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源生态小镇农旅融合发展概念性规划设计

2020-07-01车鑫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环线旅游者旅游

车鑫 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改善农村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发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旅游功能,成为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林源镇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西南部50公里处,面积404平方公里,镇内林场、草原面积广大,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交通便利,具有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诸多优势。林源乡村旅游发展主要集中在田间林中,在农业、林业资源基础上进行旅游景观改造。本次规划立足林源自然资源优势,并提出对林源镇自驾游沿线旅游功能区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总纲

(一)规划思路

在林源镇环线72公里公路基础上进行自驾游路线开发设计,对自驾游沿线进行一环、四区、五节点、二十景、分区扩展的概念性规划设计。

(二)规划时间及范围

2020-2023年,围绕林源生态小镇自驾游环线72公里沿线的旅游交通、旅游资源、生态农业园、土地绿道、接待设施等进行整体改造。围绕六井子采摘园、千亩黄花菜基地、长林村、瑞鹤庄园等核心吸引物进行自驾游环线概念性规划,详见图1-1。

图1-1 林源生态小镇旅游环线示意图

(三)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指导林源镇进行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概念性规划方案,规划在林源镇现有资源基础上,对旅游市场定位、旅游项目、旅游功能区及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指导的纲领性文件。

(四)规划愿景

第一阶段:2020-2021年,打造林源镇自驾环线旅游品牌,绿化环境并进行旅游功能区改造,预计投资金额1830万元。

第二阶段:2021-2022年,成为大庆市首屈一指的环线自驾游旅游项目,旅游接待设施完善,旅游功能充分发挥,预计投资金额2000万元。

第三阶段:2022-2023年,吸引黑龙江省哈大齐沿线自驾旅游者,打造黑龙江省知名生态自驾营地,预计投资金额2100万元。

二、规划主要任务

(一)农旅融合,打造品牌

林源环线自驾游是目前大庆市内唯一“环线自驾+生态旅游”结合的自驾线路,围绕林业、农业资源,以自驾游为主要旅游方式,进行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展各类休闲观光度假活动。不断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品牌形象,打造大庆首个“环线自驾+生态旅游”旅游品牌。

(二)吸引人气,提升价值

引入现代经营模式和旅游目的地管理模式,促进林源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开展特色生态农业旅游和自驾旅游,激发旅游者参与热情,聚拢人气,开发地气,吸引商气,创造价值[1]。

(三)整合资源,服务乡村

林源开发环线自驾游线路不仅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也是对土地、森林、物产、能源等多项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农民致富和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争取在规划期实现林源镇旅游收入突破5000万元。

三、开发现状

林源镇位于大庆市西南部,农业、畜牧业和生态林业资源丰富,沙质耕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超过20%。近年来,营造千亩以上片林、百亩以上片林10个以上,绿化护路林、高标准绿化村屯、绿化街道、绿化村屯公路等在大庆市乡镇发展中势头强劲。

(一)优势

林源镇距离大庆市中心5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路况设施良好,交通便利。本身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天然的农业、林业生态资源优势[2]。自驾游前期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对于大庆市居民具有一定吸引力。

(二)劣势

林源镇旅游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缺乏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休闲环境较差,对于旅游者体验影响较大。另外,旅游整体接待设施落后,旅游服务水平较差,成为旅游者反应比较多的问题。

(三)机会

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黑龙江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随着自驾车持有率的大幅提升,城市周边游成为短途旅游首选。各级政府对于发展农业旅游非常重视,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支持,为林源镇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威胁

休闲农业旅游同质化水平高,竞争激烈,没有特色的产品将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大同区其他乡镇也在积极开展农旅融合发展,对于林源镇本身的特色化开发提出了挑战。

四、规划总体定位与布局

(一)总体定位

“世外林源”主题定位突出,围绕72公里公路环线自驾游线路进行沿路旅游功能区改造,进行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开发设计,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旅游环境。

(二)功能布局

1.一环

72公里乡村公路环线自驾游。

2.四区

①绿色农业区:以六井子、东北野生花卉培育基地为主要吸引物,吸引生态旅游者、家庭旅游者和亲子游旅游者。

②休闲民宿区:以长林村为节点,打造野炊区、星空影院、帐篷天文营,开发农家乐、种植体验区、林下体验区、长林村采摘园等不同层次的住宿接待设施,主要吸引自驾游、团队游旅游者。

③自驾营地区:以瑞鹤庄园为核心打造自驾营地,完善现有设施,开展多种营地活动,打造大庆市首家自驾营地社区。

④湖上游览区:以南湖公园、对喜湖为核心打造湖景旅游项目,如垂钓、赏花、观景台、沿湖栈道、骑行公路等。

3.五节点

六井子采摘园、新村(四村)、长林村、棠谷、瑞鹤庄园。

4.二十景

①绿色农业区:苜蓿花海、六井子采摘园、东北野生花卉培育基地、黄花海、百花园、香氛农场。

②休闲民宿区:野炊区、星空影院、帐篷天文营、农家乐民宿、林下体验区、长林村采摘园、黑龙江美丽乡村示范点、种植体验区、尖山子森林氧吧花树区。

③自驾营地区:棠谷、瑞鹤庄园。

④湖上游览区:南湖公园、对喜湖水上乐园。

5.分区扩展

①沿各个节点及道路两侧,形成项目片区构造;

