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金融典型模式与创新研究
2020-06-30黄彦琳
黄彦琳 张 瑶
一、引言
供应链金融是指人们为了满足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交易融资及相关服务定价的活动,其具有创新、协同、共赢、开放、绿色等特征。在目前推行金融供给侧改革中,供应链金融可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指以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中心,对其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或消费者利益进行捆绑,通过科学合理设计金融产品满足供应链各环节融资需求,推进农业供应链整体协调运转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近年来,我国多元化、广覆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乡镇银行覆盖面持续提升,保险机构也开展了农业保险业务;农村金融机构深入推进改革涉农,如多家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构建条线化管理机制和专业化经营机制;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截至2019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5.19万亿元,同比增长7.7%,比上年末提高2.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68万亿元,同比多增4 515亿元;农村融资模式不断发展创新,多机构合作提供农业供应链服务,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
现阶段,一些新兴主体已开始逐步探索供应链金融在农村生产与零售领域的运用,但由于农业产业具有战略特殊性和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并存的弱质性、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等原因,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并不十分突出,但该方面的尝试一直都在不断进行与完善。本文拟以传统农业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和目前农业供应链典型模式为基础,分析如皋市农村商业银行与江苏弘玖水产有限公司的农业供应链金融,进而对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二、传统农业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目前,受农业生产及经营模式的影响,我国尚无公认的主流农业融资模式,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农户联保贷款为主,旨在解决小农户贷款难问题,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且受多重因素制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与农业融资相关的交易成本与风险问题。
(一)金融服务各方合作程度不高
在抵押和担保平台建设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组织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整合自己的资源优势以提升金融机构与各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效率,积极搭建平台,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农业经营主体的分散化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与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有效合作,难以实现其收益最大化。因此,龙头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其牵头作用,对周边农户辐射较少。
(二)农户融资困难
从农业产业本身看,农业生产风险高,周期长,收益低且受内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多以散户为主,金融机构贷款意愿低。
就农户而言,其缺乏有效抵押物,担保不足。现有土地模式下,农户只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不完善,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尚不足以补偿风险。农户无法对接到合适的担保中介,涉农担保机构发展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当然,抵押担保的高要求主要根源在于风险补偿机制的不完善,而风险补偿机制的完善一定程度上又会缓解抵押物及担保不足的制约。
就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高,审批程序繁杂,贷款发放效率低下等增大了农户贷款的阻力,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与经营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金融机构搜集贷款人信息所需成本高且信息质量难以保障。农户融资成本高,由此造成农户贷款的意愿不强,政府的直接财政补贴收效甚微;互联网在农村金融服务中渗透较少,覆盖面低,金融供需方交易成本高。
(三)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农业生产风险产生的经济损失主要由农民自己承担,即使有相应的农业财政补贴,但难以从根本上盘活农村经济。金融机构不能有效控制资金用途,进行贷款的全过程监控监管,资金难以实现定向发放,专款专用,金融机构面临风险不可控的威胁。作为分担风险的农业保险制度和期货市场发展不健全,农业保险种类少,定制化、专业化程度低,与金融服务机构联动较少。
此外,与政策性农业科技贷款相比,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门槛相对较低,但是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贷款条件较为严格,同时目前农业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抵押物品种也相对单一,与农业科技有关的险种也比较少。因此农业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较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规模发展缓慢。同时在部分地区金融创新和服务滞后,农业保险覆盖率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慢。
(四)互联网参与程度不高
传统农业模式下,互联网在农村金融中渗透度不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尚未成熟,由此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低、时空间受限少、效率高等优势尚未发挥其在有效提升传统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方面的作用。同样,电商平台的发展可以为农户减少中间环节,使小农户与大市场紧密联结,使农户与市场免于隔离状态,实现了农产品上行,提升了农业发展质效,而传统农业模式下,这一优势是无法实现的。
