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理教学要唱好“五步曲”

2020-06-30王发成张硕张强

关键词:高中数学

王发成 张硕 张强

关键词:高中数学;优课展评;思维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4-0054-03

2019年12月,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省数学会联合举办、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承办的“京津冀”高中数学高级教师优质课展评与观摩活动,异彩纷呈,深受专家评审组好评。下面,笔者汇总专家组意见和建议,结合具体课例做简单点评,以期抛砖引玉,供同行们参考。

一、现场展示课的主要亮点

本次活动的展示课共涉及到两个课题,分别是人教A版必修5中“1.1.1正弦定理”和“1.1.2余弦定理”。每个课题均安排有14位高级教师,分别借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同层次不同班级的学生现场做课。从整体上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从教学过程看,基本采用“问题驱动”方式开展教学。课堂中,多位老师以定理的“发现→证明→应用”为主线,从发展思维的角度,设计成逐层递进的“阶梯式”问题,将知识点镶嵌于“探究”中,沿着学生的认知轨道展开教学。

2.从教学方法看,基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课堂中,能够基于“生本教育”理念,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学评教”等原则,实施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合作学习、课后智慧学习,讨论交流已经成为教学常态。

3.从教学思路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在定理推导与证明过程中,能够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如特殊化、一般化、类比、数形结合等,思维发展脉络清晰。这使得整节课的架构更加枝繁叶茂,丰满有力。

4.从信息化视角看,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这是“互联网+”视角下,教师素养的良好体现,符合智能化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实效性。

二、值得注意并深入研讨的问题

正弦定理隶属命题教学范畴。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将命题还原为一个具体问题,然后以这个具体问题为逻辑起点,沿着“导入、证明、解释、整合、应用”的基本套路组织展开学习活动,其本质是“弱化抽象关系”。重点评析两个环节:

(一)导入环节——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起点

奥苏贝尔说过:“教育学的一切原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我们要弄清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把它作为教学的起点。”例如,关于正弦定理,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的认知基础是什么?”

基础一: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和证明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

基础二:平面向量的运算。从新教材的逻辑体系上看,更加凸显向量在教材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向量的工具性及其应用的系统性。事实上,运用向量运算推到正余弦定理,是向量知识应用的典型范例。向量法的关键是从三角形这个“闭环回路”中,联想到式子:。若“移项平方”,可推出余弦定理;若引入一个与某边垂直的单位向量,求数量积,就推出了正弦定理。这个式子学生容易想到,也是正余弦定理向量证明的共同切入点,也能体现出思维方法的一致性。

正弦定理是单元起始课,要用好“章头图”,建议用简短的引言让学生明白学习本章知识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愿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直角三角形进行了定量研究,如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关于一般三角形,只是对内角和、面积等少量知识进行了定量分析,更多的是定性研究边角关系,得到了SSS、SAS、ASA、AAS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给定三角形的三个角、三条边中的某些元素,这个三角形就是唯一确定的。”

到高中阶段,学生要对一般三角形进行定量分析,也就是解三角形。对应着三角形全等判定,就出现了需要定量研究的4个基本问题:

(1)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解三角形;

(3)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

(4)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导入”是首要环节,关系到能否用最短时间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尽快进入深度思维。有教师提出“科学家如何测量地月距离?日地距离?”并播放视频,展示“金星凌日”现象,介绍我国的“天琴计划”。这种视频导入法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且内容丰富,学生不仅知道“定理的学习是有用的”,而且能从中得到快乐体验,记忆深刻且全面。但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前后呼应。教材上采用“命题发现”式,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入繁的认知规律。

首先,是在学生熟悉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得出边角之间的正弦关系,即数学表达式。但对于偏离“预设”程序的其它“发现”,如学生得出边角间的余弦关系,即:cosA=,cosB=,从而,不要直接舍弃。建议用简短的语句智慧处理,如“这里虽得到了一个类似正弦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但它不具备正弦定理那种完美的结构特征,也不能推广到一般三角形中去应用,故而没有研究价值。”目的是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让课堂焕发出“动态的活力”,但注意这个过程不要复杂化。

其次,是将上面的式子推广到任意三角形中,验证是否仍然成立。但是,在所有三角形验证是不可能的,这就引出“分类验证”。这里,需要停顿一下,留点时间让学生去初步感知定理完美的结构特征,初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对称美、和谐美。随着教学展开,要不断地解释、剖析和强化定理的本质属性。例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动手画出三角形,实际测量它的三边和三角,通过计算进行实验验证;也有教师用几何画板验证,直观感知,完善猜想。

(二)证明环节——正视学生的能力基础和思维方式

定理教学的核心是发展思维,关键环节是“推导与证明”。一般地,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理清证明思路,认真剖析切入点和主线,归纳步骤;二是揭示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学生亲历证明过程,积累活动经验,这比掌握一个结论更为重要;三是对某些重要定理或公式,宜从多个视角,采用多种方法推理或证明。教学主线要清楚,环节要做到清晰而自然,要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学习形态。无论是呈现定理背景,还是解释数学表达式、剖析定理本质,都要做出学生更易接受与理解的活动设计。

例如,关于正弦定理,学生一般会有四种较为典型的思路:

1.几何法:如图1,在一般三角形(分锐角或钝角三角形两种类型)中,验证正弦定理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作三角形的高,拆分为两个等高的直角三角形,体现的是划归思想。但是,在展示学生思维品质的现状时,我们有的教师驻足时间不够。例如,“为什么要做高?你是如何想到的?”“你是如何想到的证明思路?”等等,这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问句,是在挖掘学生思维结果的潜在价值,这里会生成出新的教学资源,应该成为定理教学重点关注的地方,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和足够大的思维空间。

2.借助三角形面积公式证得结论:

2S△ABC=bcsinA=casinB=absinC;

3.如图2,通过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将任意三角形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a=2RsinA,b=2RsinB,c=2RsinC;

4.向量法:如图3,用向量法证明的关键是作单位向量与向量垂直,再利用数量积运算:即可.

分析:定理教学重点是推理与证明的思维过程。几何法是以逻辑推理为工具进行演绎证明,而向量法是利用向量运算解决问题,两种方法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的,不可偏倚。让学生从不同的数学角度看问题,经历多种方法的推导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属性的知识体系和不同的工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锤炼思维品质和能力。另外,表征出角的正弦后,教师怎样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如何才能得到简洁而自然的证法?怎样对不同证明方法进行筛选和优化?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推广与引申、比较与鉴别,并自动将新学定理“同化”或“顺应”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

总之,定理教学既要关注教学环节的衔接、例题的配备、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这些基本环节,更要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引领学生走进艰难困苦的证明过程中来,最佳方法是在证明过程两旁分别书写出“基本步骤”和“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深度体验问题解决的程序性和探究过程的策略性。高水平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要研究“何由以知其所以然”,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还数学思维教育之本色。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