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直流系统智能操作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2020-06-29荣新智
摘要:随着变电站建设规模加大,智能技术也逐步被引入变电站中。基于此,针对变电站使用的直流智能系统展开探讨,阐述直流系统与智能化的基本概念,对其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其应用优势,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智能化
1 直流系统
自动化系统是调控变电站运行的关键,为实现对操作信号的精确控制,需针对断路器的分合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1]。若变电站内部未形成足够的冲击电流,则要参考行业标准,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法,对其做灵活调整。此外,还要保留足够的容量,一旦出现异常状况依然可以满足变电站在短时间内的运行需求。
在直流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可省去降压硅链,增设微机型监测装置,而为了掌握蓄电池的容量情况,需适配特定检测仪。变电站的运行必须得到特定直流电源的支持,其与通信模块的直流电源存在较大差异,二者不具备公用的条件,因此要独立设置,形成一套满足变电站运行需求的直流系统。
2 智能化概念
不同于人工操作方式的是,智能化的基本特点在于得到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在程序的调度下自发执行某些操作[2]。在常规变电站的基础上引入智能系统,可以改变电网调度依赖人工的局面,相关事宜可借助网络平台而实现。此外,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可以联合各地区变电站,彼此间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而智能系统还具备为信息传输保驾护航的能力,能避免信息丢失。通过智能系统的引入,在变电站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还缓解了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3 操作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3.1 蓄电池与绝缘监察置应用状况
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中,2003年是我国变电站发展的重要节点,原本大量使用的碱性镍镉电泡被取代。尽管如此,现阶段固定式铅酸蓄电池依然被广泛用于变电站。从研究资料来看,多数直流系统都使用到了绝缘监察装置,一系列的改造措施正在改变变电站工作系统不完善的情况。还有部分变电站在绝缘监察装置的应用方式上较为特殊,由大量分立元件构成。
3.2 类型概况
电源系统人机交互是本次直流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具备远程电源切换的能力,操作者可在变电站以外的区域进行一键式操作,避免误动作、误解读等问题[3]。
根据变电站直流系统的使用需求,适配合适的设备,此项工作要高度注重各柜体结构的特性,各厂家的设备型号、操作模式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整个直流系统中应形成配套。
从部分设备厂家来看,所提供的直流系统并未增设隔离开关,取而代之的是采集熔断器等形式,当充电机获得直流电源后,整个柜体结构均通上了DC110 V/DC220 V直流电,一旦运行中某结构出现异常,检修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都有所提升,且由于熔断器的特殊性,检修工作伴随大量的带电操作行为,稍有不当将引发安全事故。若在直流系统的特定区域安装隔离开关,如蓄电池、充电机等处,此时仅通过隔离开关便可实现对直流系统的控制,自动化操作水平得到提升。
从各类新、老设备直流系统的基本特性入手,对其展开优化设计,主要目的在于:提升直流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除本地操作外,还衍生出了远程控制功能,达到精简操作流程的效果;一旦直流系统出现意外,检修工作可在安全环境下完成,避免因步骤繁多而产生误操作等行为,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对此,给出该构想的逻辑图,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3.3 技术特点
(1)引入厂家拓扑图,基于此方式反映各开关状态,将实际情况通过触摸屏呈现。
(2)引入显示拓扑图后,能够为操作者直观呈现遥测量。
(3)提供一键化控制功能,可实現对系统各细分部分的控制,典型的控制对象有直流独立运行、蓄电池充电模式等。
(4)模拟化分析,汇总操作步骤并通过显示屏直观呈现出来,以用户要求为基本出发点,达到一键操作的效果。
(5)经模拟化分析且确认各项流程无误后,系统执行该流程,其在运行过程中还具备自动化采集数据的功能,如直流量、交流量等,将检测信息与标准值对比分析,评定系统的运行状况。
(6)系统具有优良的兼容性,从配置上来看,主监控机选择的是通用接口,具备同时接入多个采集模块的条件,产生的数据能够及时传递至后台,为技术人员的分析提供依据。
(7)系统时间具有可调性。
(8)具有强大的数据记录能力,如各项操作的发生时间、开关状态等数据均可得到完整的记录。
4 优势概述
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上接入智能系统后,可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传输,实时掌握电网工作状况,根据使用需求以自动化的方式调整运行参数,如内部电压等,确保电网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因此,智能系统的引入能够为变电站的运行提供更充足的技术支持,其具备如下几点优势:
(1)精确性高。先进的光电变压器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运行稳定性有所提升,敏感性更高,在各类高性能电子元器件的共同作用下,可提供保护与监测功能,准确捕捉变电站运行信息。
(2)自动化水平高。智能的突出特点在于自动化,省去了人工看护的繁琐环节,系统以电网运行状况为准做出灵活的调整。从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模式来看,采取的是与检测系统协同工作的方式,通过监测装置的作用可获得实际运行数据,随即传导至终端设备,根据实际数据分析电网运行状况,生成结果后给出调节指令,电网系统获得指令后,将进入自定调节阶段,以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性。自数据采集开始直至最终的调节工作,整个环节都无需人员的参与。
(3)电网稳定性好。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电能的需求量逐步提升,为给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电力服务,扩容成为主要途径。此时,由于电网运行规模的扩大,对电能传输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增设的大量电力元件在工作中会发出谐波,在其作用下电能传输稳定性有所下降。而通过智能系统的运用,则有效消除了谐波的影响,电能传输品质得到保障。
(4)通信质量提升。通过智能系统的调节,信息流通效率提高,解决了传统方式下信息传输滞后的问题。智能系统能够对电力传输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根据分析结果选择通信通道,各模块的交流水平得到提升,可更为准确地传输信息,外界电磁波干扰得到有效控制。
(5)实时监控。智能变电站具备强大的监控功能,可实时获取主电网运行数据并及时传输至终端,若存在异常之处,则会给出调节指令,促使电网做出自动化调节行为,而检修信息也将被完整记录。
(6)兼容性好。现阶段,如太阳能发电等领域技术不断成熟,分布式能源不断被接入大电网中,各类型发电方式的特点有所不同,电网具备较强的兼容性尤为关键。智能系统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如电厂和用户等主体具有相协调的关系,电网可维持稳定工作状态。
5 结语
本文围绕变电站智能化展开研究,提出直流智能操作人机交互系统,梳理了智能电网的基本特点,明确了其在变电站乃至整个电网中的应用效果。在传感器、通信等多个领域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应用直流智能操作人机交互系统,人工操作量减少,系统高效运行,为电力事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常惜阳.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J].电工技术,2019(20):63-65.
[2] 郭美林.浅谈智能电网与智能变电站[J].中国设备工程,2019(18):176-178.
[3] 谭睿.35 kV~110 kV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和维护方法探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3):36-38.
收稿日期:2020-03-02
作者简介:荣新智(1973—),男,河南商丘人,工程师,从事变电设备检修维护工作。