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研究
2020-06-30王鹏
王鹏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大众保险意识的提升,保险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互联网经济发展迅猛,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对国内保险公司运营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平安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概况及其经验进行剖析,结合当前国内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益于国内保险公司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3-0241-02
0 引言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内保险公司进军国际保险市场,国外保险企业跻身国内相关领域已成为常态,保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保险业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由于其负债经营的特征和经营风险的特性,保险公司对财务风险特别敏感和脆弱,再加上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保险业相比,国内保险公司在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方面存在不足,这使得国内保险公司在新时期的经营发展中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本文以国内保险行业中在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方面有一定优势的平安保险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其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旨在为其他保险公司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1 平安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概况
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即保险公司由于内部财务管理不合理,使得负债融资失当,导致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的可能性,从公司内部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其主要体现在筹资、投资及资金回收3个财务活动环节中。平安保险公司在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从中国平安官网和网易网财经栏目搜集该公司近5年年报与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得出:①近5年该公司承担的债务有所减轻,长期偿债的风险也有所降低,同时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提高,使其筹资风险进一步降低。②近5年该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呈现升降波动趋势,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该公司收益水平在逐年提升,側面证明其风险在增加,在投资方面还有较大的风险。③近5年该公司资产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变化不大,表明其资金回收水平较为稳定,且受经济下行、股市波动等影响,其运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有所减少,短期偿债风险进一步增加。
2 平安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经验
2.1 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
平安保险公司在运营发展中,一直将财务风险的防控与管理放在公司经营的核心位置,并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特点来健全完善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该公司重视财务风险管理与经营活动同步发展,其建立的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平安保险公司管理团队整体上对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将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传达到公司各部门和各基层公司。
2.2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合理
平安保险公司财务部门在现有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的风险控制系统,建立起了相应的财务内部管控体系。同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同样注重财务内部控制理念在基层部门单位中的渗透,进而统一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各基层部门的内控目标,使得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效率进一步提升,也使财务风险管控3道防线之间的联动更为高效,从而起到帮助公司避免财务风险的作用。此外,该公司还注重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各地分公司在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将财务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其中,注重提升员工应对财务风险的意识和素质。
2.3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健全
平安保险公司结合当前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立了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将财务指标作为判断公司经营中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的标准,并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警示。在上述预警机制指导下,平安保险公司风控部门的相关人员将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规划、企业年报等作为原始资料,从中选取重点的财务指标,经过运算、对比,获悉公司财务变化,判断是否应该预警,若可能发生财务危机,就及时对相关负责人员作出警示,并进一步分析潜在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2010年,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一度下跌至136.2%。进入“偿二代”体系,退保风险偏高,该公司正是得益于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进行权益融资,注入资本金,才有效地规避了财务风险。
2.4 合理进行资本结构调整
当前,国内保险公司在行业内部面临着业务同质化严重、恶意降价等竞争,在行业外部融资、投资过程中遭受其他金融行业的挤压,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平安保险公司在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对自身业务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也不断调整其资本结构,使得公司扩大收益的同时也稳定了偿债能力。此外,该公司在再融资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优化资本结构,保证公司偿付能力充足,做到长久可持续地经营。
2.5 注重投资风险识别防控
平安保险公司结合自身负债和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保险资金投资决策准则,根据资金的来源及运用特点,结合负债类型要与相应资产类型相匹配的原则,确定投资方向,筛选投资对象,规划投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盲目投资引发的财务风险。在投资过程中,平安保险公司通常会将投资对象进行组合,通过组合投资来增加投资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分散非系统风险,并提升偿还短期债务和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2014年前后,该公司提前加大了对政府债、铁道债等高收益另类资产的投资,通过多种渠道提升了投资收益,实现了低利率下的高收益。
3 国内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不足
3.1 财务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长期以来,国内保险公司尤其是基层分公司普遍存在着重视业务量、轻视风险防控的思想,将高业绩的保险销售员视为“精英”,而将保全、核保、内控等人员视作“内勤”,因此这些基层公司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团队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激励措施,导致精通财务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3.2 财务数据失真较为严重
财务数据失真是我国保险企业的共性问题。由于国内保险业起步较晚,长期以来监管处罚体系一直不太健全,再加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社会风气不好,经营环境不良,保险公司为提高知名度,提升竞争力,往往会虚报业绩和收入,致使财务数据失真。目前,尽管国内保险业建立了统一的监督体系,但对财务数据的督查力度还不够,且很多情况下评估机构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和待评企业“合作”,进而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3.3 资金利用率有待提高
保费是保险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其潜在的债务主体。国内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视业务量提升、保费收入增加,轻视资金投资利益扩大的问题。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资金利用率高居90%左右,而国内仅徘徊在50%附近,平安保险公司也是如此。目前,平安保险公司的投资产品仍以证券、基金等为主,而且投资规模不大,品种相对单一,因此收益难以大幅提升。
4 平安保險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对国内其他保险公司的启示
首先,应健全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风险管理战略的基础上,重视自身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同时还应该规范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加强财务风险的事前识别、防范和事中控制工作。其次,应建立适合自身经营发展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高层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对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认识,结合公司业务发展状况和财务内部控制需求,进行财务组织架构的调整,增设内设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做好岗位分工和责任落实工作,同时也要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合理配套的制度作保障。再次,应健全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在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上需兼顾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选取,在财务风险预警的效率上需加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以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此外,要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从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减少或消除财务数据失真问题,同时还应加强对基层财务人员的考核和审查工作,奖优罚劣,对相关人员产生激励效应。最后,还应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率,一方面要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做好自身资本结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上市保险公司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要从资本结构最优的角度来规划自身的再融资行为,以确保偿付能力稳定,降低财务风险。
参 考 文 献
[1]肖文彦.X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讨[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5.
[2]侯芸芸.关于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21):48-49.
[3]陈越.我国保险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7(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