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平行进口汽车认证制度解析
2020-07-01杜永辰
杜永辰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汽车)》(公告〔2020〕8 号),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认证制度改革方向,尤其在如何执行国Ⅵ环保相关试验项目方面,调整力度较大。随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汽车)》,细化平行车认证项目及要求,调整为部分型式试验中的环境保护项目可采用“自我承诺+获证后加严抽查”方式代替型式试验测试,允许企业在自贸区内进行标准符合性整改等认证规则中的具体工作。平行进口汽车或将迎来新的“曙光”。但平行进口汽车产业发展,必须厘清行业存在的问题。文章以产品强制性认证角度为切入点,分析平行进口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为平行进口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1 进口汽车认证概述
2020 版与2014 版《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相比较,有很大的变化。通过完善认证制度,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提升产品质量,为优化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助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服务汽车强国建设,采取了多项重大举措,释放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以下5 个方面:1)实施便捷认证和结果采信,降低汽车行业制度性交易成本;2)厘清各方质量责任边界,保障汽车产品质量安全;3)对新材料新技术包容审慎,设立绿色通道鼓励技术创新;4)深化管理制度衔接,提升CCC 认证制度友好性;5)推动认证制度国际接轨,支持汽车产业“走出去”。
1.1 强制性认证模式简介
强制性认证模式分为基本模式和单车认证2 种。其中增加的单车认证模式为:因特殊用途或因特殊原因而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小批量用于生产和生活消费的进口产品,该模式为100%检验。而基本模式又分为量产车和非量产车2 种。强制性认证的基本模式为: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生产一致性和质保能力)+获证后监督。
1.1.1 量产车简介
量产车强制性认证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按照生产一致性检查方式进行,该种进口方式的特点为:1)每一批次无车辆数限制;2)型式试验项目按照2020 版认证规则要求,认证机构根据实施细则下达试验方案;3)同一车型,仅需对样车进行检验。
1.1.2 非量产车简介
非量产车强制性认证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增加了生产现场或口岸现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该种进口方式的特点为:
1)单批次进口有500 台的限制。
2)根据其符合性整改或改装情况又可分为3 类:
a.原车型获证。即平行车与中规车均为同一海外工厂用相同的质量体系控制生产的相同产品,平行车进口后,型式认证方面只核查与原车型的一致性项目,而后续监督采用一致性核查和抽样检测进行。
b.原基础车型获证。比如,平行车进口的某款车型来自德国工厂,中规该款车型来自南非工厂,在原车型获证检查内容基础上增加国家、地区、工厂之间差异所影响的项目。
c.原基础车型未获证。比如平行车的一些小众车型,中规车从未进口过,必须按认证规则进行全项型式认证试验。
3)非量产车在符合工厂现场跟踪检查要求的基础上,认证委托人在车辆出厂/进口前应向认证机构通报。认证机构应会同实验室按每10 辆随机抽2 辆(不足10 辆按10 辆计算)的方式进行结构和技术参数核查、部分非破坏性试验项目的检测,以确定产品的一致性,其中平行进口汽车认证属于非量产车认证部分。
4)平行进口汽车认证项目及要求。简化与环保相关的型式试验项目,对型式试验中的环境保护项目(具体为排放检测)可采用“自我承诺+获证后跟踪检查”的方式代替检测,允许企业在自贸区内进行标准符合性整改。
1.2 平行进口汽车的定义
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NCA-C11-01:2020》中,2.14 条明确定义:平行进口汽车是指在汽车生产厂商授权销售体系之外,由除总经销商以外的其他进口商从境外进口的汽车,与国内授权经销商渠道“平行”。简言之,就是中国的进口贸易商在国外经销商处采购,再销售给中国市场,与中规经销商平行。
平行进口汽车相比一般进口渠道并非专为我国市场定制,进入国内市场时往往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符合性整改[1]。平行进口汽车企业在申请认证车辆的一致性实施有效管理情况下,可申请取消非量产车认证模式下数量的限制。
2 平行进口汽车的现行状况
2.1 平行进口汽车发展现状
