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人都将远程办公
2020-06-30谢幺
谢幺
世界上最早的办公室
西方最早的办公室在宫殿或庙宇里,存着大量卷轴。东方最早的办公室大概是在朝廷,大臣们每天凌晨五六点起床,打卡上朝,开个早会,吃个朝食,然后上班。除了皇帝能在家办公,其他人都得老实回各自机关单位,李白回翰林院,狄仁杰到大理寺,和珅去军机处。没办法,资料文书都写在羊皮纸、竹简、草纸上,得集中存放,否则每天来回运资料得多累,还浪费时间,所以大家牺牲空间换时间。
工业革命尤其流水线发明之后,工人也有了“办工室”,每天准时到岗,集中上班,工人们同样用空间换时间(效率)。
办公室的出现,主要因为生产资料不便携,远距离无法交流协作,不得不肉身聚在一起。往本质上说,时间与空间不可兼得。
19世纪20年代,由于空间阻隔,在外出差的美国画家摩尔斯没能跑赢时间,见妻子最后一面,心中埋下阴影。几年后,41岁的他在船上遇见电磁学研究者亨利,得知电流能控制磁,又能瞬间传到千里之外 ——“这……不就可以传递信息了吗?”他放下画笔,转身投入“用电传信”的研究中。1844年,摩尔斯从美国国会申请到3万美元,一条64公里的电线从华盛顿延伸至巴尔的摩。他坐在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激动到手抖,拍下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人类被束缚在时间和空间里几千年,终于挣出一道口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口子越撕越大。正所谓“偷懒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伟大动力”,有了电话这个好东西,自然就有人想拿它来摆脱通勤之苦。据民间编撰之史料《维基百科》记载,在1870年前后,美国就产生了利用远距离通信来远程办公的理念。
远程办公之父
创造“远程办公”这个词的人叫尼尔斯,他本是美国宇航局的一名火箭专家,却因为写了一本书,成了“远程办公之父”。1972年,他在自己的书里造了个单词:telecommuting—— telecom(电讯)和 commuting(通勤)的结合体,意思不言而喻。
当时美国华盛顿出现的问题,在今天你我眼中都不陌生:交通拥堵、城市扩张、环境污染。美国人对汽车十分热爱,又不用摇号办车牌,就都堵在上班路上排尾气,政府不得不通过《清洁空气法案》来治理污染。
尼尔斯做了个试验,在市区边缘租了很多小办公室,像卫星一样环绕着市中心的大办公室,招呼雇员们每天去离自家最近的辦公室报到上班。资料由专线传回中心办公室的大型计算机里,整个结构有点像一只铺开在华盛顿的八爪鱼。虽然雇员还是得去“卫星办公室”,但大大降低了花在路上的时间。
telecommuting 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办公室的本质意义。书、报纸、杂志里也出现越来越多诸如:telework(远程工作)、flexible workplace(灵活场地办公)、mobile work(移动办公)之类的词。这些词就像火苗,点燃人心。
视频会议的出现
在不少人心里,“远程办公”跟“视频电话”几乎可以划等号。但“可视电话”技术其实比“远程办公”这个词更早出现。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不惜花费千万美元来捣鼓视频电话。谁呢?贝尔实验室,就是发明电话的贝尔创办的。1927年,美国商务部长胡佛来到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用一台可视电话,跟另一头的美国国务卿聊天。尽管画面只有几英寸,还是黑白的,却依然惊煞众人。那次视频聊天都不能叫“网聊”,因为互联网还得三四十年以后才诞生。
虽然试验成功,但这套系统没有公开发售,因为需要专门架线路,距离一远,经费在燃烧,再加上机器本身造价和维护成本高,几乎没人用得起。
3年之后,改良版出现,不仅机身大大简化,而且线路改为走普通电话线,一下子又解决了距离和经费不可兼得的问题。但即便这样,价格还是不低。公开展示时,有人溜到每个展台后面看,发现是一个小房间,里头布满复杂的电气和机械设备。两三个大机柜,里头装着霓虹灯管、扫描盘、弧光灯之类的东西,一台机器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机房。
另一个问题是,当时电话线的带宽太小,可视电话设备一多,线路分分钟挤爆,还是没法大规模商用。但“可视电话”的概念在当时已经流行在不少艺术作品里,比如1936年卓别林拍的“科幻电影”《摩登时代》里,躲在厕所抽烟摸鱼的工人被身后屏幕里的老板当场吓尿。
1936年,德国也开始搞可视电话,邮电部拉了一条从柏林到汉堡的专线。这是全球首个设立在公共场所的双向视频可视电话,支持25帧/秒、屏幕比现在的平板电脑还大。两年内业务拓展了三座大城市,前景一片光明,谁知希特勒手臂一扬,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了,1940年,可视电话业务关门大吉。
为了让设备卖出去,贝尔实验室的做法是把设备体积越设计越小,到1956年,终于小到能放桌上,跟现在的台式电脑主机差不多大。
在这期间十几年,又出现了许多概念图,虽然看着不太靠谱,却饱含人们移动办公的美好愿景。比如移动可视电话手提箱,提着它,你可以一边四处旅游,一边不间断工作。