在此背景下,传统农业模式的固有缺陷,以及金融生态环境的外部条件制约,金融难以最大化地发挥其效能,农业相关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遭遇瓶颈;另一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良好质态,网络的普及和飞跃式发展,新时代的特点使得更多的资源优势可以加以整合利用,以优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结构。由此,农村经济发展亟须新的思路,创新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新模式,而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其将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各方紧密联结,相关金融服务机构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形成利益联结系统,充分整合供应链上的信息资源,不仅使得各方交易成本降低,风险控制更具成效,即使风险补偿机制也能实现风险在供应链上的消化,不会将损失负担转嫁给农民一方,突破了传统农业模式下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固有限制。
三、江苏弘玖水产有限公司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背景
江苏弘玖水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玖公司)自2009年创立以来,通过资源整合、资产运营的方式,并融入创新元素和理念,发展成为了集苗种繁育、饲料供给、生态养殖、食品加工、市场贸易在内的六大业务板块。各板块上下联动、产业协调、生态发展,打造了在国内独有的“乌鳢产业链闭环”的生态发展之路。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按照以往模式,农户只是这条产业线上的“工人”,生产积极性低,公司难以突破瓶颈,实现质的飞跃。
弘玖公司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提供“创业”平台,打造塘口,搭建黑鱼产业资源要素共享运营平台,与此同时农户也面临着“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为了帮助农户解决这一难题和提高公司收益,同时也积极响应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弘玖公司与长期合作的江苏如皋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皋农商行)探索农户融资方案,进而于2018年7月探索出了“公司+基地+银行(供给贷)+农户”的产业共同体生态运营模式(见图1),农户进园区承包养殖,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供给、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统一渔药、统一销售,企业兜底养殖成本风险,与如皋农商行联合推出“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银行授信、公司担保、养殖户借贷核算)。
(二)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
如皋农商行的“农业供应链”贷款是指对如皋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供应链下游的农户发放,用于农户向龙头企业支付生产原料、药品、种苗、技术服务费等,并由龙头企业通过保证担保的贷款模式。
弘玖公司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方式主要为:(1)弘玖公司为农户提供塘口、鱼饲料等,按照一定的价格(不低于市场价)收购农户所养的鱼,让农户在基地通过养鱼有所得;(2)农户支付弘玖公司塘口租金、鱼饲料等相关费用并签署养殖承包协议,其中自有资金至少为30%,剩下的70%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但需要公司担保,且农户在弘玖公司所得优先偿还贷款;(3)如皋农商行对弘玖公司进行准入条件审核,并对贷款养殖户进行信用审查,且贷款期限仅为一个养殖承包经营周期;(4)在养殖初期,弘玖公司与快销零售产业签订购销协议,确保养有所得,同时减少因黑鱼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
图1 弘玖公司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图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势
该模式改变传统模式雇佣工人养殖的方式,鼓励农户承包塘口,从而获得相应收入,提高了农户的劳动积极性。一方面以弘玖公司代表,率先在如皋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了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升了金融服务乡村的效率;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了企业产值,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此外,该模式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在整个资金链中形成闭环,降低风险。农户向银行贷款的资金,只能用作支付弘玖公司承包塘口的费用,不可挪作他用;农户从弘玖公司所获得的收入也是通过如皋农商行为中介,优先偿还贷款,资金仅在这条供应链中流动循环,降低了农户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
2.利用杠杆提高农户收益,实现企业农户双方共赢。农户向弘玖公司承包塘口,支付相关费用,其中自行承担费用至少为30%,剩下的可以向银行贷款,这使得农户投入少量资金就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企业在这一产业链中,充当了平台角色,相对于雇佣农户工作,减少了一笔开销(农户工资),获得更多利润。
3.弘玖公司作担保,黑鱼作为抵押物,有效解决了农户缺少抵押物无法取得贷款问题。农户收入相对降低,抵押物少,单独去银行贷款很难取得满足需求的贷款额度。开创这一供应链金融模式,只要农户与弘玖公司签订养殖协议,以弘玖公司的信用为担保,就可在如皋农商行获得相应的贷款额度,进行塘口投资获得收入,实现农户富裕。
4.通过弘玖公司这一平台,产品能够与市场紧密联结,同时弘玖公司减少了中间环节,挖掘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将相关成本收益精准量化,做到企业生产风险可控,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不足
这个模式是由弘玖公司和如皋农商行共同商议发起的一个新型农户贷款方式,值得其他农业龙头企业借鉴,但在整个模式中,存在了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随着参与的农户不断增多,但企业提供塘口有限,必然会产生些许矛盾。企业每年设置的塘口都是需要土地使用费的,这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但在这条产业链中,政府并未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发展与完善。
