政策,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和遗产保护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