1 9 6 4年,美国最大的电信公司美国电视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所在的公司)推出了新可视电话系统,并决定商业化,想用视频电话全面替代语音电话。他们在纽约等城市建了一些可视电话亭,四处推广,吃瓜群众不计其数。
人们试用之后下巴都合不拢了,再看价格,下巴直接掉地上——每分钟二十美元(那个年代的二十美元,放到现在差不多一百五十美元)。
贝尔实验室大手一挥:同志们,我们踩在科技变革的巨浪之上,只要10年时间铺开100万台设备,到2000年做到1200万用户,我们将创造超过十亿美元的业务营收!
头六个月,还真有71个用户试用,但这个数字很快就降到0。到1971年,贝尔实验室终于宣告可视电话商业化失败。
有人说,如果贝尔实验室的尝试成功,他们将造出一个互联网,让科技进程提前30年。是的,当时可视电话的设计者已经想到一个相互连接的世界,他的想法是:如果大家只用电话线来打语音电话,没必要花钱买更好的宽带线路,铜线已经够了。但是如果大家都爱用视频电话,就会愿意花更多的钱来升级宽带。
当时贝尔实验室想在技术和商业上搞垄断,事实证明,没有生态伙伴一起耕地,土地根本肥沃不起来,你自家的好稻也别想活。
但人类从不缺探索者,这边的商业化尝试刚刚失败,后面立马有人跟上。爱立信公司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投资可视电话,同样因为成本高,需求低,于1977年取消项目。
1978年,北京和广州之间首次开通了视频会议实验业务。1982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也加入其中,用一条带宽48K千比特每秒的线路实现美国总部和日本分公司的远程视频会议。但这一阶段,视频会议还是停留在试验室和大公司、政府部门内部使用阶段,看不到公开商用的希望。
互联网+个人电脑的出现
真正让可视电话脱离尴尬处境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两件事:互联网的到来和个人电脑的出现。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网,而是很多张网连在一起。那几年,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像磁铁一样疯狂吸纳其他愿意互联的网络,从美国到欧洲、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星火燎原。1974年,英特尔公司做出一款8位微处理器,代号“8080”。有个叫罗伯茨的人很快意识到,这玩意儿很适合拿来设计体积很小的计算机。Altair 8800出炉了,它不像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一关机就会丢数据,没有屏幕和键盘 —— 也不能说没有,面板上的开关就是键盘,面板上的红灯就是“显示器”。但是便宜,不到400美元一台,再加上小巧,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倒腾的几百块钱一个的“树莓派”(一种信用卡大小的电脑)一样,它吸引了无数年轻人。
羅伯茨广发英雄帖:哪位大佬能帮我把 BASIC 编程语言移植到我的Altair 8800里来?众人纷纷迎战,却无人真正实现。
哈佛大学生比尔·盖茨盯着《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的小盒子入了神,心想“肯定有招”。他拉上学长兼好友保罗·艾伦在屋子里吭呲吭呲捣鼓了两个月,带着调试好的BASIC 来到罗伯茨面前,第一道题就运算正确:2+2=4。
Altair 8800 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商业上大获成功的个人电脑。艾伦和盖茨熬了8周写出的 BASIC 编译器,当时就卖了3000 美元,但很快其他人也前呼后拥过来买。
于是比尔·盖茨辍学创办了微软,跟保罗·艾伦六四分股。那年艾伦23岁,盖茨21岁,那款 BASIC 编译器成了二人,乃至科技史的转折点。之后,盖茨和艾伦又买了 DOS 系统,改出了 WINDOWS 系统转卖给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助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横扫了个人电脑市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那几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也开始倒腾第一代苹果电脑的电路板,并在几年后分走一杯羹。
1980年之后,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已经呼之欲出,你不做,别人就会做。图形界面的背后,是计算机、互联网平民化浪潮的势不可挡。
DNS、TCP/IP 等互联网基础游戏规则确立,一条条骨干网络链路搭建起来,第一个网络浏览器、第一个HTTP软件、第一个网络服务器、第一个网页、第一家网上银行……盘古一斧子劈开混沌,天上便有了日月星辰。
电视会议网络开始形成
互联网化、数字化本身就是对远程办公的一种技术支持,即便人们不刻意朝着远程办公的方向走,也在不经意间为之铺路。
当年,贝尔实验室想用可视电话来带动人们升级宽带线路,失败了。可视电话没做到的事,个人电脑能做到,跟可视电话相比,电脑能干的事太多,工作、游戏、娱乐,一家老小都能用,为它升级宽带,值!