自2014 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49 号)首次提出“加紧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以来,我国主管部委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了“一平台四体系”为代表的可复制推广经验。截至目前,我国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区域已覆盖18 个省市,共确定试点企业179 家。平行进口汽车进口量从2015 年的5.7 万辆增加到2019 年的16.3 万辆,进口量占比创5 年新高,如表1 所示。各试点地区深入推动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平行进口汽车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集展销、金融、保险、仓储、物流、售后、改装、零部件供应等于一体的超1 500 亿元的产业规模,并实现了大量就业。据初步测算,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0 万人。
表1 平行进口汽车近5 年进口量统计表
2.2 平行进口汽车面临的问题
2.2.1 产品技术支撑困难
平行进口汽车企业均属一般贸易商,与中规车企相比,本身不具备汽车产品的研发、测试及生产的技术能力。伴随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进口产品的各项技术要求也不断提升,这也就对平行进口企业提出常态化的考验。CCC 认证制度是我国汽车进口的主要技术壁垒,加之,我国技术标准能力不断提升,一改我国标准体系沿袭欧标或美标的方式,自主制定的部分标准,对于平行进口汽车而言无疑是难上加难,如我国国Ⅵ阶段环保标准的全面实施日期临近造成的产业困局。
2.2.2 行业自律性不强
平行进口汽车企业均是“贸易经销商”,随着认证制度开放性发展,很多企业出于对利益的追求,钻制度的空子,忽视“事中和事后”监督监管的风险,给消费者、自身及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和经营风险[2]。
2.2.3 国际经贸关系的影响
我国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将对全球汽车贸易和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美国频频发动贸易战,两国互相加征汽车关税,平行进口汽车将面临货源短缺和价格上涨带来的份额挤压[3]。
3 平行进口汽车发展建议
平行进口行业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建议厘清其对进口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自然价值,从业者必须加强与第三方技术支撑的合作,深刻理解认证规则的要求,规范行业行为,对此提出以下3 点建议供行业及企业参考。
1)深入推进“放、管、服”制度,强化事后监督。
我国的汽车认证制度管理是多头管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监督管理机构应厘清责任界限、放宽准入门槛、加强顶层设计、利用信息化手段、形成结果互认、降低企业负担。同时,各主管部门之间应形成互动机制,在事后的监督监管方面可探索联合执法、结果互通互认及处罚结果统一应用等。2019 年七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促进平行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规范平行进口汽车登记管理,强化试点企业监督管理,切实加强组织实施[4]。
2)推进联盟制管理模式。
目前各试点企业所申报的认证车型重复度较高、货源渠道也有重复,造成认证资源浪费、企业负担较重。CCC 平行进口认证可以推进集团化认证模式,鼓励平行进口试点企业形成联盟或集团,形成申报车型资源共享、技术资源共享、改装厂资源共享、认证成本分摊、认证责任主体可靠的平行进口集团。
3)深化平行进口个性化定位。
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的兴起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内外同类或同款车型的巨大价格差,在保障平行进口汽车贸易商的合理利润之后,仍可以普惠消费者;二是与中规车相比更为丰富灵活,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车型和配置,是进口车市场的必要有益补充。这两方面是平行进口汽车经历了充分的市场自由竞争后仍得以存活和快速发展的根基。企业应优化汽车进口产品的选择,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强制性认证管理的要求,符合我国标准法规,加强产品技术达标的咨询、摸底试验和规范运营,这些是保障平行进口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4 结论
平行进口汽车行业自产生以来,一直作为进口汽车市场的有益补充,各方政策环境总体向好,市场规模得以快速扩大,消费者对平行车的认知认可度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章通过对平行进口汽车认证制度的了解,并对平行进口企业无技术支持的“贸易商”属性、行业发展需要规范、经贸关系对其资金和供应的影响等问题的存在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一个新产业出现的种种问题其实都是其发展、成长过程中摸索、反复的自然现象。平行进口行业的健康发展,应关注我国进口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加强与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合作,在准入规则下规范行业行为,以上建议仅供行业和企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