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呼吸困难评分的干预模式应用于哮喘患儿家庭管理的效果分析

2020-06-30马银马金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哮喘家属患儿

马银马金金

(1.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2.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征,加之治疗过程复杂,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1]。除临床治疗和护理外,良好的家庭管理也有助于缓解病情的发展,但常规护理中缺乏了对家庭管理的相关指导,因此家庭配合度不高,对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等的改善作用也不明显[2]。基于儿童呼吸困难评分的护理模式能根据不同疾病程度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且加强了对家属的宣教[1],最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文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患儿,基于儿童呼吸困难评分进行哮喘患儿家庭管理,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且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共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18例,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9)。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7例;平均年龄5.68±1.36岁;平均病程1.32±0.43年;临床表现:呼吸加快23例,呼吸困难18例,呛咳和干咳12例,肺气肿6例。观察组男36例,女23例;平均年龄5.24±1.27岁;平均病程1.63±0.54年;临床表现:呼吸加快21例,呼吸困难16例,呛咳和干咳14例,肺气肿8例。两组患儿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支气管激发实验、肺功能检查及X线检查等确诊为儿童哮喘;所有患儿均有咳嗽、胸闷及气促等表现;生命体征较平稳,神志尚清楚者。排除标准:严重免疫功能或肝肾功能障碍者;严重认知障碍者;存在遗传代谢性及消耗性疾病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严重不配合治疗和护理者。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儿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临床治疗,包括平喘、祛痰,镇静、吸氧,抗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均使用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和强的松龙口服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向患儿家属宣教哮喘的相关知识,协助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习惯指导等日常生活指导。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基于儿童呼吸困难评分模式进行护理,即根据儿童呼吸困难评分将患儿分为中度哮喘:4~7分;重度哮喘:8~12分[3],再对不同哮喘程度的患儿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中度患儿由1名护师和1名护士行相关护理及宣教,重度患儿由1名高年资主管护师、1名护师及1名护士行相关护理及宣教,具体如下。

1.2.1 治疗时的护理

选取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中度患儿每1 h观察一次,重度患儿每0.5 h观察一次,出现异常情况则立即告知医生及时行相关处理。同时予重度患儿面罩或鼻导管氧气吸入,1~3 L•min-1,浓度<40%,氧疗过程中监测其动脉血气。

1.2.2 饮食护理

嘱家属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冷、硬及油煎食物,重症患儿的饮食因由医生确认过后才可进食。

1.2.3 心理护理

患儿多因疾病本身及治疗等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病情越严重其不良心理情绪越严重。对于中度患儿除护士应与其积极交流外,还应嘱家属时刻陪伴,加强其与患儿的沟通交流,使患儿明确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消除患儿的负面情绪。重度患儿在此基础上需多加耐心,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1.2.4 过敏原的护理

住院期间保持病室环境的舒适,避免过敏原的出现。同时嘱家属加强对居住环境的管理,对重度患儿出院后避免家庭人员及探视者的走动,减少过敏原被带入的风险。

1.2.5 运动管理

合理的运动可提高患儿免疫力,但运动量增大可能会加重病情。故出院后,对中度患儿可嘱其进行慢走、适度游戏及等运动,每周3次,每次30 min;对重度患儿应嘱其充分休息,严格限制其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在其症状明显缓解时可嘱其在家行走运动。

1.2.6 家属指导

除常规疾病知识宣教外,还应向家属宣教吸入剂的使用及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方法,指导家属熟练掌握峰流仪的相关使用和监测方法。同时向患者宣教中重度哮喘的相关表现,并掌握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症状和处理方法。两组患儿均由入院时护理至出院,并连续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随访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情况。

1.3.1 肺功能测定

采用FGC-A+肺功能测试仪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记录患者第一秒用力呼吸末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

1.3.2 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3.3 满意度评定

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于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的满意度进行比较,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大于90分;一般满意:60分至90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肺功能的比较

与干预前相比,各组患儿的FEV1、FVC以及PEF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增加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肺功能测定(±SD,n=59)

表1 肺功能测定(±SD,n=59)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FEV1(L) FVC(L) PEF(L•s-1)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2.31±3.62 73.24±3.13* 56.21±3.92 72.64±3.56* 46.23±3.94 62.65±3.57*对照组 52.63±3.45 65.37±3.28 55.83±3.41 65.67±3.28 45.98±3.46 55.69±3.24

2.2 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而观察组增加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D,n=59)

表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D,n=59)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生理功能(分) 社会功能(分) 躯体疼痛(分) 精神健康(分)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7.11±5.82 85.63±9.49* 68.42±5.45 85.28±9.39* 55.41±5.46 78.59±9.51* 61.57±6.79 82.23±8.71*对照组 47.35±5.76 64.56±7.24 68.63±5.61 72.43±6.92 55.85±5.63 62.52±6.43 61.74±7.08 69.56±7.67

2.3 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比较

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和满意度。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比较(例(%),n=59)

3 讨论

儿童哮喘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累计发病率约为4.52%~4.63%,且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增加[2]。同时由于患儿机体发育不完善,免疫力较低,致临床治疗的疗程较长,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发展。但常规护理多具普遍性,且忽视了家属在控制患儿病情中的重要作用,对改善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等的效果较慢。故本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推出了基于儿童呼吸困难评分的干预,不仅能针对性地为不同病情的患儿提供合理指导,还加强了对患儿家属的相关知识宣教,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改善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等的效果更好。

儿童呼吸困难评分为一种客观的评估患儿呼吸困难的工具,可由患儿及其家属共同参与,能在短时间内对患儿的哮喘程度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同时儿童呼吸困难评分可运用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院外自评,有助于对患儿病情的长期监测,从而促进治疗的效果。而与常规护理相比,基于儿童呼吸困难评分的护理能为不同哮喘程度的患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更具特异性,更能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3-4]。

哮喘患儿由于发育不完善,加之疾病原因,因此肺功能受到一定影响。FEV1、FVC及PEF是常见的反应肺功能的指标,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及PEF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基于呼吸困难评分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以呼吸困难评分为基础的护理针对患儿的病情程度为患儿提供了个性化的运动管理,在保证患儿安全的基础上加强了患儿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患儿免疫力,同时其加强了对家属关于药物吸入等相关指导,确保患儿在家庭中的个性化护理,进而有效改善了患儿的肺功能[4]。

哮喘患儿由于疾病治疗繁杂、家属管理能力较差等原因,致其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SF-36为常用的评估生活质量的量表,其结果能直接反映出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本研究示,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基于呼吸困难评分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如下:该护理为患儿提供了个性化的运动、饮食及心理指导,同时加强了家属的家庭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患儿的生理功能及精神健康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5]。此外,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住院期间加强病房巡视及心理指导,可使家属更加安心;同时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宣教,可加强家属对患儿病情的了解程度和护理能力,使家属能够有能力参与到患儿的疾病控制中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6]。

综上所述,对哮喘患儿应用基于儿童呼吸困难评分模式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家属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哮喘家属患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