人们上网想看流畅又清晰的视频,于是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得到发展;人们打游戏要开语音,于是实时语音、网络优化等技术迅速发展;人们要快速下载东西,于是各种下载技术、工具便横空出世……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有了市场,技术人员就有收入,继而再推动新需求。
20世纪80年代之后,信息技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快。点对点(两人)视频电话也演化成多点(多人)视频电话,一些地区开始形成电视会议网络。
试想,在广袤大地上分布着无数个点,有些近在咫尺,有些远隔重洋,设计线路既要考虑线路成本,又要兼顾传输质量,有多难?所以这里要引入一个重要的角色:MCU,多点控制单元。
拿小朋友打纸杯电话的例子来说,给N个小朋友分配一个“MCU 机器人”,小朋友把声音传输到 MCU 汇总处理,MCU之间再划分层级,相互连接形成网络,这样就能多方通话。
之后,基于互联网IP的语音通话VoIP (通俗来说就是网络电话)流行起来,电脑跟电脑之间可以走互联网的 IP协议通话。
互联网跟电话网络也连起来,电脑跟电话也可以通话,电脑能用电话线拨号上网,电话跟电话之间也能走互联网打IP电话……整个网络越来越复杂,也真正四通八达,难分彼此。
从家用固话被遗弃在角落吃灰到拨号上网再到光纤入户,也就十来年时间。原本只有大企业和政府用得起的可视电话,21世纪之后成本骤降,真正进入平民化阶段。
远程办公工具漫天开花
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做出世界上第一款火爆的即时通讯软件ICQ;2003年,几个欧洲人做出了Skype,日后成了网络电话的代名词。
但对于中国人来说,更熟悉的还是 QQ。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跟网友语音、视频聊天,用的都是QQ。QQ视频、语音聊天功能出现得非常早,当它还叫OICQ时就已经有语音功能。2000年前后,刚换了新名字QQ没多久,视频功能就出了,跟QQ秀几乎同时发布。
最早打出名声的商业化摄像头是Connectix在1994年发布的 Quickcam。商业摄像头的出现,说明视频聊天的需求正在形成市场。
另一个对远程办公产生影响的是远程访问桌面功能。也就是一台电脑直接能看到或操控另一台电脑屏幕里的东西。这功能 Windows 系统本身自带,供系统管理员用来远程维护机器用,普通吃瓜群众不太可能接触到。2004年,远程协助功能加入QQ豪华午餐,从此广为人知,如今也成了视频会议的重要功能之一。
除了民间,高端视频会议也在2004年之后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起码在中国,不少机关单位跟企业的“第一次”发生在2004前后。
2003年,订单像雪花一样飘进全球视频会议“老大哥”宝利通公司,那年他们大中华区的收入增长超过70%,产品卖脱销。中国联通也找到宝利通,一起建了“宝视通”视频会议运营网,据说是中国第一个视频会议运营网络。
2003年,阿里巴巴的两名员工出差,带着非典归来,办公楼被封,马云不得不宣布远程办公,在这期间他们做出淘宝网,业务开始攀升,堪称互联网史上的一个奇迹。
据说早些年,不少企业禁止员工日常使用 Skype 语音电话, 就是怕员工上班摸鱼电话视频,挤爆公司带宽。
带宽问题有两个办法:要么砸钱修路,让带更宽;要么用更厉害的网络传输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练就一身在羊肠小道健步如飞的本事。雪球要变大,需要一个推力和一条足够长的坡。2004年之后,历史的长坡上发生了太多事。
2007年,思科以32亿美元现金收购软件公司 Webex,乍一看是天价,思科却凭着这一收购实现软硬合璧,为日后拿下全球网络会议市场的半壁江山奠定了基础,十几年后,每个月有几十亿人用它远程开会。
而原 Webex 团队的一些成员们又陆续从思科离职出来创业,有的做出火遍网络游戏界的语音工具YY,有的做出基于云计算的视频会议软件 Zoom。
再就是共享云存储软件 Dropbox 、协作软件 Slack 横空出世,微软收购 Skype发布 Teams,谷歌发布 Google hangouts……蜻蜓点水,不再一一展开。
回看国内: 2010年,人们放下电脑拿起手机,云计算进入人们的视野,网络的流动性、实时性、弹性又上一个台阶。
2015年创业潮,无数中小企业诞生,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给中小团队量身打造的协作软件:石墨文档、一起写、钉钉、企业微信……以及许多在普通消费者眼里不太出名,却在教育、医疗、政务等各个企业提供远程通讯、协作能力的公司们。
