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20-06-30吴培飞

计算机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吴培飞

摘  要: 现代工匠精神是技术追求、职业认同、道德诠释以及人格升华的内在统一。高职教师作为传承工匠精神的主力军,对培育工匠精神至关重要。文章通过解读工匠精神及深入剖析高职教师发展困境,探寻工匠精神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在工匠精神视域下,从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共同体、教师主体等途径引领高职教师专业新发展。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 高职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0)06-112-04

Abstract: The spirit of modern craftsman is the inherent unity of technological pursuit, professional identity, moral interpretation and personality sublimation. As the main force to inherit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and deeply analyses the predica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craftsman spirit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aftsman spirit, through system construc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raftsmanship spiritual community, and teachers' main body, guides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new develop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raftsman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0 引言

目前,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还没有形成很一致的认识,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中较为典型的观点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从职业的产生、发展的角度界定工匠精神的内涵。王丽媛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包括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和“专业、敬业”五个方面内容[1]。庄群华认为,工匠精神包括“三个内在精神”(即崇尚劳动、爱岗奉献的敬业精神,酷爱本行、持久坚守的执着精神和用户至上、服务社会的公共精神)和“三个外在精神”(即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业精神和不拘一格、巧夺天工的创新精神)[2]。

第二类是从工匠职业内容的角度界定工匠精神的内涵。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的手工业劳动者,在中国,工匠又被称为手艺人,主要是指熟练掌握某一门手工技艺为谋生手段的一类社会群体,包括木匠、鞋匠、铁匠、织布匠等[3]。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艺匠人在从事职业活动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4]。持有这类观点的学者,将工匠精神聚焦在手工艺匠人身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匠人”不仅包括手工艺匠人,还包括制造业、农业、服务业、航空业等一系列从业者,他们身上同样具有工匠精神。

第三类是从工匠生存、发展的角度界定工匠精神的内涵。孟源北、陈小娟认为,工匠精神应包括思想层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保持认真、负责、热爱的态度和精神理念)、行为层面(勇于创新、持续专注、注重细节)和目标层面(指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三个层面[5]。

通过上述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解释,可以推知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耦合关系。高职院校是培养现代技术、技能人才( 即现代工匠) 的主要阵地,并且还是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場所。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尤其是用来指导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有效地传播和培育工匠精神,培养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目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1.1 专业精神与动力不足

专业精神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心理能量支撑,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调查发现,很多高职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但面对高职学生时,感觉自身教育热情是对“牛”弹琴,英雄无用武之地,很多教师坦然自身对待高职学生尽职尽责,使尽浑身解数,做到了应有之责,但最终结果是付出付诸东流,没有得到高职学生的回应,这种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的结果挫败了一些高职教师的教育热情和信念,高职教师的所有劳动成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但一些高职学生的素质让高职教师爱莫能助。

1.2 教育理念不够先进

教育理念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先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为适应经济化、智能化、信息化时代对高职教育的挑战,高职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因为“高职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职业性知识在职业实践活动中运用的能力,又要能够运用职业教育学、教学法及专业教学论实施职业教育教学”[6]。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用先进的职教理念武装教师头脑,从根本上强化高职教师的教育意识。

1.3 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精深的专业领域知识、广博的职业教育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从调查看,一些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缓慢、结构单一、实践知识较弱。一些高职教师培养培训方式落后,利用假期进行的片段式短期培训流于形式,存在功利化现象;封闭办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经验缺乏;高职生源年年不设门槛的准入制度,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开设课程种类烦琐,课程更迭频繁,致使一些高职教师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深入企业实践以及开展教学研究。诸多因素导致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薄弱。

1.4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更加凸显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由此赋予高职教师独特的特点是其必须具备突出的专业实践技能。这种专业技能是“教师个体在教学、科研、指导学生等工作中解决实际专业问题显现的综合性能力”;这种能力难以通过一心只读圣贤书获得,而是源于“生活经验、工作体悟、企业实践活动及工作反思”[7]。

基于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除了宏观制度及政策的外部限制和约束外,还需要一种精神的指引以达到内部的和谐转变。因此,要想走出发展困境,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呼唤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

2 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

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侧重探讨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动力支持,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为此,从工匠精神理论出发提出以下对策。

