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飞联想与想象 探求桃源秘密

2020-06-30秦晓静

关键词:联想想象初中语文

秦晓静

关键词:初中语文;联想;想象;理想社会;期待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4-0032-03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初读文章,读懂大意

师:“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记事、写景、状物、抒情,也可阐述观点。《桃花源记》属于这其中的哪一种呢?

生:记事,记渔人访问桃花源的事。

师:请大家从渔人角度梳理下文章内容。

生(杂):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三、细读文章,读出丰富内涵

(一)探访桃花源

师:联想与想象是基本的阅读方法,现在就用这种方法细读渔人探访桃花源的句子。大家默读,同时联想和想象,体会桃花源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桃花源环境优美,你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师:将你联想和想象内容表述出来,比如“土地平旷”,你能联想到怎样的情景?

生:平是平坦,旷是开阔、宽阔。开阔表明土地很多。

师:我能想象出目之所及是一望无际平坦的土地,进而联想到平坦有利耕种,有足够多的有利耕种的土地,这对农耕时代的百姓来说是很富有的。语句表面写桃花源环境优美,但借助联想和想象,“土地平旷”立刻变得丰盈起来。这是在写桃花源人很富足。按这个思路,一字一句地读,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

生:“屋舍俨然”,我能想到房子很多,想到房子建得整齐,建得美!

生:我联想到曹植的《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曹植笔下的百姓是没有栖身之地的,桃花源的人都能有安定的住所。

生:“良田”表明土地肥沃,说明有好收成;美丽的池塘说明不用担忧灌溉和养殖,茂盛的桑树说明可以养蚕,穿的问题不用愁。“之属”意思是这一类的,可以联想到类似植物种类很多,表明种植业很发达。

生:“阡陌”是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中间有小路交错相通,良田是分割成一块块的,表明家家有地。

生:“鸡犬相闻”,“相”是互相,你家有,我家也有。家家有鸡有狗,可以联想到还有猪、牛、羊,表明畜牧业发达,畜牧业发达意味着种植业发达,粮食富有。

师:桃花源人人有地有房,家家有鸡有狗。我们先读出语句“写了什么”——桃花源环境优美,借助联想和想象读懂“写的是什么”。

板书:人人富有

师:继续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方法一字一句地读,桃花源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桃花源的人问渔人从哪里来之后,马上拉着渔人说:“到我家去。”摆出酒,杀鸡,做好吃的。桃花源的人与渔人初次相识,却像老朋友那样招待他,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师:桃花源人人热情好客吗?

生:是的。“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各”字是一家一家挨着请客,而且是“皆出酒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师:非常好。我们先读出语句“写了什么”——桃花源人款待渔人,借助联想和想象读懂“写的是什么”。

板书:人人热情

师:桃花源还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其中往来种作”“往来”表明有来有往,络绎不绝。“种”是耕种,“作”是劳作,人们有来有往,各做各的一份事。

师:我们在联想和想象时,可以直接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也可纵向将文字前后勾连想象。这样让联想和想象更立体、丰富。比如,我们可以将桃花源人最初来这的环境与现在的环境联系起来,对比想象。

生:原来是“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是荒凉的。现在桃花源美丽、富足,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师:这份美好和富足是桃花源人自己创造的。

《大道之行也》中,孔子说理想社会的一个特征是“男有分,女有归”,意思是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归宿。孔子还说:“力恶其不出于己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人都愿为公众事务竭尽全力,不只为自己谋私利。桃花源由绝境到如此的富足、美好,就是因为每人都竭尽全力。

我们先读出语句“写了什么”——桃花源人往来种作,借助联想和想象读懂“写的是什么”。

板书:人人勤劳

师:桃花源还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幸福,因为老人和孩子都怡然自乐。

师:只是所有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吗?

生:应该是所有人都快乐。老人和小孩是弱者,他们能怡然自乐一定是“往来种作”的能劳动的青壮年保障了他们的快乐。他们让所有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乐”,他们自己当然也快乐。

师:孔子在《大道之行也》中说:“不獨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意思是不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育自己的子女,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孩子能健康成长。失去自己亲人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所有人都可以怡然自乐。我们先读出语句“写了什么”——桃花源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借助联想和想象读懂“写的是什么”。

板书:人人幸福

师:回顾下,我们读懂语句的过程:运用联想和想象,先读懂语句“写了什么”——优美的环境、劳作的人群,怡然的老人和孩子,热情款待渔人的桃花源人,进而读懂“写的是什么”,这是在写桃花源——人人富有、勤劳、热情、幸福。

作者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美好的社会情态。这和孔子用理性语言勾勒的大同社会一样,这是个理想社会。你愿意在这理想社会生活吗?

生:愿意。

师:这样美好的地方,渔人也很想再次找到,可怎么就找不到了呢?

猜你喜欢

联想想象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快乐的想象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一生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