这才有了远程办公工具漫天开花的今天。
未来,人人都将远程办公
很多年过去了,年迈的“远程办公之父”尼尔斯说:“我很早就意识到,技术并不是接受远程办公的限制因素。文化变革对远程办公的接受率更重要。1974年的情况就是这样,今天仍然如此。远程办公的应用仍远远落后于它的潜力。”
最近几天,很多人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亲身体验后,我再也不羡慕在家办公的人了!”“还是公司的椅子舒服~”“想念办公室的咖啡机和下午水果……”
大多数人早已习惯早出晚归的生活,小孩眼里的大人就是这样,孩子长大后也是这样,企业组织结构、文化都是为“办公室模式”量身打造。千百年来,我们的社会就是围绕它来建立的。
这就有点像现代人类早已不缺糖和脂肪,却对炸鸡、甜品没有抵抗力,因为人类演化过程经历过漫长的饥饿,对高热量食物的需求刻进我们的基因,变成本能。科技发展太快,世界正急速改变,我们还在适应,但我们是高等智慧生物。
2010年之后,不少大公司宣布取消远程办公,比如2012年的雅虎,2018年的 IBM。但与此同时,又有更多的公司开始试着让员工从长时间通勤、租房等距離压力中解放出来。
远程办公跟办公室办公其实并不泾渭分明,飞机比火车更快,汽车比自行车更快,但它们不会淘汰彼此,科技向来是工具,需要时,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为适应未知的未来,做好准备。
在《重来2》,一本宣扬远程办公的书的推荐序里,凯文凯利说:“未来,人人都将远程办公。”如果他又一次准确预言,那我们每个宅在家的人,都正踩在历史的浪尖上。
视频电话“革命”发展史
1.电话影像机
人类总是会因自己的想象而获得上帝“馈赠”:首先,我们憧憬它,然后再去打造它。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在1876年发明了电话,而爱迪生则利用一个可变性碳阻装置,改进了电话的传声性能。爱迪生1878年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种有先见之明的设备,名为“电话影像机”,它能够同时传输声音和图像,因此人们能够看到远方的亲人,并与其进行通话。
2.真正“图像电话”
上世纪20年代,贝尔实验室开始开发一种真正的“图像电话”设备。1927年,这款设备的原型机进行了测试,时任美国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将视频和音频从华盛顿传输到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位于纽约的办公室。
3.与胡佛通话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裁华特·基佛德在纽约办公室收到了来自胡佛的电话。尽管电话两头双方可以自在通话,但视频只能单方向,以每秒18帧速度传输。
4.“彩色交流”
到1929年,这些单方向视频电话传输升级至全彩色视频交流。
5.双向视频电话
到1930年,贝尔实验室已经开发出了双向视频电话,也称之为“Iconophone”。
6.电影魔力
1927年,视频电话交流凭借弗里兹·朗导演的科幻电影《大都市》而开始流行起来。
全球首个公共场所运行双向图像电话服务开始于1936年,由德国一家邮局运营。柏林民众能够与身处在莱比锡城等城市的人群进行面对面通话,不过这项服务后来由于二战影响而关闭。
7.全球首个展会展出
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1956年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图像电话测试系统。不过,它仍旧是一个最基础的设备,只能每隔两秒传输一张图片。到了1964年,升级版系统完成并发布。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图像电话在当年纽约皇后区举行的世博会上展出。它甚至还接通了从贝尔系统展厅到加州阿纳海姆市的首个横跨美国大陆的视频电话。
不幸的是,公众对这款现代通讯设备的兴趣并不强烈。很多人发现,这套系统提供的画质低劣,且很难操控。此外,高昂的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
8.电视传真
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心开发其个人图像电话系统时,英国邮局(后来成为英国电信)则在开发自己的企业方案,其电视传真工作室实际上早在1976年就在其分支机构中建立,向商业和政府高端用户提供全新通讯系统。有两个或三个工作室能够同时进行电话会议。起初,电视传真仅限于英国地区两个内部连接地点,后来扩展到了其他英国和欧洲城市。