②景观外墙立面改造,统一风格,形成东北特色民居样式;

③沿路绿化改造,突出乡村风貌;

④分区进行沿路自行车租赁点、徒步补给站建设。

五、规划设计策略

(一)设计旅游标志

为了加强旅游品牌宣传及旅游目的地定位,突出林源旅游形象和资源特征,设计林源主题旅游标志,传播林源整体的农业旅游。

图5-1为林源旅游整体标志,旅游标志体现绿色生态、花木林源主题,绿色代表农业、黄色代表收获、红色代表交错的公路和林荫路,突出“世外林源”主题,传递田野意趣。图5-2为林源72公里自驾游线路标志,自驾游线路是林源核心旅游产品,交错形如中国结的环线公路,形成了整体的“游源”主题。公路交错形成的四个圆形图案象征着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四个区块,分别为“四区”。

图5-1 世外林源主题旅游标志

图5-2 林源72公里自驾游线路标志

(二)完善交通标识系统

林源镇目前在自驾游环线建设过程中缺少标识系统,如表5-1所示,将林源镇重要公路、路口及旅游项目作出具体标注。

(三)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

1.推进自驾营地建设

在农旅融合过程中,自驾游旅游产品作为林源镇的核心产品决定了在进行旅游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围绕自驾游产品配套设施提出具体策略。汽车营地是在交通发达、风景优美之地开设的,专门为自驾车爱好者提供自助或半自助服务的休闲度假区。主要服务包括住宿、露营、餐饮、娱乐、拓展、汽车保养与维护等[3]。林源镇目前具有大量的空地,可用于自驾营地建设。例如,在六井子采摘结束后,游客可以携带自己收获的农产品到野炊区打造独特的户外烹饪体验。通过 “烧包米”“烧黄豆”等让中老年人重拾儿时乐趣,突出林源镇农旅融合特色。还可以打造“汽车影院”“帐篷营地”,加强给排水系统改造,区分商品售卖区和主题观赏区,打造夜间旅游体验。

2.开辟种植体验区

城市居民到乡村去旅游的过程实际上是收获农耕体验的过程,通过农旅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例如在林源镇长林村-红旗林场道路两旁农田可以开辟种植体验区,在旅游者采摘休闲的同时,能够体验农业劳动过程,提高旅游者参与性。旅游者认领农田,每年都可以出租耕种,后续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与农户建立联系,了解农田长势和收成情况。

3.开展林下体验活动

旅游体验是通过参与旅游活动来实现的,目前林源镇的整体旅游活动都是采摘活动,对于产品的附加值发掘不够,旅游体验层次较低,难以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旅游消费。根据林源镇林业发达的特点,进行林地资源开发,建设蘑菇采摘园;还可以建设户外拓展区提供公司团体等进行团建活动安排;打造风力发电科普基地、互动体验区、亲子游戏休息区、指导儿童进行风车制作并在展示区进行展示。配备户外拓展设施、科普展览馆、讲解服务、电子导游机、风车制作工具等。

(四)打造乡村旅游节事活动

打造“林源生态采摘节”。林源镇长林村作为“黑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点”,集中进行乡村风貌改造,利用长林村农户大棚区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设置可移动售卖亭,方便季节性转移。除直接销售水果外,还可以出售鲜榨果汁、果肉沙拉、水果干等,夏季可推出冰饮、水果冰沙等衍生产品或旅游纪念品。还可以进行生态长廊建设,兼具观赏功能、科普功能和休憩功能。

打造“穿越花海来看你”花卉节。在六井子向西2.5公里处的东北野生花卉基地开展赏花、科普、展销活动,设计“花卉迷宫”增强旅游体验性。通过了解东北野生花卉品种及种植规律,体验东北野生花卉种植过程,可以提供学生团体或其他组织参观,开展研学旅行,加强科普功能。开展“百花丛中笑摄影艺术节”,以让旅游者将拍摄出的照片打印出来张贴在看板上,进行比拼竞赛,笑容最美风景最好的作品由旅游者投票产生,主办方提供奖品等。

(五)重视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打造“闯关东”文化名片。林源镇长林村大部分都是20世纪50年代闯关东过来的村民,围绕“闯关东”进行文化产品开发,建设文化长廊、文化馆、村史馆等,用村民的经历和故事让游客深入了解一段居民迁徙史。打造“闯关东”旅游名片,建设“长林村村史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动静结合的方式,打造“闯关东”情境体验空间,也可以让村里的老人“口述历史”,对于中老年客源群体来说,具有极强的文化吸引力和情感共鸣。

增加旅游产品附加价值。设计“香氛农场”主题体验区,在花卉园基地附近,主要吸引女性消费者和亲子旅游者。通过精油制作、干花制作、手工香皂制作、花茶制作、香薰蜡烛制作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配备设施有精油作坊、干花压缩、香皂作坊及花茶制作等工具,以及停车场、洗手间、休息区、互动区等。

六、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各省市地区政府都抓紧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文化融合、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吸收社会资本,有效配置资源,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途径[4]。文章在黑龙江省林源镇农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提出了林源镇“农业+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总体定位和具体设计策略,突出林源镇资源特色,进行旅游功能区建设改造。目前概念性规划局限在理念和设计阶段,之后具体落实规划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和实践检验,为科学规划和长远发展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环线旅游者旅游
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建成啦
美丽的川西小环线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行纪阿里大环线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