2.1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培育“工匠精神”的制度体系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成长空间和复杂的机制,需要政府提供协调和规范政策制度。因此,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撑,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不断提升高职发展保障水平。第一,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政府引导,宏观调控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人才标准相适切的财政投入政策,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第二,完善社会力量投入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集中和整合社会力量出资兴办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拓宽筹措高职教育资金渠道。第三,健全高职就业和用人保障政策,各级政府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第四,不断修正职业教育法,弘扬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知识观、技术观、创新观,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树立职教兴国理念,从根本上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意识环境,为工匠精神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宏观社会环境。

2.2 加强校企、校际合作,构筑“工匠精神”品质的外层系统

“工匠精神”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的品质决定了高职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整合外部资源、为我所用,实现自身能量的交换循环。

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兄弟学校方面的合作交流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层系统。规范和激励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院校联合,共同致力于解决高职长期办学无“职业”的特性瓶颈,发挥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作用,引导企业行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带动高职教育发展,实行企业承担促进高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社会企业定期组织实施高职教师教育培训、对接高职院校和教师实践岗位,建立以教学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培训,赋予社会企业承担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延伸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课堂,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借助社会力量提升高职教师素质。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形式,如高职教师挂职锻炼、定期培训、观摩指导教学、专家交流等方式,组织教师在校内、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丰富企业行业实践经验;与知名企业共同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高职课程,不断强化高职教师教学实践性。

2.3 加强教师间的团结协作,促成“工匠精神”共同体的形成

“工匠精神”共同体有助于汲取教师群体智慧、形成合力,教师主体相互依存、互助共生、和谐发展。相同的职业发展场域、相似的职场情境,是高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学习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与同行交流切磋教育教学智慧,如解决备课中的重难点、课堂机智心得体会、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彼此分享借鉴,不断丰富教学智慧,最终形成高职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与魅力。

为此,需要建立教师合作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有效凝聚教师力量,通过自组织形式形成教师共同学习机制及教师之间的合作补偿机制,通过发展高职教师共同体助推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塑造高职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高职教师的凝聚力和职业归属感”[8],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奠定精神基础,从根本上消除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孤立无援、孤军奋战带来的无力感和倦怠感。高职教师团队凝聚力和归宿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精神和灵魂的栖息,能够有效消解来自各方面负面环境因子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掣肘作用。其次,正确定位、认识自己、认识学生。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素养在于正确定位自己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形成良好的心态和较强的职业教育认同感与信念。再次,开展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解疑分享;教师间评学评教观摩学习, 形成教师间互帮互带,共同提升教学技能的平衡环境。最后,高职院校顶层制定关注高职教師专业发展的制度政策。

2.4 积极探索,构造“工匠精神”个体成长空间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如何内化为个体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指引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之路,自我成长、自我进步是发展的注脚。

高职教师作为独立发展个体,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始终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高职教师主体不断获取知识、强化能力,优化教育教学实践场所,立足课堂教学。表现为高职教师对自我专业成长的认知、教学实践反思的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从根本来说是教师个体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首先,提高自我认知是工匠精神个体成长的关键,高职教师作为发展主体在实践教学场域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主动参与,从根本上实现专业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之态。新手高职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时机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来自企业具有较高技能的教师,鼓励其通过各种途径,如进修、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开展讲座等提高对职业教学的认识;业务熟练的教师可以通过研修,提高学术水平,增强职业教育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为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使高职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用动态、发展的观点看待自身专业成长。首先“凭借校企合作、兄弟校技术支持等机会,拓宽自我教学发展视野,构建、生成实践教学技能”。其次,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阵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要善于观察、管理课堂,不断总结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反思课堂实践。最后,借助职业技能大赛提升高职教师素养。

3 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承担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使命,更重要的是要在该精神的指导下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德才兼备的中国优秀现代工匠。用工匠精神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两者在逻辑关系上契合的结果,是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将进一步通过拓展研究内容,增加研究深度;加强实证研究的力度和规范性;系统考虑工匠精神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加强对工匠精神培养研究,以便能够为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 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1-95

[3] 庄西真.多维度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7(5):92-96

[4] 张邵阳.东北振兴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报,2016-03-29(4).

[5] 孟源北,陈小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J].职教论坛,2016.27:16-20

[6] 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36-41

[7] 张桂春.职业院校实践课教师教学素养研究[J].教育科学,2009.12:68-71

[8] 曾茗.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45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