9.图像电话的推出
尽管遭受到了市场的冷落,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仍旧继续测试其位于纽约、芝加哥、华盛顿等地区的电话亭中的图像电话。视频电话价格每三分钟在16-27美元左右,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就相当于现在的120-2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736元-1228元)。
1970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正式推出了商业视频电话服务,但价格仍是关注的一个焦点。这项服务的每月订阅费为160美元,仅包含了30分钟的视频电话时间。使用这套系统的人能够使用“非视频”服务特权:借助名叫APRIS的系統,在显示屏上浏览公司的数据库。
10.爱立信的垂涎
瑞典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商爱立信深受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所开发的技术启迪,并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自己的视频电话产品。
相较人对人视频电话,用户还是比较偏向于使用视频设备来分享文件。此外,需要将视频和音频线分离开,这样也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爱立信在1977年放弃了开发视频电话计划,但这家公司似乎并未放弃尝试视频通讯领域的决心。2012年,爱立信收购了Telcordia Technologies ,后者的前身为贝尔通讯研究公司。
11.视频电话2500的出现
尽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从事视频电话的开发时间已经超过60年,但这家公司还未成功开发出视频电话技术。贝尔通讯研究公司也曾开发大群体视频通讯项目,如Video Window。尽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也拥有相似的办公应用程序,但这家公司将目标放在了消费市场。
1992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推出视频电话2500,这款设备能够借助标准电话线操作,拨打常规视频电话,也可以提供全色彩视频通讯功能。这款设备的零售价为1600美元。到了1993年,美国电话电報公司提供500美元的折扣。不过,消费者似乎还未做好迎接这类设备的准备。
12.更加可视化
在1999年,日本京瓷公司发布了号称全球首款的移动视频电话,说到底就是在设备中增加了摄像头。这款设备名为VisualPhone VP-210 ,包含了一个前置摄像头,能够按每秒2帧的速度传输和接收视频。
13.辅助摄像头设备
1994年, Connectix QuickCam作为全球首批网络摄像头诞生,为视频通讯设备的普及搭建了桥梁。苹果在2003年推出的iSight外部摄像头和iChat加入的音频/视频功能帮助“视频互动”概念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同时也为FaceTime和Skype应用软件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4.高端视频通讯系统
尽管视频聊天最终回归平民价,但它的客户主要还是政府和企业。在2006年前后,像思科TelePresence 3000和Polycom的RPX-400这类复杂和昂贵的系统问世。它们提供了高分辨率、定制化视频会议通讯系统,以及文件分享工作站显示屏。不过,这类系统的安装成本高达30万美元。
15.失败的尝试
尽管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可以支持视频通话,但硬件制造商期望着能够将这项技术带入消费者家庭环境中。
2010年,思科让女星艾莲·佩奇为其做广告代言,来销售大众版视频电话设备Umi。但消费者并未因此而被打动,思科在2013年停产Umi设备。
16.视频协作机器人
鉴于远程协作的必要性,iRobot携手思科推出企业级Ava500视频协作机器人, iRobot在移动机器人平台中采用了思科的网真EX60个人视频终端,能够让工人与相隔千里的同事保持联系,面对面交流。不过,这款设备也不便宜,价格高达7万美元。
17.智能高清视频电话
2017年,智能高清视频电话普遍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