2.关注于小农户贷款难问题,存在重个体风险而轻系统风险的倾向。在整个过程中,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问题,虽然企业将每年所获利润会抽取一部分作为风险基金,但黑鱼养殖对于企业、农户、银行三方的风险并未降低,因此,一旦遇到较大问题,对于产业链上的影响是重大的。
四、弘玖公司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改进思考
(一)引入保险公司,健全风控机制
在该供应链中缺乏相应的保险机制,仅靠龙头企业做担保,风险相对较高,因此,为了长远发展,可以向“六方合作+保险”模式借鉴,邀请保险公司加入供应链,设立相关农业保险,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黑鱼产量下降,对企业造成损失。
此外,银行可以根据农户网络融资业务的特点,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防火墙”。可以向“蚂蚁金服”模式借鉴,银行可创立一个平台,要求养殖农户、龙头企业和快销零售企业的相关资金交易行为须要用平台上的账户进行,并对于资金流动进行监控,减少相关风险。
同时,构建以系统管控为主、人工管控为辅的风险管控模式,不断完善客户筛选、授信模型等系统建设,确保过程可控制,记录可追溯。龙头企业应该不断提升系统化风险管控水平,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将制度规则和管理要求转化为风控模型,融入到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中,提高预警监控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此外,黑鱼作为抵押物,过于单一且养殖与销售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可引入信托企业,将黑鱼的销售权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以此为基础设立自益型财产权信托,银行也可以农户的贷款额为基础,打包建立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散风险,增加银行的融资渠道。
(二)加大政府扶持,完善相关制度
如皋的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才刚刚起步,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同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项重要原则就是以政策扶持为引导,因此需要如皋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制定各种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融资优惠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政策和地方财政税收政策之间的桥梁作用。
1.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培训与技术投入。黑鱼养殖生产固有的风险和盈利问题表现得很突出,仅仅依靠农户和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应对,从政府职能和农业生产的弱质特性来看,必要的政府财政投入是管理相关风险的主要物质基础,可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立农业科研机构,引入人才,为农业企业、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可以积极宣传如皋农商行的这一供应链金融产品,使得更多农业龙头企业运用,加快农业发展。同时,政府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与企业合力塑造如皋黑鱼的绿色品牌形象,依托如皋“长寿之乡”的地域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其品牌影响力,借助品牌化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助力供应链可持续高质量运行,对当地经济发展也会产生辐射作用。
2.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如皋市政府应争取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例如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当黑鱼或者其他相关农业产业遇到灾害发生损失时,政府补偿基金可对损失进行赔偿。此外,完善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体系,积极鼓励保险机构拓展创新保险品种以适应农业行业特点,努力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提供实用性高、差异化大、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同时政府可针对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相应优惠的政策。通过这些方式,可以降低农户在生产养殖中所遇到的问题,保障农户的利益,使农业供应链不断发展完善。
五、结论与展望
目前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政府、银行不断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并且与互联网相结合,创新出更多新型模式。从最初龙江银行的“五里明模式”到阿里系的“蚂蚁金服”模式,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逐渐引入互联网新技术。因此在未来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中,需规范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涉农信贷风险的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能力。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有效运作依托多方合作,合力形成互利互补的利益联结系统,加大保险业、期货市场行业扶持力度,更好地融合于供应链系统,从而克服传统农业模式的约束,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金融服务体系。近期,拜耳作物科学与蚂蚁区块链缔结农业战略合作,致力于提供可溯源的、数字化技术赋能的农产品监测与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种植水平,助力整个农业产业链升级。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区块链也将与供应链结合,共同助力农村农业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从而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